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苏皖区委、苏南区行政公署和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等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转移到溧水,以李巷(今属溧水区石头寨村)为中心活动。李巷成为苏南抗战的重要指挥中心,无数指令电报从李巷飞向苏南各地,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然而,因为当时南京严酷的敌后斗争环境,很多资料未能完整保存下来,市方志办的地情资料处发挥自身优势,多方收集和整理与溧水抗战有关的地情资料,还原了这段历史。
这次发现的史料中较为珍贵的有,1938年9月5日汉口出版的《救中国》周刊第三期刊登的以《打回南京去!麒麟门大战两小时》为题的新闻报道。这篇副标题为“新四军大展雄威”的报道之中记录的战斗,即是当时驻扎溧水的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出动一个营,于1938年8月24日在副团长江渭清的带领下夜袭南京城东的麒麟门。这次被赞誉为中国军队“打回南京”的战斗,直接威胁了日伪势力在南京的统治,迫使敌人赶紧抽出部队进行防御,从而牵制了日军大批兵力。报道里还叙述了此次新四军长途奔袭的战斗,让“南京的敌寇,害怕得很”,同时,“汉奸和傀儡见势不好,都想夹起狗尾巴溜跑”。
此次还挖掘和整理了新四军老战士李德安回忆录中有关溧水李巷一带抗日斗争的内容。当时,李德安是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三营八连连长,他在回忆录里讲述了在溧水和周边伏击和奇袭日军,并且年底时进行“活捉鬼子,迎接新年”竞赛的战斗故事。这些内容被整理出来,丰富了溧水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的史实细节。
而溧水成为苏南抗日中心时期的史料,也有了新的发现。例如,从曾任中共苏南特委代理书记的汪大铭写于这一时期的日记之中整理出了关于溧水李巷的抗日斗争史实,展现了李巷的重要地位。1945年5月1日至3日,在李巷召开了苏南多个县的军政会议。苏南敌后根据地设立的溧高、溧阳、横山、宣当、茅东、江宁、句容、镇句等各县代表齐集李巷,汇报了地方武装的实力统计、战斗统计和生产统计。新四军十六旅老战士邱巍高、叶寒青的回忆录《游击江南》里,生动叙述了十六旅官兵以李巷一带为活动中心,向北一步步向南京城下发展根据地的史实细节。
市方志办现已把这批新发现的抗战史地情资料转交给溧水区方志办,供正在建设中的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选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