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就发生在前面这片田野上。”1947年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李世和陪同记者重访当年战场,仿佛看到新四军老虎团的英雄们在与日寇拼杀。
1944年6月22日拂晓前,栟茶日军加藤中队200余人,伪军300余人,趁着弥天大雾奔袭如中地区,妄图消灭地方武装部队,便利他们的“扩展清乡”。
上午10点,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执行奔袭南坎任务走到耙齿凌时与日伪遭遇。团长彭德清当机立断,命令团直机关人员抢占有利地形,机枪连的六挺重机枪全部架到前沿,哒,哒,哒,一阵猛烈扫射。
敌人缩进一片乱坟包内,派出一小队日军向七团团部占领的独立家屋冲过来。危急关头,团教导队赶上来了。教导队队长秦镜是全团有名的猛将。他拔出手枪,拉开嗓门大喊:“同志们!一起上,冲呀!”队员们一跃而起,迎着日伪的枪林弹雨排山倒海似地向前猛冲,百十把雪亮的刺刀直飞过去,恐慌的敌人招架不住,败下阵去。
片刻,坟包里的敌人又派出两个小队向西、南两个方向冲杀,正面之敌也在组织进攻。急促嘹亮的冲锋号声中,二营六连个个枪上刺刀,如猛虎下山般压向敌阵纵深地带。一场你死我活的白刃格斗展开了。经过几个来回的搏斗,终于把敌人又撵进了乱坟包。
当团部与敌人遭遇厮杀时,走在全团末尾的一营三连迅速上前增援。半道上与一小队日军相遇,在车桥战斗中获得“飞将军”称号的陈福田,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与他对阵的是三个身高马大、腰圆膀粗的日军。一个家伙猛地窜上来,另外两个家伙端着枪站立一旁,他们满以为一对一绰绰有余。窜上来的日军对着陈福田的胸口就是一刀。只听“咔”的一声,“飞将军”的三角刺刀拨开了对方的枪刺,没等对方还手,陈福田的刺刀已扎进日军的胸膛。第二个家伙“哇”的一声怪叫,端着刺刀冲了上来,“飞将军”手疾眼快,故意卖个破绽,隔开枪刺,纵身一跃,右膀向前猛推,枪托不偏不倚横砸在日军的脑袋上,日军一个踉跄跌倒在地,陈福田顺手一刀,结果了这个日军。眼看着两个同伙成了刀下鬼,第三个家伙自忖不是新四军勇士的对手,偷冷向陈福田开了一枪。陈福田晃了晃,又猛然挺直身子,端着枪刺狠狠扎进敌人胸膛。
几乎在后卫增援的同时,前卫三营听到后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转身返回。红军出身的副营长吴景安,带着九连的一个班走在全营的最前面,突然与一小队日军相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沉着镇定地带领战士们奋勇作战,以一当十,死死咬住敌人。不料一颗敌弹击中吴景安的胸部,他用双臂顶住伤口,继续顽强地指挥战斗,直至停止呼吸。
经过激烈白刃战,新四军老虎团击毙日军中队长加藤大尉以下100余人、伪军100余人,俘日军小队长以下14人、伪军200余人。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刊文称:耙齿凌战役打响了反“扩展清乡”胜利的第一炮,是继车桥战役后苏中第二次大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