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众多展品中,有一方颇为引人注目的端砚。这是一方随形砚,外形如同一把未全部打开的折扇。砚的通长为15厘米,宽为8.5厘米,高约6厘米。砚石质地黑润细腻,墨池四周雕以云朵图案,一条劲龙将头从云中探出,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治砚的刀法沉稳但又不失轻灵,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手持砚的一端轻扣砚底,石声清越。这方端砚还配有一个光漆的随形砚匣,色若古铜,砚与匣相互映衬,更显得端庄古朴,卓尔不凡。这方砚的主人,就是为保卫北京城而献出生命的抗日英雄佟麟阁将军。
佟麟阁(1892-1937),原名佟凌阁(因牺牲后报纸误写为“麟阁”,此后就沿用了下来),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佟麟阁从小跟随舅父读书,16岁在高阳县公署当缮写员,1912年20岁时投笔从戎,习武之时也喜爱书法,并在军中大力提倡,号称“儒将”。此砚台是他34岁生日时,家人特意在广东专门定制,因为属龙,特嘱雕上一条龙,后佟麟阁一直携带使用。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风起云涌之时,佟麟阁曾参加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同盟军第一军军长兼代察省主席,领导对日作战,保卫察省,收复失地,同盟军失败后一度隐退。复出就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训团团长后,佟麟阁曾对部下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者,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进犯南苑,二十九军奋力抵抗,佟麟阁亲临前线英勇指挥。南苑是日军重兵进攻的主要方向,在敌密集炮火下,佟麟阁与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指挥部队英勇抗击,痛歼日军,受伤仍不下火线,不幸头部受重创,壮烈殉国,时年45岁。佟麟阁将军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中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恤令,追封他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对佟麟阁的献身精神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佟麟阁等人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45年为纪念抗日将领佟麟阁,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内的南沟沿大街,改为佟麟阁路。
198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之际,佟麟阁之女佟亦非将此砚捐赠给馆。
(桂星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