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20日,《国民公报》刊登国民政府发表的《移驻重庆宣言》
待赈的难民
在渝时期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流离失所的难民涌向街头
在日寇的隆隆炮声中,奔逃在背井离乡路途上的难民,如狂风暴雨中的小草,四处飘零。他们辗转迁移,历尽艰辛,生计无以为继,绘构成一幅抗战烽火中的难民流徙图。
抗战时期,在日军的炮火与践踏下,中国的百姓挥泪抛离家园,辗转迁徙,奔向大西北、大西南和其他安全区域。一波一波的难民,迁移流离的浪潮,与日军不断扩大的战争同步。难民迁移大体可归纳为6个方向:大西南、大西北;省内或邻省易于藏身的山区;抗日根据地;沦陷区各大城市的租界或港、澳地区;就近藏身,在居住地附近辗转奔逃;还有因自然灾害往东北迁徙的华北难民。
习惯上,人们把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和西北地区统称为大后方。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迁到后方的人数,各说不一:学者陈达估计,战时约有1425万人迁往后方。陈彩章认为,由东南及中部迁至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省或在千万人左右。孙本文认为,1941年8月前,战时内迁的难民人数在3000万以上。陆民仁估计,抗战时期内迁的人口达5000万之众。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为4901万人。孙艳魁认为总数当在6000万人,占中国当时4亿人口的15%以上。张根福则以为,战时各省市难民及流离人民总数为9500多万人之众。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