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只小小的搪瓷茶缸,外绿内白,缸口边缘已锈蚀变形,缸身也锈迹斑斑。1960年,“我”被移交给山东省博物馆。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文物鉴定小组把“我”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98年4月1日,国家文物局一级藏品专家鉴定组再次把“我”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平日,“我”舒舒服服地住在恒温恒湿的一级文物专柜里。虽然样子看起来普通,“我”却是抗战时期山东战场令日本侵略者魂飞胆丧的“岱崮保卫战”的见证者。
“英雄岱崮连”战士们分喝一杯水用的茶缸(山东博物馆馆藏)
1943年11月17日之后,是岱崮保卫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在水源极度缺乏、外援无法供应物资装备的艰难条件下,岱崮连英勇的93名指战员们用“我”分喝一小杯仅存的泥水,靠着顽强的毅力坚守在岱崮之巅,与2000多名用飞机、大炮等精良武器武装到牙齿的日伪军血战18天,创造了八路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模范战例。作为“岱崮英雄”的见证者,“我”要给大家聊一聊那场发生在78年前的“岱崮保卫战”。
山东省南部的蒙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这里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有一种特殊地貌——崮,当地有“沂蒙72崮”之说。“崮”的顶部平坦,可以种田,四周峭壁如削,峭壁以下坡度由陡到缓,远望就像是山头戴了平顶帽子。岱崮坐落在蒙阴县城东北约30公里的大崮山上,因在崮顶能望见泰山而得名“岱崮”,一道山梁将南北两崮隔开,南岱崮海拔705米,北岱崮海拔679米。这样独特的地形易守难攻,最适合狙击歼敌。
南北岱崮(图片来源:《军事文摘》2018年第7期第68页)
1943年,美国对日宣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迫切希望早日解决中国战场,开始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等敌后根据地疯狂“扫荡”。11月3日傍晚,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十一团三营副营长张栋连晚饭也顾不上吃,匆匆赶往军分区司令部接受紧急任务。司令员吴瑞林一见到他就开门见山地说:“根据情报,日伪军10月底开始集结约6万人,准备分进合击我鲁中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扬言要在3个月内彻底围歼我根据地……”喝了口水,他接着说道:“这次日军来势汹汹,鲁中军区王建安司令员和罗舜初政委,已经命令我分区坚决扼守敌人进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腹地的咽喉之地——南北岱崮,佯装主力部队牵制日伪军的兵力并迟滞敌人的进攻,配合主力部队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分区已经决定由你营八连和七连一排担任这一任务,你负责统一指挥。”八连缺员严重,即使加上七连一排,也就130余人,但张栋知道,这已经是吴司令能做到的最好安排。他知道任务艰巨,但更感受到使命光荣,马上立正、敬礼,挺起胸膛大声回答:“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战斗任务!”
次日一大早,张栋就率领八连和七连一排抵达岱崮地区。张副营长首先带领八连连长冯化德、指导员李玉堂、副连长张贵尧和七连指导员姜崑等连队领导勘察岱崮地形,发现北岱崮非常险要,崮的周边都是三十米以上的悬崖峭壁,要上下崮只有靠云梯或山壁缝隙中凿的梯道;南岱崮南部的崖壁矮的地方只有几米高,容易攀爬,是一个防御的薄弱环节;两崮早在抗战之前就有当地民众修建的简易掩体,北崮西面、南崮南面的山崖上各建有一个小的瞭望楼,两个崮顶之上既有耕地也有土丘和石坎,具备修筑防御工事的条件。接着,张副营长又召集连队干部和班长以上人员,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对守崮准备工作进行讨论、研究。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守崮,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将是一场激烈、残酷的攻防争夺战斗,决心以两崮悬崖绝壁和防御工事为依托,发挥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杀伤敌人,牵制日伪兵力,坚决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在接下来的作战会上,张副营长命令八连连长、指导员率八连一排和二排60余人扼守南岱崮,他和姜崑率七连一排和八连三排70余人扼守北岱崮。
时间紧迫,指战员们争分夺秒,他们昼夜不停地在两个崮顶修筑交通壕、各种火器和单人防空防炮工事,在崮顶以班排为单位挖掘坑道和隐蔽洞,用来储藏弹药和物资,还特意给敌人“准备”了大量手榴弹和手雷。蒙阴县武委会组织动员当地群众将大缸、水和粮食运到崮顶,足够一个月之用。
“岱崮保卫战”部分战斗英雄合影
11月10日黎明,日伪军先头部队逼近大崮山脚下。为诱敌深入,张副营长先后派出几支袭扰小组,边打边向岱崮撤退。当日午后,日伪军判断南北岱崮驻有八路军“主力”,派兵三四千人包围岱崮,岱崮保卫战一触即发。11日、12日两天,日伪军忙于兵力调动和工事修筑。13日天刚亮,日伪军首先架云梯对北岱崮进行偷袭。云梯上的敌人一开始还畏手畏脚,看到没有遭受任何攻击,胆子越来越大。当敌人离崮顶不到10米的时候,张栋一声令下:“打!”霎时,战士们猛烈开火,手榴弹、手雷夹杂着战士们扔下来的滚滚山石,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给了敌人迎头痛击。伤亡惨重的日伪军见北岱崮很难攻上去,立刻调整进攻方向,向南岱崮发起攻击。面对敌人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弹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指战员们制定了“三不打”的作战原则,即距离远不打,瞄不准不打,敌人不在有效射程内不打。
在步兵进攻连连失利后,14日,日军开始调集大炮和飞机对南北两崮崮顶进行不间断的轰炸。两个山崮火光四射、浓烟滚滚,弹片和石块四处横飞。为减少伤亡,张副营长要求,除留守哨兵坚守岗位,密切观察敌人动向外,其他指战员迅速躲入崮顶修建的坑道和掩体隐蔽。虽然每次轰炸前,战士们都把嘴张开、张大,但由于轰炸强度太大,依然有不少人鼻子和耳朵出血,有的战士耳朵失去了听觉,多数掩体都被炸塌了,藏在掩体里的水缸全被震破,干粮也被炸飞了。
轰炸刚刚停止,硝烟尚未散尽,日伪军又开始发起轮番进攻,云梯再次竖了起来,这次他们的胆子大了许多,以为经过这么一番猛烈的轰炸,八路军可能无一幸存。当敌人接近崮顶时,指战员们突然用铺天盖地而下的手榴弹、手雷和滚石“迎接”他们。在轰鸣的爆炸声和惨叫声中,敌人跑也跑不掉,躲也没处躲,伤亡惨重,又败下阵去。
久攻不下,气急败坏的日军竟然出动飞机向两崮崮顶施放窒息性毒气。我军指战员略懂防毒常识,感到气味刺鼻、胸口沉闷后,很快意识到敌人在施放毒气,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条件的就跑出坑道,呼吸新鲜空气。七连指导员姜崑正好此时疟疾暴发,在坑道内无力动弹,差点因毒气窒息而亡。
由于两崮上的粮食、饮水和弹药大部分毁于敌人的轰炸,崮上缺粮、缺水、缺弹药成为大问题。鉴于两崮给养急缺的严峻现状,为了坚持战斗,11月19日,吴瑞林司令员果断命令姜崑率七连一排撤出北崮,专门负责对八连进行弹药、粮食和饮水等物资补给。此后,张栋副营长率领八连指战员(共93人)坚守南北岱崮。敌人对守崮指战员缺少给养补给的情况有所察觉,加强了对两崮的封锁,企图困死崮顶的八路军。姜崑指导员把七连一排的战士5人分成一组,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把分成小包的粮食和用油布封口的小水桶背在身上,每天趁夜穿过封锁线,想尽办法把给养送上两崮崮顶。
敌人在炮火掩护下,一次又一次架起云梯发起冲锋,结果都被神勇的八路军战士打退了。这更让他们相信这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于是调来重炮。从23日起对两崮崮顶昼夜不间断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崮顶上修建的掩体工事几乎全部被炸塌、摧毁,战壕里的尘土和碎石没及膝盖,盛水用的两口水缸被炸去大半截,残存的一点水已变成了泥水。“我”在轰炸后也面目全非,口沿破损,军绿色的缸壁上遍布“伤疤”,多处露出了金属胎体。因为缺水而个个嘴唇干裂的战士们,就用崮顶上唯一能舀水的“我”分享这些泥水来滋润口唇。盛着半杯泥水的“我”在战士们手中轻轻地无声传递着,每一个人的动作都很轻柔,尽力不让缸底沉淀的泥土再次泛起,缸口放在唇边也只是轻轻地用水抿抿干裂的嘴唇。在几十个人手中转完一圈,“我”的里面还有水,那是留给昏迷的伤员的。夜晚,指战员们依靠单薄的军衣抵御那初冬山上凛冽的寒风。粮食短缺,大家就吃野菜,啃树根,在这种断粮缺水、处境极其艰险困难的情况下,岱崮勇士们毫无畏惧、毫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坚持着,继续顽强坚守岱崮阵地,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一次一次让日伪军大败而归。
就这样,他们坚持到11月27日夜,外线部队已按原计划转移就位,岱崮保卫战牵制敌人的任务胜利完成,吴瑞林司令员给八连下达了突围命令。张栋副营长和八连指战员们于28日零时顺着皮绳从崮顶滑下来,屏声息气、背扶伤员,在夜色掩护下悄悄破了敌人的篝火封锁线,绕过了敌人的炮兵阵地,又穿过了敌人的数道防线后,与大部队胜利会合。在岱崮保卫战的二十几个日夜里,“我”亲眼看到优秀的指战员们经受住了飞机、大炮的疯狂扫射和轰炸,坚守岱崮,勇敢顽强地打退敌人的每一次进攻。岱崮保卫战以牺牲2人、伤7人的代价,取得毙伤敌300余人并成功突围的重大胜利,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12月10日,山东军区罗荣桓司令员通令嘉奖八连,并授予八连“英雄岱崮连”的光荣称号。
“我”敬佩这支有坚定革命信念的队伍!“我”敬佩这些英雄们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和非凡的勇气!虽然岱崮保卫战的英雄们多数已经故去,但“我”在,“我”是八路军英勇抗战的见证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