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老战士尹峰在福州家中。新华社记者郭圻摄
“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新四军老战士尹峰已近期颐之年,很多事情都渐渐记不清楚,然而年轻时唱过无数遍的一首首革命歌曲却深深镌刻在她的脑海中。在福州的家中,若有客人来访,尹奶奶总会开心地用手打着拍子,唱给客人听,旋律准确,底气十足,让人依稀能想到她年轻时的样子。
从少女到老人,这位老党员的嘹亮歌喉始终伴着她无畏的斗争行动和辛勤的建设步伐:她在抗日游行队伍里和同学们一起唱着;在抗战前线为鼓舞战士、宣传群众而唱着;退休后又组织成立了老战士合唱团,继续向后人唱出中华民族的革命故事。
出生于1923年3月的尹峰马上就要迎来98周岁生日了。她出身医生世家,就读于武昌艺术专科学院预科班,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新四军战士在国统区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跋涉万里奔赴延安,又在解放战争时期转战华东,历经多场战役。百年芳华,她在战火中铸造了一颗永不褪色的红心。
战火中的青春
1972年,江西南昌,18岁的伍严安正在某部队服役。春节刚过,母亲尹峰要从福州来探望她,这令她很是开心。不过,好久未见的母亲坐下没一会儿,就对她说:“这次来南昌,我还有一个心愿,想去当年驻扎过的地方看看。”
对于母亲年少时的经历,那时的严安知之甚少,只是懵懂地陪着母亲一路坐公交车来到市郊。下了车,在大片大片的农田中,母亲遇见老乡便问:“这里有没有一个叫展秀的女孩子?”几位老乡商议了一阵,便有人跑去叫人,其余的引着母女俩向农田深处走去。
伍严安还记得,不一会儿,一位身材瘦削、面目清秀的女性向她们走来,看起来和母亲年纪相仿。母亲迫不及待地问她:“你是展秀吗?你还记得抗战时你们家住过的女兵吗?”对方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热情地跟尹峰抱在一起。那一日,两人交谈良久。
看着眼前的情景,刚刚成年的伍严安虽未完全理清事情的原委,但感动得眼泪直在眼眶中打转。“我母亲是女兵,是党员,她那时同当地群众共同播下的革命友谊的种子,竟然这么多年后还一直在两人的心中。”伍严安回忆。
原来,尹峰当年在抗日战争中驻扎南昌时,就曾在展秀家里住过。在战余休整之际,女战士们教当地群众识文算数,向他们宣传抗日思想,与当地群众——特别是女性——结下了特殊的情谊。
自此一行后,伍严安对母亲的青春岁月感到愈发好奇:同样是“不爱红妆爱武装”,母亲那老一辈女兵究竟经历了什么?
原名尹卜驹的尹峰家乡在湖北武昌,她出生那一年本地爆发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整个华夏大地战乱频仍。受哥姊的影响,年幼的尹峰常常跟着青年们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随后加入了武汉青年救国团。
1938年3月,成立约半年的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来武汉招收团员,15岁的尹峰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决定放弃学业,要“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到抗战最需要的地方去”。姐姐卜甄通过地下党关系向服务团中的地下党支部做了介绍,尹峰就此成为战地服务团的第三批团员。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由何香凝发起,其秘书胡兰畦任团长,是一个协助中国军队抗日的军事化团体,几十名团员均为年轻女性,多数为女工,少数是像尹峰这样的学生。她们在战地医院服务伤兵,在战场前线做宣传、动员,同时在地方调查情况、发动群众支前。
两年多的时间里,尹峰随着战地服务团先后转战皖、赣、鄂、湘、豫等多地,每到一处即就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跋山涉水,日晒雨淋,经常一天要走七八十里路。”尹峰回忆。
淬炼出的信仰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但却以中共组织及其成员为骨干力量,内部建有秘密的中共党支部,经陈毅批准,受新四军军部直接领导。
1938年8月,服务团开赴武汉,渴望尽快接上组织关系的尹峰通过了申请,在武昌蛇山上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她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姐姐卜甄告诉她,虽然年龄还不及18岁,但因在国民党军队中工作,情况特殊,服务团中没有共青团支部,组织决定破格吸收她,在党内对她进行教育培训。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尹峰回忆,“我面对党旗,向党表示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学习了党章后,她更是感觉“一下子又长大了几岁”,决心要“全方位隐蔽好党员的身份,执行党的抗日统战政策,克服一切困难,顽强战斗下去”。
在编辑团内的重要文宣阵地《战鼓》周刊时,尹峰和同志们不仅报道全国各抗日战场的形势,还不露痕迹地融入暗中学过的《论持久战》思想,驳斥“曲线救国”论,痛斥汉奸卖国言论,揭露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号召枪口对外。
据尹峰和团员们后来的不完全统计,服务团在所到之处先后成立了妇女识字班、文化补习班20多个,共有约670人参加,组织起当地妇女儿童,形成了支援抗战前线的重要力量。
“在当时,工作女性是比较少的,女兵则更少,母亲她们那些年轻的女孩去参军、入党,保家卫国,为抗日战争做贡献,当得起‘女中豪杰’。”伍严安说,“她们也是我们当代女性的榜样,鼓励我们要去奋斗,去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在母亲的影响下,南昌郊区之行的转年,19岁的伍严安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对于党的信仰,从新四军时期起就一直烙印在尹峰的岁月中。她的二儿子伍东安说,近年来,上了年纪的尹峰经常忘事,但是每个月总是会反复问子女:“我的党费交了吗?”
铿锵玫瑰的革命作风
在大儿子伍泰安心中,母亲最厉害之处就是她的“脚力”。“我们小时候走路常常喊累,母亲就会跟我们说:‘我们新四军出来的,都不怕走路’。”伍泰安回忆,“她把她的脚给我们看,就是因为走路走得伤痕累累。”
1940年底,战地服务团地下党支部迫于被渗透的压力,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决定撤出十九集团军,尹峰接到的任务是到延安去。尹峰回忆,“我当时听说后,高兴极了!”在此后近两年的万里跋涉中,“到延安去!”一直是支撑着她走下去的念想。
尹峰从江西出发,途经湖南、广西、贵州、重庆、河南、山西等地,其中自重庆后,由于形势严峻,为安全起见,改乘车为步行。原本就患有结核病的尹峰又感染上伤寒,就留在太行山的八路军野战医院养病,后又因病情过重被托付给当地一位贫农大娘,战友连棺材钱都帮她预备好了。在这里,她经历了两次反“扫荡”,在大娘的细心照料下渐渐恢复了健康。
1942年6月,尹峰终于随部队渡过了黄河。听到边区群众宏亮的歌声:“边区的太阳红又红,我们的领袖毛泽东,毛泽东!”她终于走到了延安。“天空特别明朗,我们个个轻松愉快。”尹峰回忆,“行军的疲劳一下子烟消云散!”
当尹峰报到时,接待的同志惊讶地说:“你怎么还活着?”原来,同志们以为尹峰病得太重,活不成了,已经缴销了她的身份。“是呀,我终于活过来了!”尹峰兴奋地答道。
在延安三年后,尹峰同丈夫转战华东,投身人民解放战争,又在新中国成立后定居福建,在省妇联从事妇女儿童工作。在儿女的记忆中,小时候父母经常是从乡下调研回来没几天,就又下乡去了。
尹峰的丈夫是闽西老区龙岩人,土地革命时一直在当地战斗,夫妻俩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在龙岩工作过几年,对老区的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感情。
伍泰安也记得,小时候母亲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忘本”。“就是‘不忘初心’的意思。”伍泰安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永远记得自己是革命战士的儿女,是闽西红土地的子孙。”
“共产党员,要坚定信仰,不忘初心。”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之际,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时,作为老新四军战士、老党员的尹峰老人如是说。(记者 孟昭丽 褚萌萌 郭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