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抗战文物 > 文物背后的故事 > 内容正文

见证军属建功支前的奖状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李达 尹邦吉   2024-06-25 11:08:00

▲陈敏“特等模范家属”的奖状。

  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的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收藏着一张保存完好的“特等模范家属”奖状。白色粗布上印有“陈敏同志:特等模范家属”字样,奖状由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题名,并盖有印章。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公开表彰军属的重要历史见证,承载了八路军军属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建功支前事业的红色记忆。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集中主要兵力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加上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延安的财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抗日根据地军民相继掀起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边区政府专门成立生产委员会,数万边区军民迅速投入大生产热潮中,涌现出一大批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7团政委谭文邦的妻子陈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38年,陈敏参加革命。结婚后,她在团政治处任组织干事,常年跟随丈夫谭文邦日夜行军打仗。在大生产运动中,谭文邦因为工作早出晚归。作为军属,陈敏默默挑起工作和家庭的两副重担。

  1942年3月,陈敏分配到瓦窑堡鞋工厂任指导员。不久厂长调走,管理教育和生产业务都落在了陈敏瘦弱的肩上。为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她经常说:“工厂是我们党的,我们是工厂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努力工作,多生产鞋,生产好鞋,支援抗战。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战士光着双脚去冲锋陷阵啊!”

  鞋工厂在陈敏的用心经营下,越办越红火,生产的鞋样式好,耐穿又便宜,深受部队和当地群众的欢迎。各地机关、部队都纷纷前来订购。一次,上级要求鞋厂在两个半月时间内生产出1000多双鞋子,这对只有20多人的小厂子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可接到任务的陈敏二话不说,连夜制订出生产计划,第二天便召开全厂工人会议,决定赶工生产。她自己也日日待在车间里,糊鞋帮、缝鞋口,一缝就是大半夜,甚至到天明。当工厂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时,陈敏瘦了一大圈。

  1943年秋,陈敏带着一个半岁的婴儿和一岁半的大女儿,随谭文邦调回延安。组织暂时没给她安排工作,陈敏得知359旅大光纺织厂急需棉纱、毛线,并动员全旅纺纱的通知后,她主动响应部队号召,带着两个孩子在家转车纺线。陈敏用勤劳的双手战胜了重重困难,比原计划超额一倍完成了生产任务,成为远近闻名的纺纱能手。陈敏的模范行动,带动了许多妇女走上生产战线。

  正是因为陈敏在多个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尤其是作为军属踊跃参加纺纱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展现了革命军属的思想觉悟,传递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1942年和1943年,陈敏连续两年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毛泽东亲笔为她题写“模范家属”。1943年12月,陈敏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获甲等奖。时任359旅旅长的王震夸赞她:“陈敏同志不愧为八路军家属的模范,她是勤劳淳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务的优秀建设者”,并号召部队、机关家属向陈敏同志学习。1944年1月,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李鼎铭提出:“提倡家属参加生产,开展陈敏运动……鼓励抗属工属向陈敏看齐。” 1944年,边区组织机关、学校、部队的女干部和家属展开“学陈敏运动”。

  1945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亲笔题名,给陈敏颁发了“特等模范家属”的奖状。陈敏非常珍惜这份荣誉,也非常爱惜这张奖状,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仔细地保存着。1972年8月,陈敏把这张精心保存了20多年的奖状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