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亲历者口述和回忆 > 内容正文

在苏南抗日游击区的艰难岁月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马平   2022-11-10 10:42:09

  编者按:中央党校离退休干部局抗战征文收稿之际,惊悉马平同志于8月30日辞世。马老以94岁高龄积极撰文纪念抗战,用生命抒写着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壮阔而激越、美丽而悲情。刊登此文,祭洒哀思。

  1941年2月我调到苏南抗日游击区,先后在常熟县委书记徐明和太隔特委书记、新四军独立二团政委陈立平属下工作(徐明调苏南—地委中心县茅山县任县委书记后,于1945年11月新四军北撤前不幸牺牲)。

  苏南新四军是新四军一师十六旅,旅长王必成,政委江谓清。在二地委地区活动的新四军是十六旅的独立二团,团长是杨洪才,政委是陈立平。地方武装有县政府短枪班,各区还有一个区大队。

  1942年8月宜兴地区日寇就从大浦——张泽、洋渚——新庄堬、宜城——徐舍、新芳——临津、干西——钮家等地筑了篱笆,对付抗日军民。1943年3月初,日寇宣布在太湖地区清乡。同时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忠救军三个团,保九旅一个团,也专门到我太湖中心搞摩擦。我们面临敌伪顽夹击的严重考验。

  为了粉碎敌人清乡,就要捣毁敌人的竹篱笆封锁线。第一次动员群众拆除,打开了很多缺口,不久敌人又修起来了。第二次闸口区委书记谈平东同志与群众召开座谈会献计,采用火攻。于是,5月份在区党委统一部署下,由县警卫队、区大队、基干民兵警戒,发动群众分段包片烧,彻底破坏了敌人苦心经营的竹篱笆。

  敌人在清乡期间,增筑据点,夜间听狗叫可以预测我部队行动方向。为了保障我们行动安全,我们发动群众把狗全部杀掉。宜兴县委在政治上深入动员,发动群众开展反封锁,反领良民证、反抢粮斗争。县委书记徐敏召开了乡保长会议,对他们进行形势、前途教育,组织他们研究出敷衍敌人的办法,并动员群众把竹园砍光。

  在对敌斗争中,县委建立党的双重领导。在组织上实行精兵简政;主力暂时撤出敌人清乡区;县、区两级党政组织转入地下。在军事上,采取“外线出击,内线坚持”的办法。组织短小精悍的短枪班,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

  当时宜兴的日伪军,在和桥、方桥、周铁桥设有敌军据点,各个日伪军据点相隔六七里路,几乎每天日伪军都要从据点出来扫荡。我们每天晚上都要行军找宿营地,到宿营地已是半夜,在老百姓家里拿些稻草铺垫在地下,躺下休息。县委书记徐敏同志和我们一起都是躺在稻草铺上休息。每天天刚蒙蒙亮,就有住在敌人据点旁边的老乡送情报,告诉我们敌伪出动扫荡的方向,要我们赶快向安全地方转移。有时当敌人已从据点出来扫荡后,我们就转移到敌人据点附近的老百姓家。

  记得1943年5月8日,和桥一批日伪军从和桥到方桥进行扫荡,我方得知日伪军行动情报后,独立二团团长杨洪才率二营五连一个排,埋伏在李山附近袭击敌军。全歼日军佐佐木小队长以下十名鬼子,以及伪军十余人,活捉了一名鬼子。缴获三八式机枪一挺,步枪二十多枝,军刀一把。但我方连长张玉泉也英勇牺牲。当晚和桥、方桥敌据点出动了大批的日伪军到扶风区搞报复性扫荡。将李山七十多家居民房舍全部烧毁。后来我们带了钱和粮食前去李山救济了灾民,回程同鬼子遭遇,激战后幸运脱险。

  1943年9月14日中秋节,陈立平到太湖马山。当夜孙章禄、杨洪才率五连也到达马山,日寇调集海陆军2000余人,出动汽艇18艘,突然围困马山,妄图置我于死地。我方一个主力连进行了英勇阻击。但因兵力悬殊,排长徐长林、连长陈宣布、孙遇卿,指导员陈子平、龚君平等连排以上干部和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

  1944年春,陈立平指示我和吴梅、姚军明办太湖抗战报。我同小沈带了收发报机乘船去太湖马山。船在太湖碰到日军的巡逻艇,情况非常危急。恰在此时,一大货船从旁边经过,日军巡逻艇改追货船,我们的船躲过了鬼子,保住了电台。

  办报也是险境重重。我们在马山办了第一期太湖报,一天,鬼子突然到马山扫荡,我们藏好电台后隐蔽到马山靠湖边的芦苇荡里,鬼子不敢冒险进芦苇荡,鬼子的小炮艇,沿芦苇荡用机枪扫射。我们只能全身潜在水里,用嘴巴含着芦苇呼吸空气。从早上开始直到天黑,在芦苇荡的水中整整躺了一天,等到天黑后,听到鬼子炮艇向宜兴方向开去,才从芦苇荡出来。当时天气很冷,身上穿的棉大衣,全湿透了,身体几乎冻僵,肚里也饥饿,只能到水塘里将身上的污泥洗一洗。后来,幸亏有老百姓给我们送来了米饭,拿来了他们的衣服给我们换下,方能在茅草棚里度过了寒夜。在这艰难的岁月,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军民鱼水情深。

  1944年下半年我和徐一平(徐一平解放后在浙江省政府任秘书长)被调到苏南二地委当秘书。苏南二地委机关在广德山区,经济落后,粮食很困难,没有菜吃,我们经常吃山里长的竹笋,由于没有油水,解大便都非常困难。

  1944年12月底,粟裕率新四军一师主力三个团及地方干部三百余名渡江南下。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向东南敌后发展、控制苏浙皖边区和发展浙东沿海地区的战略任务,于1945年1月6日,到达宜兴、长兴与广德交界的槐花堪,与十六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之后向敌后天目山挺进,经过7个月苦战,歼灭顽军万余人,取得了三次反顽战斗的胜利,为“破敌收京,入沪”准备了条件。而这个胜利,同样离不开整个苏南长期随军服务或随时为军队服务的民工的忘我支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