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从新四军游击支队到“天下文明第一军”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5-07-19 作者:实习生/王广永   2016-05-30 09:29:40


整编后的新四军第四师部队。

新四军第4师指挥部在指挥战斗。

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时的彭雪枫。

新四军游击支队主要领导彭雪枫、张震、肖望东合影。

 彭雪枫中弹殉国纪念碑。

在洪泽湖上活动的新四军游击队。本版黑白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1938年9月30日,根据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命令,彭雪枫率两个新兵连和一批干部共373人,轻机枪4挺,长短枪190支,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向豫东敌后进军。同年10月12日,彭雪枫率领373人进驻西华地区的杜岗村,与吴芝圃领导的豫东农民自卫队第3支队以及肖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合编,称新四军游击支队,下辖3个大队,共计1020人,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吴芝圃任副司令,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游击支队主要活跃在睢县、杞县、太康一带。

  杜岗会师后,彭雪枫率部继续向江苏徐州方向挺进,以永城为中心,在永城、亳州、涡阳一带建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及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2月,根据新四军军部命令,游击支队正式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其活动地区东抵运河线、西依黄泛区、北靠陇海路、南跨涡河,司令部暂驻在涡阳县新兴集。同年6月,八路军2纵队政委黄克诚奉中央和第18集团军总部的命令,率部南下与彭雪枫部会合,编为八路军4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下辖直属队、第4、第5、第6旅和保安司令部,共计1700余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不久,蒋介石令汤恩伯率9个师,李品仙率3个师,共15万大军,准备进攻豫皖苏边区,妄图一举歼灭彭雪枫部,切断江南新四军与陕北中共中央的通道。

  面对这股反共逆流,四师进行了长达三个月之久的艰苦斗争。同年5月,四师撤出津浦路西,逐步撤出豫皖苏边区根据地,转移到津浦路东的泗南县(即今江苏省泗洪县)一带,与原坚持在这里的部队会合。

  1941年至1943年,新四军进行了三十三天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磨擦斗争,度过了抗日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1944年,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先后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向浙江、河南发展迎接战略反攻的部署,第1师主力渡江南下,与苏南部队和浙东游击纵队会师,成立苏浙军区。第4师主力西征豫东,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由于新四军第4师沉重地打击了永城的日伪、土匪,当地百姓盛赞新四军四师为“天下文明第一军”。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指挥收复河南夏邑八里庄的战斗中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仅37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