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浴火重生
来源:新四军网 2005-07-18    2016-05-30 09:49:02


1941年3月18日,二师在黄花塘召开政工会议。

1940年8月,罗炳辉发起淮宝战役后在淮宝地区留影。

战斗在淮南地区的新四军第二师。

 鄂豫皖及鄂豫边红军于1938年春集中于皖北周家岗,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皖东抗日前线。中青在线供图

战斗在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女战士。
 
  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下,经国民党当局同意,由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从1937年10月起陆续改编而成。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视察,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第4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5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10月,第2支队第4团一部北渡长江,在扬州以西改编为苏皖支队,打通了与第5支队的联系。

  1941年1月7日,国民党当局发动皖南事变,围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叶挺下山谈判被扣,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袁国平在突围时牺牲。1月17日,国民党当局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

  1941年至1943年,新四军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磨擦斗争,度过了抗日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1944年,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先后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向浙江、河南发展迎接战略反攻的部署,第1师主力渡江南下,与苏南部队和浙东游击纵队会师,成立苏浙军区。第4师主力西征豫东,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第5师派出河南挺进兵团北上,开辟了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第5师还与南下的八路军第359旅会师,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日军和伪军听从蒋介石的命令,拒绝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新四军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到9月2日,共解放县城40座,重要集镇400余个,歼日伪军2.8万余人,占领了武汉外围和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的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

  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计31万余人,另有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