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文物 > 文物背后的故事 > 内容正文

傅作义抗战时期使用的望远镜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5 08:54:24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陈列着一台大倍率蔡司双筒望远镜。这台望远镜是傅作义将军的遗物,是南京国民政府在绥远抗战胜利后奖励给他的。在参加的近300余次的对日作战中,在18000余里的转战征途中,傅作义将军一直携带着这台望远镜,随时用它观察敌情,了解战况。可以说,这台望远镜是见证傅作义将军辉煌成就的一件重要物证。

  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荣河人。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1911年响应辛亥革命,在太原参加反清起义,任起义学生军排长。1915年入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24年后,相继任晋军第四旅第八团团长、第四师师长。1927年参加北伐。次年任第三集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1930年参加阎、冯反蒋战争,任津浦线总指挥,失败后进驻绥远。1931年任晋绥军第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等职。

  傅作义为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所付出的努力,历史没有忘记。时间拉回到绥远抗战爆发前,日军为了控制处于战略要地的绥远,首先对绥远省主席傅作义采取了百般拉拢的手段,重金利诱傅作义脱离南京政府,主持亲日政权,建立“蒙疆共和国”,遭到傅作义的严词痛斥。

  1936年11月,日本关东军和伪蒙军队分三路大军向绥远扑来。面对敌人的三路攻势,傅作义亲临前线指挥,奋起反抗。在军事会议上他动情地说道:“日军犯我绥远,是我全军将士的耻辱!岳飞38岁壮烈殉国,我已过了38岁,为抗日死而无怨。”虽然日伪军在大炮、装甲车和飞机的掩护下,攻击异常猛烈,但傅作义率守军英勇抗击,军民戮力同心,战斗情绪高涨,先是一举击溃侵犯绥东红格尔图之敌,接着又对敌人在绥远的战略要地百灵庙发动进攻。300里雪夜长途奇袭,最终全歼守敌,收复百灵庙,取得了百灵庙大捷。

  百灵庙大捷后,傅作义集中绥军主力,追击敌伪残余。整个绥远抗战,历时数月,前后共歼灭和瓦解伪军1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和2个骑兵旅,收复了百灵庙、锡拉木楞庙等多处战略要点,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了日军西侵绥远,妄图建立“蒙古帝国”的阴谋,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抗日热情。

  绥远抗战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又一次完全胜利。在国内战事节节败退,军民抗战情绪低沉的形势下,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战热情。绥远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给傅作义写了亲笔信,称其在“日军西侵,国难日亟”之际,统帅部队“捍卫边疆……跃然民族英雄之抱负,四万万人闻之,神为之王,气为之壮”。此外,毛泽东、朱德还曾致电傅作义,称绥远抗战是“全国抗战之先声”,称赞其英勇抗日的壮举是“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为中国军人争一口气”。

  抗日战争期间,傅作义还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政府主席,曾先后率部参加忻口会战、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

  1957年,傅作义将此望远镜赠给在天津钢铁公司当工程师的弟弟傅作信。1998年端午节,90岁高龄的傅作信老人将珍藏多年的这台望远镜捐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刘守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