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军历史上也涌现出不少这样的人物,他们机智、勇敢,年纪轻轻地就为了信仰与敌人对抗。“老战士报告团”成员曹梦悦就是其中的代表。
曹梦悦的信仰离不开家庭的熏陶。1937年“七?七”事变后,曹梦悦的父亲担任了晋察冀鲁豫边区政府参议员。县里的抗日各界人士经常在他家聚会,他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和颜悦色,商讨抗日大事。在这样一种环境里,小梦悦耳濡目染革命前辈们的革命行为,幼小的心灵,打上了为国为民的思想烙印。1944年2月,年仅15岁的曹梦悦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了边区区长和县长的通讯员。他没有辜负组织的厚望,出色完成了县里下派的各项任务。县上的日伪满政权没有想到,屡屡招致败绩的“统计表”,竟然大多出自一个少年之手。
一次,县武工队准备端掉日本鬼子的碉堡,为主力扫清障碍。可是鬼子的碉堡依山而建,火力集中,地势有利,易守难攻。县大队发动了好几次进攻,可每次都是还在行进的过程中,就被碉堡喷出的长长火舌给击溃,并不宽的山路上遍布着武装队员不屈的遗体,漫漫青山变烈士的鲜血染得通红。
眼前,看似普通无奇的蜿蜒山路,在碉堡的配合下,变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武工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早已按奈不住的曹梦悦来到武工队队长面前:“队长,这里的地形我最熟悉,我带着队员们上吧!”
“不行”,队长不容置疑地否定了曹梦悦:“你才15岁,以后的路还长着嘞,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跟你父亲交代”。
“队长,不能再犹豫了,时间来不及了,我保证安然无恙地完成任务!”还不等队长发话,曹梦悦就站得笔直像模像样地敬了个军礼。
是啊,时间紧迫,再攻不下来这个碉堡,主力部队届时可能就会陷入前有“天险”,后有追兵的险境。
“那你一定要小心”,带着队长的嘱托,曹梦悦立刻组织一个小队的武工队员们向前突进。尽管只有15岁,但曹梦悦却似身经百战的战士一般,借着夜色的掩护,从小道带着队员们如水中游鱼般悄无声息地蜿蜒前进。
等到敌人发现时,曹梦悦已经到达了碉堡下的密林丛中。相对安全了!大叫不妙的敌人在黑夜中也只能如“瞎子”一般向密林中乱射。
而此时曹梦悦带着队员们时而走走停停、时而冲锋陷阵、利用隐蔽地形迂回前进。不一会,昔日的天险变成了通途,他们顺利地冲到日本鬼子的碉堡下!事不宜迟,曹梦悦又立刻组织队员们搭起了人梯,自己借着人梯爬到碉堡旁边,向里面扔进一个又一个的炸药包。伴随着一阵阵巨响,曹梦悦被气浪冲出了好几米,身上也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伤痕,但敌人的碉堡终于被摧毁了。
每当谈起这些伤疤,曹梦悦总是淡淡一笑,而后轻松地说道:“打鬼子不付出点代价,能把这些魔鬼赶跑吗?而且这是我们军人的‘光荣证’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