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何玲:新四军女战士巧妙打入敌人据点
来源:光明网   2016-01-31 14:57:54

  在新四军老战士何玲家中,回忆起抗战的艰苦岁月,这位94岁的老人激动地说:“我们和敌人斗争的故事一天一夜都讲不完。”

  活捉敌人头领得情报

  1921年,何玲出生在安徽省大别山附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3月,她加入新四军主力部队三师。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跟随新四军到苏北。

  何玲告诉记者,当时抗日战争形势非常严峻,斗争相当残酷。1941年在苏北,我军所在的一个地区被敌人的13个据点团团包围,据点间最大距离不到三华里(约1500米),敌人碉堡林立,开展抗日活动十分困难。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我和几个战友秘密潜入敌人的据点,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从水田的田埂上悄悄爬到了敌人据点前,出其不意捉住了敌人的哨兵。”何玲激动地说,“我们换上哨兵的衣服,让哨兵换上新四军的衣服并把他绑起来。”就这样,何玲和她的战友扮作哨兵进了敌人的据点内部,成功活捉了敌人的头领和躲藏在据点里的汉奸特务,并悄悄地把他们带回驻地,连夜审讯,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为下一步打击敌人做好了准备。

  杀回马枪以少胜多

  敌人对苏北抗日根据地清剿时,扫荡频繁猖獗,企图从点到面蚕食占领整个抗日根据地。

  “有一段时间,我们驻在离敌人据点一河之隔的庄子。有一天,几个据点的敌人出动500多人,企图围歼我们。此时敌强我弱,我和战友们奋力冲出包围圈。”何玲回忆说。突围成功后,何玲和战友迅速与县民兵总队取得联系,互相配合,杀了一个回马枪。在敌多我少的情况下,精心部署,分三路进行反攻。“我们的枪声一响,敌人吓得惊慌失措,不断溃退。敌人退路上一座木桥早已被我们布置的民兵拆除了,敌人是后有追兵,前无退路,纷纷跳水而逃。”老人兴奋地说。这次敌人伤亡很大,有的被我军打死,有的被淹死,还有的被活捉。我军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何玲参军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积极参加武装斗争,跟随部队开辟抗日根据地,几乎每天都在战斗,巾帼不让须眉。每当谈到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时,老人悲伤地说:“那时我和战友们常常一早饿着肚子出去打仗,等到回来点名时,经常有战友一去不回,我是战争的幸存者,没有那些牺牲的战友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