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文物 > 文物背后的故事 > 内容正文

“七君子”案审讯录——为保障“爱国无罪”而斗争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5 11:04:09


  这件文物为一份手书审讯录,材质为油印毛边纸,长方形,竖本,线装,共43页,字迹清楚,首尾页不全。这份审讯录记录了1937年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邹韬奋、章乃器、史良7人在苏州江苏高等法院被国民党当局非法审判的部分过程,反映了“七君子”在法庭审讯中与国民党当局唇枪舌战、进行不屈斗争的事实。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国民党政府一味退却,激起了全国人民强烈不满。11月22日深夜,全国18个省的60多个救亡团体的联合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主要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沙千里、史良7人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积极抗日,在上海被捕。不久之后,沈钧儒等6人被移解到苏州,囚禁在吴县横街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史良到苏州“自动投案”,被囚禁在司前街看守所。

  “七君子”案震惊中外。被关押之后,“七君子”决心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与反动当局斗争到底。此后2个月,他们先后被庭讯5次,面对反动当局每次故技重施、内容大同小异的庭讯,他们一次次给驳斥了回去。1937年4月3日,在延长羁押2个月之后,再也坐不住的国民党当局罗织了他们10条“罪状”,以所谓的“危害民国罪”对他们进行起诉,之后又暗地里派人劝说他们,表示只要他们不再从事救亡活动,立刻就撤回公诉,将他们释放。“七君子”断然拒绝了国民党当局的诱惑,坚持救国无罪,表示宁愿坐牢也不丧志。他们依照当时法律规定,每人请了3个律师,组成了强大的辩护阵容,并协助起草了长达2万字的答辩状,想办法将其刊登在了《申报》、《大公报》上,准备与反动当局展开面对面的斗争。

  1937年6月11日,法院第一次公开审判。关注此次审判的人很多,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法院见势不妙,临开庭前决定不公开审判。沈钧儒他们抗议,表示如果不公审即不发言,辩护律师也不发言。最后他们的家属和记者被允许入庭旁听。在法庭上,沈钧儒首先被审判。

  审判长问沈钧儒:“你赞成共产主义吗?”

  沈钧儒答:“赞成不赞成共产主义?这是很滑稽的。我请审判长注意这一点,就是我们从不读什么主义。如果一定说被告等宣传什么主义的话,那么,我们的主义,就是抗日主义,就是救国主义!”

  审判长:“抗日救国不是共产党的口号吗?”

  沈钧儒:“共产党吃饭,我们也吃饭,难道共产党抗日,我们就不能抗日吗?审判长的话被告不明白。”

  审判长:“那么,你同意共产党抗日统一的口号了?”

  沈钧儒:“假使共产党利用我抗日,我甘愿被他们利用。”整个审判过程中,面对法官的一味栽赃,“七君子”从容不迫、

  义正辞严地进行答辩,将法官弄得狼狈不堪,毫无招架之力。反动当局企图尽快结束这次审讯,对他们进行判决,但“七君子”识破了这个阴谋,他们要求对起诉书中涉及的有关人和事进行调查,并以不能虚衷听讼为由,要求审判长和全体推事回避,法院当局十分窘迫,第一次庭审被迫中止。

  反动当局很不甘心。6月25日,法院更换了审判官及推事,第二次公开审判开庭。“七君子”与律师密切合作,又一次唇枪舌剑弄得法庭狼狈不堪。反动当局精心策划的这场审判闹剧以失败而告终了。

  为营救“七君子”,7月5日,宋庆龄等12人来到了苏州自请入狱,反动当局大为狼狈。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了,全民抗战的呼声曰益高涨,在巨大压力的冲击下,7月31日上午,“七君子”终于被释放了。他们昂首走出监狱大门,与前来欢迎的市民群众,一起高唱

  《义勇军进行曲》,表示当不变初衷,誓为国家民族求解放而斗争。为抗日救国而罹狱的“七君子”经过半年多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获得了最后胜利。

  (胡玲玉 苏州革命博物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