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命丧黄土岭的故事广为人知,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个日军中将酒井直次,就在金华兰溪被地雷炸死。日本战史曾为之哀叹:“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身为日军第15师团长的酒井直次,死在1942年的浙赣会战中。作为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浙赣会战的最终结果是国民党军队惨败,而酒井直次之死则是其中少有的几个亮点之一。
地雷炸死“侵华急先锋”
“酒井直次丧命的地方,就在黄湓村外。那时候还是一处小土堆,当时日本兵每年都要哭丧着脸来祭拜,我们这些小孩子看到后特别高兴。”
如今,小土堆早已铲平造起马路和楼房,但80岁的兰溪黄湓村村民叶向华对酒井直次当年的葬身之处,依然记得一清二楚。
对于酒井直次被炸死时的详细情形,84岁的金华地方志研究会副会长胡汝明为记者找了一份资料。那是日军第15师团少将参谋长川久保的一段回忆:
“……5月28日10时45分,行至兰溪北方1500米的三岔路口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砂石俱下,地雷爆炸了。师团长从马上坠落,马被血染红,倒在地上。师团长坐在地上,腿伸着,左腿皮肉已被炸掉,脚心粉碎……”
80多岁的村民蒋乃皮告诉记者,当时日军部队遭到狙击,酒井直次骑马准备登高侦察,想不到刚好踩中地雷。
“我在那里埋地雷,就是想炸日本军官,但没想到的是,竟然会炸死一个中将。”现年90岁的黄士伟,当时带领部队埋雷时,是国民党军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
黄士伟回忆说:“那是一个通往兰溪县城的三岔路口。为判断敌人走哪一条路,我一度犹豫不决。最后一想,指挥官肯定会先登高判断地形,于是把地雷重点埋放在通往高地的路上。”
“那个地雷像西瓜一样大,铁铸的,埋完地雷后要在上面覆一块铸铁板,大概有50厘米见方,用青草掩盖,只要踩在上面的重量超过65公斤就会爆炸。酒井直次骑着马,重量肯定超过。”
5月25日,一埋完地雷,黄士伟就离开兰溪,并不知道这个“意外收获”。日军怕影响士气,严密封锁酒井直次被炸死的消息。直到当年9月27日在杭州举行“兰溪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时,日军才向外透露。《新华日报》次日以《兰溪五月之役毙敌酒井中将》为题,对外作简单报道。黄士伟则在时隔40多年后,才听到这个“惊人的、重大的好消息”。
“酒井直次有‘侵华急先锋’之称,是屠杀中国军民的刽子手,血债累累,在1941年清乡时曾杀害过新四军第16旅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270余名将士。”黄士伟说,埋雷炸死酒井直次,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战争背后的掠夺本性
1942年4月18日,从航空母舰起飞的美国轰炸机,出其不意地轰炸日本东京、大坂、名古屋等城市后,在衢州机场等处降落。这是日本本土历史上第一次遭到空袭,人心惶惶。4月30日, 14万余日军迅速发动浙赣战役,企图彻底摧毁衢州、丽水等地机场,防止日本本土再次遭受轰炸。
胡汝明告诉记者,日军发动浙赣战役,其实还有一个蓄谋已久的目的,那就是掠夺武义、义乌、东阳等地丰富的萤石矿等物资,企图“以战养战”。
为达到目的,日军不择手段。5月15日,日军分3路发动浙赣战役,在东起奉化、西至富阳的战线上,展开猛烈进攻,50余架飞机轮番对中国军队的驻地狂轰滥炸。后来,由于金华城久攻不下,日军还施放毒气,并在浙赣铁路沿线用鼠疫、伤寒、霍乱和炭疽等细菌武器,残杀中国军民。
浙赣会战在1942年8月底以日军胜利告终,金华、兰溪、武义等地沦陷。
在武义滨江广场,有一处翠柏环绕的大烟囱遗址,是侵华日军武义发电厂遗址,入口处的碑文这样写道:
“1942年5月23日,日军入侵武义,霸居10余个乡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3年间,屠杀武义同胞3000余人,烧毁民居13878间,奸淫妇女1000余人,抢掠粮食24616余吨。”“侵入武义翌月,日寇建立华中矿业公司武义矿业所,勘挖萤石矿藏,抓掳劳工2000余人,以刺刀、皮鞭逼迫其采挖萤石。共盗采萤石30余万吨,虐死矿工十之七八。”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珍惜现在的和平。”胡汝明对记者说,不少浙赣会战的遗址,现在都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十分可惜。“像酒井直次的葬身地,只要立块碑,就可以让后人知道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并从中得到教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