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元为辽宁鞍山雷锋车队出租车司机讲战斗故事
△余新元佩戴自己设计的“雷锋徽章”,讲述雷锋故事
△余新元为干休所工作人员宣讲革命传统。受访者供图
“采访我?采访什么?”在辽宁省军区鞍山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里,99岁老红军余新元问道。
“听您讲故事!”记者毫不犹豫地回答。
余新元会讲故事出了名。几十年来,他讲了许多许多的故事——白求恩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雷锋的故事……以前,他到全国各地去讲,辽宁、湖北、上海,行程几万公里;年岁渐老,他在自己家里讲,党政机关、学校、社会组织,来听故事的人络绎不绝。
余新元讲的故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亲眼见证。这些年,在他的讲述中,主角总是别人,他只是“一片绿叶”。
今天,让我们调整聚光灯的角度,照在“讲故事的人”身上,一起去品读老红军余新元自己的故事。
一个战士与白求恩的故事
“要向前冲,决不后退”
“别说了,难受……”
余新元讲白求恩的故事,常常只有开头,没有结尾。
1939年,入伍3年的余新元在黄土岭战斗中负伤,“腿上的肉被炸得翻开了,骨头也炸裂了”。
战地医护人员准备为他截肢时,在前线巡诊的白求恩经过他的床前。听说余新元当时只有16岁,白求恩决定亲自操刀,尽力为他保住左腿。
“先将烂肉一一剪下,再用捣碎的大蒜给伤口消毒。”余新元清楚记得,白求恩将消毒用的纱布从他的左腿里侧一直捅到外侧,再细心地涂药、包扎。
余新元的伤慢慢好起来,白求恩却永远离开了。那次巡诊中,白求恩在抢救其他伤员时不慎感染,患上败血病。为余新元做完手术的第5天,他光荣牺牲。
重新站起来的余新元,一生感念白求恩的恩情。回到战场上,他时常回想起白求恩刚到前线时对大家说过的话:“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要向前冲,决不后退!”
“决不后退”,就是死也不退。
1941年,日军集中5000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狼牙山地区疯狂扫荡。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某连副排长的余新元,奉命带4名战士阻击敌人,为团主力和群众转移争取时间。
5个人、15发子弹、47枚手榴弹,这仗怎么打?余新元组织大家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阻击,手榴弹、“石头炮弹”全面开花,连续打退敌人19次进攻。当敌人发起第20次进攻时,他们已精疲力竭。
战士张祥多处负伤。弥留之际,他与余新元留下这样的对话——
“副排长,我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现在就介绍你加入!”
“清明节,能不能替我到父亲和哥哥的坟前上根香、添把土?”
“只要我活着,我替你去!”
张祥牺牲后,余新元带着战士们继续战斗。战士们接连倒下,最后只剩下余新元一人。
直至胸部被子弹射穿后失去意识,余新元也没有后退一步。
“张连弟、袁庚辰……”余新元讲述的故事中,牺牲的战友大多有名有姓。时隔几十年,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仍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余新元身穿灰色军装,乘车从天安门前经过。镜头中,他的军礼庄重,目光坚毅。
“我是代表牺牲的先烈经过天安门的,不代表我自己。”余新元说。
一位政委与雷锋的故事
“我永远是雷锋的学生”
到余新元家听他讲雷锋故事的人,离开时会带走一件“小礼物”——余新元自己设计定制的徽章。徽章中心是雷锋的照片,周围一圈写着“学习雷锋从我做起,红军战士余新元赠”。
宣讲雷锋故事、弘扬雷锋精神的这些年,余新元已送出数万枚这样的徽章。徽章上的雷锋,仍是20岁出头的模样。看照片的人,已走过半个多世纪。
1959年,一名叫雷锋的年轻人,在时任辽宁省辽阳市兵役局政委余新元家中,住了近2个月。一心想参军的雷锋,因为体检不达标没征上兵,就到兵役局去帮忙,什么活都抢着干。得知雷锋的苦难经历后,余新元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根正苗红、思想上进的青年。他不仅让雷锋住在自己家中,后来又推荐他去当兵,亲自把他送上运兵的火车。
1962年8月,雷锋牺牲的消息传来。拿雷锋“当儿子般疼爱”的余新元悲痛不已,把挂在家中的雷锋照片摘下来,紧紧拥在怀里。他泪流满面地对妻子说:“雷锋就是咱的儿。他没干完的事咱要接着干,他没走完的路咱要接着走!”
此后,余新元把学雷锋、做雷锋融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离休后,他更是把宣讲雷锋精神作为晚年最重要的事。
30多年来,余新元拖着截去前脚掌的右腿,累计宣讲4000余次。有一次,他到一所山区小学作报告。道路崎岖行车不便,他不顾身体情况徒步前往,还没走到一半,假肢接口处就磨得右小腿生疼。当他终于挪进教室时,裤脚已被鲜血浸透。一名前来听课的老师说,那堂课,未开讲,已感人。
“我号召大家学雷锋,首先自己要做雷锋。为人民服务不应该怕苦畏难,这样我讲起雷锋的故事才有说服力。”余新元说。
鞍山市出租车行业雷锋车队首任队长李庆良告诉记者,2006年,当地一些出租车司机想成立雷锋车队,又怕做不好砸了牌子。李庆良向余新元请教,老人的回答朴实又真诚——“车轮一动,想到群众”。
“雷锋牺牲时只有22岁。只要我们学他、做他,做他、学他,他就永远不会离开我们。”余新元说,“我现在是雷锋的学生,永远是雷锋的学生。”
一名小伤员与王妈妈的故事
“参军、入党,是爷爷定的家规”
余新元的二女儿余锦玲记得,有一年过年,菜刚摆上桌,父亲就开始向孙辈们“提问”。
“我问你们,现在的生活幸福不幸福?”
“幸福!”余新元的孙子余晓抢着回答,“是您跟战友们浴血奋战打下了红色江山,才有了今天的幸福。”
余新元讲述的故事里,“幸福”是经常出现的词汇。
1941年的狼牙山反扫荡战斗中,胸部中弹昏迷的余新元被救起后,在老乡王义珍家的炕头一躺就是大半年。王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年少丧母、出身贫苦的余新元,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幸福。
“有一口好吃的,她都要留给我。”余新元说,为了给他补充营养,王妈妈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只为换回大米熬粥喂给他吃。
“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人家凭啥救你?因为老百姓把我们当亲人!”余新元常常教育子孙,只有跟着党走,努力为人民谋幸福,才能回报“王妈妈们”的恩情。
那一年,余新元的大儿子余锦光到了参加工作的年龄,想让余新元帮助找份好工作。余新元一口回绝:“我是党的人,你是红军的后代,你得当兵去。”
“温室里养不好花草,要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有前途。”余新元先后把5名子女全部送到部队历练。
“参军、入党,是爷爷定的家规。”余晓说。在余新元心中,儿孙参军入党、报效国家,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2018年,余晓响应号召,来到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雅河乡双泉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听说孙子下派驻村,余新元很高兴,写信勉励余晓:“脱贫攻坚也是战场,驻村书记是冲锋在前的兵。”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余新元端坐在电视机前,全程收看大会直播。听到“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庄严宣告,余新元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办成这么伟大的事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