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人心的铁军标志
新四军十年历程,从1937年10月组建到1947年1月撤销番号,使用过多种臂章标志,其中佩戴时间最长,国内外影响最大的,就是由新四军内文化名人庄五洲、许幸之于1941年设计的“N4A”臂章。这里呈现的正是这样一枚臂章,它长8.5厘米、宽6.5厘米,由两层棉麻粗布缝制而成。正面蓝色,外方内椭圆,圆内留白,内有英文N4A字母,背面有“陆军新编第四军、尽忠职务、严守纪律、实行主义、完成革命”等字样。
臂章的主要设计者庄五洲,1914年7月生于台湾高雄旗津。其父庄澄清早年渡台,教授私塾。庄五洲在母亲去世后,即与父亲相依为命,濡染着父亲的文化气息,这为他自小崭露画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5岁那年,庄五洲父亲因教授汉语而受到日本人的刁难与干涉。为此庄澄清带着庄五洲回到了祖籍福建泉州。庄五洲随即进入厦门美术专业学校就读。这所学校创办于1918年,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美术学校之一,其影响远及南洋各地。在这里,庄五洲学绩优异,用三年的时间读完了四年的学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庄五洲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与同学们一起创办画刊、编写剧本,宣传抗日。1932年,庄五洲从厦门美术专业学校毕业,先后在闽西、闽南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在此期间,他身体力行,继续绘画宣传抗日,其中大型墙头画《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即是他当时的代表作之一。1940年初,庄五洲离开泉州,告别父亲,只身来到上海,全身心地投入到更为艰苦的抗战行列之中。
为了推动华中抗日文艺活动的开展,使文艺成为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有力武器,1940年秋,刘少奇、陈毅采纳大家的意见,决定办一所像延安鲁艺那样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学校,校名定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从上海招募人才。庄五洲就在这个时期从上海来到盐城,在由刘少奇兼任院长的鲁迅艺术学校华中分院美术系担任教授。在极其艰苦与简陋的教学环境里,庄五洲创作绘制了大量的抗日宣传画,不仅对抗日军民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而且对学生起到了教本和示范作用。
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随着新四军队伍的不断扩大,新四军需要有一个统一全军的标志,由此提出了标志的设计任务。当时这个任务就落到了鲁艺分院美术系教授庄五洲和许幸之等人的肩上。不久,他们以原有的臂章为蓝本,设计了一种外方内圆、蓝白相间、椭圆形的中央写有N4A字样的图案。蓝色表示蓝天,椭圆形中的白色象征光明,寓意中华民族前途无量,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N”是英文“New”(新)的首字母;“4”是新四军的建制代号;“A”是英文“Army”(军队)的首字母。图样经庄五洲画出样稿后,因其线条简洁流畅,视觉醒目有力,很快得到了陈毅同志的赞赏。样稿通过后,用石版印刷制作,在全军指战员中发放佩戴,并一直沿用到1946年。N4A臂章,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产物,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1941年7月,日军对盐阜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华中鲁艺师生在建湖北秦庄遭遇日军,伤亡惨重。庄五洲也在这次“扫荡”中被捕,幸因他会讲日语,从而逃过一劫,免遭杀害,在押运途中逃脱,辗转福建、上海等地,继续进行抗日活动。抗战结束后,庄五洲回到家乡台湾,先是在台北教书,不久因形势所困,害怕因有参加新四军抗日的特殊经历而遭受迫害,遂回到出生地高雄,改名庄索,当起了渔民。
1995年,处于重病之中的庄五洲把长子庄伯和叫到床前,嘱咐他一定要将自己的画集和创作的有关盐阜风物的油画原件,送往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收藏。庄伯和遵从父命,于当年转道南京,由父亲昔日战友朱泽陪同,专程来到盐城,将画集和部分油画原件捐赠与新四军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