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文物 > 文物背后的故事 > 内容正文

通信战线抗战夫妻的家信和照片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4 14:59:44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珍藏着一封八路军无线电第一大队第四中队长兼晋察冀军区无线电队长钟夫翔写给父母的信,及一张其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报务员李田征清点缴获日军通讯器材等战利品的原版老照片。如今,家书纸张已泛黄,且布满破洞,但字迹依稀可辨;照片保存完好。这两件文物是抗战时期通信战线上夫妻抗战的重要见证。钟夫翔,广西玉林北流人,中国共产党党和军队通信事业的创建者之一,特别是在开辟晋察冀根据地和华北解放区的军事通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0年2月,钟夫翔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龙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先后任军委无线电三十分队队长兼政委,军委二局科员。到达陕北后,曾任红二十八军无线电台队长兼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电台队长,出色地完成了通信任务。1937年9月至1942年9月,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电台中队长、八军无线电一大队第四中队队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三科科长兼无线电大队长、晋察冀军区通信联络处处长、华北军区司令部三处处长等职。

  钟夫翔在这封家书这样写道:“在一月以前已寄回一函,谅已收到,但未接来函甚念。现在我尚在与日军奋斗着,一切甚佳,勿念。接信及一切望赐示,仅祝健安。”家信表现了抗战通信战士的勇敢及对父母的牵挂。信中,“奋斗”二字表达了一位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展现了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种激情和豪迈,也饱含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健安”二字,是无数中国人对父母最质朴的祝愿,也正是为此,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可以奋不顾身地勇往直前。信中的寥寥数语,能让人感受到战斗的紧张与激烈,联想到战士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写下对父母更多的思念和牵挂。简短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他们身上舍小我成大我的精神品质。

  抗战时期,钟夫翔之妻李田征也在晋察冀军区通信联络处工作,并在通讯战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她清理缴获日军通信器材等战利品的照片是抗战时期的军事通信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成为晋察冀根据地军民英勇打击日军的重要见证。

  钟夫翔、李田征夫妻两人共赴国难,谱写了生动感人的战斗历史。如今,这两件文物是夫妻抗战的共同见证。透过它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充满信仰的人们,感受到他们的家国情怀。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钟夫翔之子钟嘉飞捐赠。

  (桂星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