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亲历者口述和回忆 > 内容正文

深入敌占区演出抗日剧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6-11-09 09:52:56

胡可,山东省青州市人,1921年出生,满族。16岁于北平参加抗日游击队,同年12月到达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后从军区军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抗敌剧社,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创作《清明节》等多部剧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军分区副政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等职。

1936年秋,我因在山东济南第一中学壁报上撰写文章,批评当局对抗日运动的压制,被学校“勒令退学”。1937年夏,我决定去北平考高中,当我从济南乘车抵达丰台站后,看到站台上满是全副武装的日本兵,其中几个还持枪进入车厢盘查,气氛十分紧张。那时我才知道,“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

不久,日军开进北平,插着太阳旗的军车在大街上耀武扬威地疾驰,“亡国奴”的命运使我无心求学。

一天夜里,已是地下共产党员的二哥来跟我告别,说他参加了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我好像黑暗里见到了火光,说什么也要二哥带我一起去。第二天,我们在北平郊区找到了游击队的驻地。1937年12月,游击队辗转到了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组织上送我到军区军政学校学习,第二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作宣传员,参加演戏并进行创作。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战线拉长,兵力不足,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加紧了封锁和“扫荡”,我们的对策是“敌进我进”。抗敌剧社马上展开了对敌“政治攻势”,在武装部队掩护下,我们组成小型演出队深入敌占区,向群众介绍抗战形势,宣传八路军政策。这正如我们《抗敌剧社社歌》里唱的:“艺术是我们的枪,舞台是我们的战场”。

1942年4月,剧社的三个演出队穿过敌人封锁线,进入敌寇控制严密的山西定襄、崞县等敌占区活动。我们白天隐蔽在老乡家,傍晚趁夜色潜入预定村庄。进了村以后,部队封锁住所有路口,以免村里的汉奸跑到敌人那里告密,同时通知村民前来看戏。敌占区的老百姓饱受敌人的欺凌和压榨,一些人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不足,有的在敌伪组织里做事,有的加入了伪军,有的甚至当了汉奸,我们专找这些人的家属来看戏。我们一边演戏,一边宣传形势,“日本鬼子是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蹦头儿了!”还讲政策,“告诉你们家里的人,日本鬼子快不行了,要为自己留条后路!”“把你们家里的人往回叫,暂时回不来,也要做到‘身在曹营心在汉’!”那时我们演出的《弃暗投明》《糖》《黑老虎》等,都是以此为内容。观看演出时,老百姓常常鸦雀无声。演出结束,就有很多人围上来问长问短。我们离开几天后,就会有敌伪人员往回跑,还有投奔到八路军来的。

在敌占区演出,我们做了最坏准备,每个人都揣着手榴弹,以防万一,必要时我们就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天夜里,演出结束后的转移途中,由于汉奸告密,在一个叫神岗头的村庄里,我们的一个演出队突然遭到日本鬼子的袭击。顿时,浓黑的夜色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在那场战斗中,我们的女战友方璧牺牲,战友崔品之被俘后惨遭杀害,胡朋脚部负伤,杜烽等3名战友跳崖摔伤。

1943年秋,日寇对冀西进行了持续三个月的“扫荡”。这是我们经历的反“扫荡”战斗中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有一天早上,下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大雾,冲锋号突然没有节奏地吹起来,我们知道,敌人来了。在这次战斗中,我们剧社音乐队副队长赵尚武牺牲。赵尚武是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的弟弟。他为了救护指导员刘佳的孩子,突围时被追击的日寇击中头部。牺牲时,赵尚武前胸着地,孩子在他的背上,也就是说,他自己被敌人打死时,还保护着孩子。在另一次突围战斗中,我们有四位同志牺牲,包括我们剧社的创作人员吴畏,吴畏在反“扫荡”前刚刚读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把反“扫荡”作为难得的锻炼,正在写一部反映民兵斗争的戏剧。在这次反“扫荡”中他被鬼子用刺刀挑死,挎包里的创作草稿,被风吹得漫山遍野……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脑子里常常想起抗战时期的那些经历,想到那些战友、那些事件,心中总是久久不能平静……(记录人:本刊记者 曹雅丽 解放军某部 孙金春 马頔)

本文由: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