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日媒:日本发现侵华时期大量印制中国假钞新证据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5-01-07 11:52:05

  核心提示:这些纸张应该是1940年8月至1941年7月制造的。曾经负责制造假币的军官在战后出版的书中记录说,“制造假币始于1939年,制造金额约合40亿日元”。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静冈市的一个造纸厂内,发现了印有孙中山等水印的特殊用纸。经明治大学研究人员确认,此为原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订购的、用于伪造当时的中国纸币的纸张。这说明,在战前开发特殊武器的该研究所,也在制造假币,而且还让民间企业也参与了进来。

  日本《朝日新闻》1月6日发表题为《日本一工厂内发现原陆军伪造中华民国纸币用纸》的文章称,明治大学和平教育登户研究所资料馆去年7月在“巴川制纸所”位于静冈市骏河区的工厂看到,有279张约30厘米见方的纸张被串连在一起。

  据资料馆讲,纸张上印有孙中山头像的水印,并且加入了丝质纤维。这是当时中国广泛流通的5元纸币的特征。另外,这里还发现了印有北京历史建筑“天坛”水印的纸张,而这也是当时其他5元纸币的特征。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检验水印有无以及丝质纤维密度的痕迹。

  资料馆认为,从记录的文字看,这些纸张应该是1940年8月至1941年7月制造的。曾经负责制造假币的军官在战后出版的书中记录说,“制造假币始于1939年,制造金额约合40亿日元”。

  资料馆称,当时中国的纸币是使用英美技术,在香港印刷。当时登户研究所的职员证实,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占领香港后,没收了印刷机械和底版,然后将其搬运至登户研究所。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位于高地的研究所无法便利地获取制造纸币所需要的水,因此无法大量制作假币。

  登户研究所资料馆馆长、明治大学教授山田朗指出,“以前我们只知道日本以国家身份参与了制造假币这种犯罪行为,还以为这属于高级机密,假币用纸也会在研究所内制造。让民间企业也参与进来,可能是为了大量制造假币。日军能够在中国扩大战线,也是因为有了大量纸币来采购物资”。(编译/张诚)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