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国际友人口述和回忆 > 内容正文

这个印度小伙中断学业来华抗日 家信写义勇军进行曲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5-31 11:06:51

  “我们的祖国是印度。我们在报上读到日军如何破坏村庄,杀害无辜平民。当一九三七年中国战事爆发后,印度立即发起一种抵制日货运动。跟着我们听到在仰光组成了一个救护队,我们便自动参加。”

  这段话出自1939年2月22日的香港《星岛晨报》一篇报道,《两位印度的中国友人在惠州》,署名“本报特派东江记者徐飞”。

  这张剪报来自一本老式学生练习簿,主人是玛诺什·巴鲁阿,BBC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台南亚区编辑。她的父亲正是当年为特派记者徐飞用英语写下这段话的两名印度人之一,达士(Ajay Kumar Das)。

  BBC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台南亚区编辑玛诺什·巴鲁阿

  小红本

  据BBC中文网18日报道,玛诺什·巴鲁阿在加尔各答上小学的时候,奶奶给了她一个红色硬皮封面的练习簿,不厚,里面贴了不少旧剪报。奶奶叮嘱她好好保管这个剪贴簿,长大了再看。那里有她父亲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海外历险经历,神秘又复杂。

  她说:“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奶奶给了我一个剪贴本,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剪纸粘贴,其中有两张中文剪报。奶奶叮嘱我好好保存这个本子,等我长大了,读读这些文章,我会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

  玛诺什是3个孩子里的老大。关于父亲年轻时在国外的经历 ,她听家里长辈说过,但具体情节了解不多,没什么感性印象。剪贴本里那两张年代十分久远的外国报纸剪报,发黄、发脆,上面都是中文,她看不懂。

  因为是长辈的往事,所以一直没太在意。父亲2014年去世后,家里准备把一些旧的文件资料数据化,便于保存。

  最近,她在整理故纸时忽然想到:为什么不可以请国际台中文科同事帮忙,看看剪贴簿里那张1939年的香港报纸剪报,到底写了些什么?

  结果,她惊讶地发现:原来父亲也曾是个热血青年。奶奶当年说得对,这些记载让她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骄傲。

  在发黄的旧剪报的字里行间,达士先生那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重见天日,变得鲜活灵动、有血有肉。

  中国告急

  《星岛晨报》是1938年侨商胡文虎在香港创办的星岛报系3份中文报纸之一,另有《星岛日报》和《星岛晚报》。日本占领香港期间,《星岛日报》改名《香岛日报》,1945年8月底日本投降后恢复成《星岛日报》。

  1938年,达士21岁,是大学医科3年级学生,离毕业还有一年。大学所在地迈门辛(Mymensingh)当年是印度的一部分,现在属于孟加拉国。

  当时印度在争取独立,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欧洲则大战一触即发。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国民政府和共产党向世界发出呼吁,请求国际社会提供医疗援助。

  印度国大党主席尼赫鲁派了一支5人医疗队,其中就有广为人知的“国际友人柯棣华大夫”。

  不过,达士和另一位医科学生杰克拉巴迪的故事,现在能找到的记录很少。在介绍缅甸华侨救护队的资料文档里,大部分只是提到队员里包含两名印度医生。

  当年救护队成员之一的马兴寅在《缅甸华侨救护队回国抗日亲历记》一文中回忆当时救护队成立的经过,其中提到两名印度医生,还写下了他们的名字,提到他们英文很好,是医生,其中一个是达士(原文译作达斯)。文章收在延安政协网站。

  根据当年的报纸记述,达士和同伴们从新闻里得知中国需要医药援助,遂决定赴华。他们当时设法从乘船到缅甸仰光,在那里加入了缅甸华侨救护队,经新加坡辗转抵达香港,然后进入广州。

  因为广州受到日本空军密集轰炸,医疗队撤往别处,最后到了惠州。

  印度当地报纸发表了达士从中国给母亲写的信。他在信里描述了自己在华南的见闻。

  往事历历

  轰炸的凄厉、倾塌的楼房、瓦砾灰烬、残缺散落的尸骸,他们都目睹了。

  当地街头,轰炸过后一片狼藉,残躯断肢遍地。达士和救护队的同伴们征得部队指挥官批准去收拾尸骸,“因为中国人迷信,不碰死尸,生怕碰了就会鬼魂附体”,他在给母亲的信里解释。

  达士有一次在家信里讲了一件事,玛诺什今天看了还是惊讶不已。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日军轰炸过后,他和同伴去救治伤兵,对方却说,先别管伤口,先给他们找点吃的,饿坏了。结果,他到一个被遗弃的商店把食物一扫而光,拿去给那些饥饿不堪的伤员果腹。

  “那可是一个21岁的小伙子第一次打劫商店啊,即便是兵荒马乱,店主生死、去向不明,”女儿感慨,“可以想象当时他多不容易。他还得学会用武器,万一遭到袭击可以自卫。”

  日机轰炸广州时,当地的警察局也人去楼空。达士和伙伴们还到警察局库房找到了枪弹,把自己武装起来,给伤兵补足弹药。

  剪报里还有更惊险的。达士在给母亲的信中说,他们在一次穿越边境时,黑暗中不知哪儿打来一发子弹,从他膝盖下方擦过,幸而只伤到皮肉,他没有止步,而是忍痛继续前行。

  他用了“一瘸一拐”这个词,人们才得以推断他伤得不轻。

  这些,达士都写在信里寄给远在故乡的母亲。故乡在当时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的西隆(Shillong,Assam)。

  母子之间的通信,有一部分在印度当地报纸上发表。在中国,达士也向媒体转述母亲给他的信里的叮嘱。

  母亲给儿子的一封信里说,“你去中国提供人道援助,我真为你高兴。你在那里的言行举止无论巨细都在折射你的祖国印度。不要当懦夫,不要逃跑,即使脑子里盘旋着死神的威胁,也要勇敢向前。不要让家族蒙羞。”

  这样的通信持续了两年。

  达士的母亲,玛诺什的奶奶。

  11年后

  达士于1950年回到故乡希隆。

  因为当年大学没有毕业就去了中国,所以没有医生资格,回国后先后在几家医药公司工作。

  辗转中他到了加尔各答,结婚成家,生了3个孩子,老大就是玛诺什。

  达士出生于医药世家,祖辈就从事医药行业,所以他的哥哥后来开了一家制药厂,达士就在这个厂工作,一直到退休。

  玛诺什现在有点后悔,父亲生前她没有让他详细讲述战争年代的海外历险故事。

  父亲晚年有一次中风,之后玛诺什用卡式录音机录下了他的口述回忆。

  父亲1980年代有一次接受BBC采访,回忆当年去中国提供人道援助的决定,解释说自己当时认定“必须去”。

  他说,那次行动的目的是支援被侵略军占领的国家。印度当时受英国殖民统治,正在争取独立,而中国则在抵抗日本入侵,所以他希望为中国抗日军人和民众治病疗伤。

  香港被日本占领期间的通行证。当时他在东南亚几个地方为印度独立运动的海外秘密电台工作。

  悬疑和意外

  “他有那么多让我感到意外的故事,那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玛诺什说。

  比如,达士和杰克拉巴迪在惠州作为援华抗日的国际友人颇出风头,经常被邀请在集会上发表演讲。

  他在信里告诉母亲,“我要在一个集会上讲话,人很多,他们给了我一个麦克风。麦克风!我可紧张了。从来没有对这麦克风说过话。”

  玛诺什觉得很有意思,"他好像很享受当名人的感觉。他在家信里提到,好多中国人追着要我的签名呢!"字里行间透着得意之情。

  他当年决定中断学业去中国那一段,也让玛诺什读来恍如看别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父亲的经历。

  当时他瞒着家里,暗中筹划准备。1938年2月最小的妹妹生日那天,他乘着大家为小妹庆生忙碌之际悄悄溜走。

  玛诺什后来知道,当时家里发现达士不见了,到处找人未果后报警。

  两个月后警察通知达士的母亲,在缅甸仰光找到了她儿子,还问希望如何处理,是把他强制送回家还是随他去?

  因为不希望儿子留下警局记录,达士的母亲决定,“随他去吧”。

  后来,儿子开始给家里写信,这段悬疑告终。

  或许,下面这个可以算是让她大感出乎意料的一例:达士医生当年的家信中有一封竟是用抗日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英译收尾。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后来,这首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