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6月冷相佑在黄埔军校时留影。
冷相佑离家前所读书籍及笔记
冷相佑后人在整理他的遗物
冷相佑在青竹村住过的房子(现已拆)。
2010年12月6日午饭时间,85岁的冷承备在苍山县神山镇青竹村家中接到孙女冷海燕打来的电话。
“爷爷,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叫冷相佑的烈士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共产党员,籍贯是咱青竹村,他是不是我太爷爷啊?”老人听后沉默片刻,嚎啕大哭起来。几十年了,老人终于知道亲生父亲冷相佑是中共早期创建人民军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黄埔军校一期的共产党员。
身世之谜
冷相佑的身世之谜一直困扰着冷氏家族。自打冷相佑离开家后,几十年都没有他的下落,村里各种流言满天飞:冷相佑是国民党,是蒋介石的学生,要么内战时被打死,要么逃到台湾了。以至后来,冷的儿子参军时政审都没通过。
2004年冷海燕考上西南大学。上学前,爷爷叮嘱她,听说有本叫《红旗飘飘》的书中有关于黄埔军校一期学生的记录,你们大学图书馆书多,抽时间看看有没有关于你太爷爷冷相佑的记载。但直到冷海燕大学毕业也没能找到这本书。然而找寻亲人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下来,2010年,冷海燕在苍山县法院实习,偶然间她在湖北省公安网查询到冷相佑的生平事迹,便第一时间告诉了爷爷。那一天,冷家全家人都沉浸在激动之中,多年的委屈和煎熬在那一刹那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冷相佑(1903.1—1927.9),别名相祐,汉族,苍山县神山镇青竹村(旧属郯城县)人。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编入第四学员队学习,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30日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1925年2月参加周恩来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1926年秋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连长,第二十军教导团一营营长。冷相佑是黄埔一期十名山东籍学员之一,且是唯一的临沂籍学员,先后参加过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会昌战役、潮州竹竿山阻击战等著名战役。
南方寻访
虽然知道了冷相佑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但是冷相佑后人更多的记忆还是停留在老辈人支离破碎的讲述中。2012年,已87岁的冷承备,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老人对孩子经常提及父亲,说到动情处时常会潸然泪下。为完成父亲的夙愿,他的3个儿子冷言友、冷言军、冷言伟决定要寻找冷相佑更多的生平资料。
2012年9月,冷言友兄弟到苍山县党史委和苍山县档案局查询,遗憾的是查无此人。“既然冷相佑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员,那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就应该有其资料,你们是否到那边查询一下,或许能有收获。”县档案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提醒道,并为他们出具了商调函、证明信等相关的材料。
2012年11月18日,冷言友兄弟三人来到广州。顺利地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调取了冷相佑入学时亲笔填写的调查表,在《黄埔同学名册》、《黄埔军校同学录》、《黄埔军校将帅录》查询了冷相佑的年龄、籍贯、通讯处、照片等生平简介信息,还看到了更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924年,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黄埔一期招生方式是不公开的,由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回原籍秘密招生。1924年1月冷相佑由表兄张苇村(山东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加入国民党。由宋聘三、刘绩学(均为河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到达广州,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入第四队学习。
“黄埔一期在1924年5月入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不仅有冷相佑,还有徐向前、王尔琢、宋希濂、左权、侯镜如等人。”从《黄埔军校一期同学录》可知,1924年5月至11月在黄埔军校期间,冷相佑热情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受到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蒋先云、陈赓等一批共产党员的教导与培养,迅速提高政治觉悟,积极从事反帝反军阀的思想宣传和革命活动。1924年7月,经陈赓同志介绍,冷相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第四期入伍生团区队副。
黄埔一期学员们的全部课程需要三年时间完成,但是第一期却仅仅用了六个月就完成了。日后的事实证明,黄埔一期学员在军事才能方面毫不逊色之后学习三年的黄埔各期学员。因为军事课程紧张,学员们的政治教育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周恩来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每周一次小组政治讨论,每周专门开设一次自习课用以学习政治部下发的讨论题。同时,扩大和充实了书报室。每天午饭后的一段时间,500余名学生一起涌向书报室,学校订阅的进步报刊远远不能满足学员们的需求。就是在这样渴望进步思想的整体政治环境下,在“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黄埔精神鼓舞下,冷相佑的革命思想日渐成熟,为日后成为一名革命军人奠定了扎实的政治基础。
壮烈牺牲
2013年3月,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冷言友三兄弟看到了陈列在墙壁上烈士的头像浮雕和名字,目前纪念馆查清参加起义的有858人,其中就有冷相佑。该馆档案陈列部陈列的《南昌起义史话》文中也记载了冷相佑参加南昌起义的事迹:1926年秋,冷相佑受周恩来的派遣到贺龙部一师九连任上尉连长,参加北伐战争,其部直捣湘鄂赣守敌,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是北伐开路先锋。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冷相佑当时职务为第20军军官教导团第一总队总队长。南昌起义后,冷相佑随20军3师(师长周逸群,政治部主任徐特立)按计划往南撤,8月30日和9月2日第20军军官教导团会同其它起义部队两次攻占会昌城,击溃钱大钧部和黄绍竑部。部队原准备南下,为了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在会昌战斗后又折回瑞金,起义军由闽入粤,途经长汀、上杭、峰市、虎市、高坡,1927年9月21日,南昌起义军(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从丰顺县留隍镇沿韩江南下潮州。国民党驻潮州府城的军队王浚部向揭阳紧急撤退,县长王宇等逃离潮州城。
23日,南昌起义军贺龙部第20军第3师(师长周逸群,师代理参谋处长苏文钦)率师教导团和第11军炮兵连等700多人进驻潮州城。师司令部设于西湖涵碧楼,起义军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和前委秘书处郭沫若、吴玉章、许甦魂等也随第3师部驻西湖涵碧楼;第1总队总队长冷相佑率领第1大队(队长傅杰)、第3大队驻潮安县立第一小学。24日下午,南昌起义军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郭沫若等离开潮州往汕头。
9月28日上午9时,从丰顺县赶来的国民党黄绍竑部队9000余人,开始攻打南昌起义部队,冷相佑奉命率领教导团第1总队和6团6连(连长杨志成,政工毛泽覃,警卫队员粟裕)共700余人防守潮州,防御阵地在竹竿山。下午1时许,黄绍竑部全部到达潮州城外围,即以第4师全部和第6师全部向竹竿山起义军阵地发动全面进攻。教导团一总队的士兵大多是刚参军不久的进步青年学生(当时范长江是冷相佑的文书)和逃避国民党右派屠杀的工农运动积极分子,战斗经验十分缺乏,虽然他们革命意志坚定,不怕牺牲,英勇抗敌,但是客观上的不足,难以抵挡凶悍的桂军。
竹竿山阵地经过抵挡桂军的几轮冲锋,起义军官兵越战越少,9月30日下午4时,守竹竿山阵地的起义军部队伤亡达三分之二,弹药消耗殆尽,冷相佑身负重伤多处,这位硬汉顽强支撑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才停止抵抗(竹竿山阻击战是为掩护周恩来、贺龙部撤退进入海陆丰地区争取时间)。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顽强战斗到最后一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4岁。
烈士精神永存
烈士已逝,精神永存。沿着烈士曾经的足迹,翻阅当年黄埔军校冷相佑的档案,依然可以感受到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他对革命那股热忱执著的精神。
1924年5月,冷相佑被录入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在其自填的“何以要入本校”一栏中,他这样写道,“为学习军人知识,锻炼军人体格,以冀将来推翻列强帝国资本主义,打倒国内军阀,完成革命主义之目的”。冷承备说,从长辈口中得知,父亲冷相佑天资聪慧,学习刻苦,1919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五中学(临沂市第一中学前身),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至今,冷氏后人依然保存有冷相佑当年临摹的拓片。冷相佑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擅长文辞,翻看当年冷相佑写的文稿,《国家财政日形困难而国民生活程度日见增高其原因何在并建议补救之策》、《孔子可否定为国教试各抒所见以对》、《道德之制人严于法律论》、《处已接物以忠恕为本论》,抒发了一位志士的爱国之情。
采访期间,冷承备说的最多的就是遗憾。他说,在自己还没有记忆时父亲就已经离开了家,母亲也在自己不到10岁时病逝,儿时的记忆中充斥着各种对于父亲的谣言和诋毁,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就一直困扰着自己,这也是我在垂暮之年依然要坚持寻找父亲的动力源泉。
老人后来听说,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颐和园会见陈赓、张治中、宋希濂等黄埔军校校友时说:“黄埔硬骨头冷相佑烈士的家属也不知道在哪儿,请大家帮助查找一下。”然而,冷相佑的亲属对此并不知情,一方面,听说冷相佑是由表兄张苇村介绍加入国民党(未领国民党党员证)的,在那个政治高压的年代,冷家人不免顾虑重重。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来人到青竹村寻访冷相佑家人时,冷相佑母亲冷郑氏不知道是吉是凶,断然选择了隐瞒;另一方面,冷相佑英年早逝致生前留下来的资料太少,解放后,冷相佑家乡又由郯城县划归苍山县管辖,随着知情人相继过世,农村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关于冷相佑的情况渐渐淹没。
2013年5月15日,潮州市博物馆给苍山县民政局发来《关于落实冷相佑牺牲相关材料的商调函的复函》:“根据冷相佑家属来我馆了解冷相佑同志情况和你们寄来的商调函,我们走访了党史办,证明冷相佑同志参加了南昌起义,在潮州竹竿山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特此证明。”
当有关材料被交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时,总政的领导看后连声说:“太晚了,太晚了……1956年,冷相佑就被总政治部追认为烈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和冷相佑的直系亲属联系上,革命烈士证书也一直无法办理。”总政随即出具证明,由山东省民政厅予以补办冷相佑的革命烈士证书。
在《黄埔军校一期同学录》中有记载:冷相佑1924年春节后离家去上海,3月14日到达上海环龙路44号(国民党执行部)参加黄埔军校初试,毛泽东是考试官。冷相佑初试合格后,坐船前往广州,4月参加复试,5月中旬录入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编入第四学员队学习。1924年11月30日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1925年2月参加周恩来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活动。1924年7月由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冷相佑(1903.1-1927.9),别名相祐,汉族,苍山县神山镇青竹村(时属郯城县)人。
冷相佑天资聪颖,少年时就读于神山镇小学,1919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五中学(现在临沂第一中学)。受“五四”运动的影响,1924年1月,冷相佑由表兄张苇村介绍加入国民党(未领国民党党员证)。国民党“一大”后,张苇村名义上兼任国民党北京地方执行部副监察委员,他回到山东以后,推荐进步青年学生报考黄埔军校,冷相佑就是他推荐的成员之一。
从同学录可知,早年间冷相佑与毛泽东、周恩来、陈赓都有过直接的交流。他是黄埔一期中招收的十名山东籍学员中的一名,是唯一的一名临沂籍学员,也是山东籍唯一参加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会昌战役、潮州竹竿山阻击战的共产党员。
年少时已名闻乡里
冷相佑兄弟四人,他在家排行老二。据冷相佑的儿子冷承备介绍,他从长辈口中得知,曾祖父冷茂林时家里有良田400余亩,兼营农商,冷茂林还考取了秀才。冷茂林遵从“不成良相,即为良医”的古训,经过“自修”成为一位名医。由于他仁德乡里,扶危济困,清末郯城县知县曾赠匾加以鼓励。冷相佑的父亲冷玉京,子承父业,亦远近闻名。
今年88岁的冷承备回忆说,他的曾祖父冷茂林过世后,家里的400余亩良田理应平分给各个儿子,结果冷玉京的兄嫂不答应。于是,兄弟间因为田产问题惹上了官司,最后,冷玉京的兄弟冷玉彬疏通关系,冷玉京不但没有分得田产而且还受了牢狱之灾。冷相佑作为冷玉京的儿子,自然也见证了这场家庭变故,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田产,生活环境自不比以前宽裕。
此外,冷承备清晰地记得,在他七八岁刚开始记事的时候,青竹村一带和以前一样时常有土匪出没,为此,村里早就在村庄周围用青石垒砌了高约3米,宽约半米的围墙,用厚厚的木板做成围墙门。土匪经常出没的年景,村长每天都安排专人在村内巡逻、守备。为了抵御土匪,不少村民家里都备有大刀、长矛等兵器,后来又相继添置了土洋枪、“汉阳造”。
按照冷承备的说法,冷相佑生活在青竹村时村里已经垒砌了围墙,抵御土匪的袭扰,动荡的环境使得冷相佑对当时的社会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在这种家庭、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冷相佑,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学习,少年时就读于神山镇小学,1919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五中学(临沂一中前身),学习一直名列班级前茅,而且善于团结同学。
冷相佑的后人给记者翻看了当年冷相佑留下的书籍,《古文析义》、《书经精华》、《论语》、《孟子》等,泛黄的页面上是用毛笔工工整整做的笔记。
从笔记来看,冷相佑写的一手好字。为了练字,冷相佑将自己所见青石碑上的碑文拓下来,照着拓片一遍一遍地临摹练习,笔酣墨饱,书法遒劲有力。至今,冷氏族人依然保存有冷相佑当年临摹的拓片。冷承备说,在他懂事之后,奶奶常说父亲的字方圆十里八村没有人能比得上。那蝇头小楷比书上刻得还要整齐美观,乍一看,很难辨别那些小楷是手写的,还是刻印的。
冷相佑不仅写的一手好字,而且擅长文辞,翻看保存下来的当年冷相佑写的文稿,《国家财政日形困难而国民生活程度日见增高其原因何在并建议补救之策》、《孔子可否定为国教试各抒(疏)所见以对》、《道德之制人严于法律论》、《处已接物以忠恕为本论》,侃侃而谈,抒发了一位志士的爱国之情。
从仅存下来的这几篇文稿可以看出冷相佑的文学才能,还可以看出冷相佑在就读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期间,就已经萌生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操,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军人奠定了思想基础。
冷承备清楚地记得,当年整理父亲的书和文本时,整整装满了三个喂牛用的草筐。可见,冷相佑少年读书、写文章之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青竹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武术村,青竹太祖长拳在苍山一带小有名气,冷氏族人都习得此拳法。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每年秋收以后,冷氏族人便集中演练、切磋太祖长拳。平时,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街头巷口,随处可见挥舞长拳强身健体的村民。
先练掌法,后练拳法,掌、拳法都练得炉火纯青后便可进一步学习兵器,大刀、长矛、棍子、七节铁鞭、偃月刀等,对于冷氏族人来说没有一件不能上手的兵器。
青竹村村民们习武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抵御土匪袭扰,另一方面可以靠此赚点小钱。以前,每逢春节前后,青竹村附近稍有财力的村庄都会聘请青竹人到村里表演拳法,以此烘托热闹的节日气氛。苍山、郯城一带的庙会也少不了青竹人耍拳的身影。
在尚武的村庄成长起来的冷相佑,自然也是从小跟着长辈们习武练拳。少年时,身强体壮的冷相佑可单手翻过村里农户家的土围墙,亦可以轻而易举单手上马。
经激烈竞争,考入黄埔军校
1924年春节后,冷相佑离开家去了上海,3月14日到达上海环龙路44号(国民党执行部)参加黄埔军校的初试,时毛泽东担任考试官,冷相佑初试合格后又坐船前往广州,4月参加复试。
苍山籍在海军司令部某部工作的李玉臣告诉记者,黄埔一期学员选拔非常严格,对学员的文化理论水平、身体健康情况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而且对相貌、身高也有要求,即便身体上有一处小伤疤都不能被吸纳为学员。从冷相佑当年入校的照片来看,其长相英俊。1.8米的身高,挺拔直立。
黄埔一期的学生大部分由国民党各省党组织保送,冷相佑就是由当时兼任国民党北京地方执行部副监察委员的张苇村保荐。
李玉臣介绍说,既然是为了革命而创建军校,那么全国各省都有人参加,当时只有吉林、外蒙以及新疆、西藏没有推荐的学员,其余各省都有推荐的人。当时由于参加复试人员的身份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而且出身也比较杂乱,有军官、学生、工人、农民以及在其他岗位的人。但是,唯一相似的是这些人员中家庭比较富裕的很少,大都受到社会压迫,所以富有革命精神。
在上海的初试合格后到广州参加复试,当时复试的总人数将近1000人,而且以高中生和大学生居多,近千人参加复试相比黄埔一期实际招生名额,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有些地区被保荐的人在复试前就提出“免于复试”的请求。为了抚慰考生,招生委员会就派人安抚大家,“你们放心去复试,本会将遵照党中央分省定额政策来录取新生。”
复试的结果是很少有人落第,落第考生主要因为身体不合格,事后被安排在校工作。
1924年5月中旬,冷相佑被录入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编入第四学员队学习,在其自填的“入学原因”一栏中,他这样写道,“为学习军人知识,锻炼军人体格,以冀将来推翻列强帝国资本主义,打倒国内军阀,完成革命主义之目的。”
当时的校舍原是广东海军学校旧址,校门到江边仅约20米的距离,门上横匾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后来,为了区别于其他军官学校,遂被简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因军校而名显,军校因黄埔而突出,使珠江下游一弹丸小岛很快便名闻世界。
进校时,学员总人数为500余人,随后又有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生150余人并入军校第一期,计毕业时共为645人。一些人在开学后一个多月的一次甄别试验中被淘汰,最大的原因是淘汰的学员在艰苦紧张的训练中体力不能适应。除了这次甄别试验,直到黄埔一期学员毕业时再没有进行考试。
自幼习武的冷相佑面对艰苦的训练,体能自然不是问题,于是也便顺利地坚持下来并完成了学业。
1924年5月中旬至1924年11月30日,这期间,冷相佑在黄埔军校求学,作为黄埔一期学员,蒋介石是他的校长。但是,就在1924年7月冷相佑毕业前,由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总政领导连说“太晚了”
冷承备作为冷相佑唯一的儿子,在他还没有记忆时父亲就已经离开了家,以至于现在健在的冷氏族人没有人见过冷相佑。冷相佑在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毕业离家参加革命后,2012年以前,冷相佑的后人都不知道冷相佑的下落。
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颐和园接见黄埔军校校友时说:“黄埔硬骨头冷相佑烈士的家属也不知道在哪儿,请大家帮助查找一下烈士的家人。”然而,冷相佑的亲属却不知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听说冷相佑由张苇村(曾担任国民党“一大”、“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党首)介绍加入过国民党,所以顾虑重重。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来人一路寻访到青竹村了解冷相佑家人情况时,其母亲不知道是吉是凶,断然选择了隐瞒,不承认是她的儿子,因此造成了后来的遗憾;二是,随着冷相佑母亲的过世,加上农村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关于冷相佑的情况后人不得而知,即便想查找,也很难找到。
值得庆幸的是,至今冷相佑的儿子冷承备还健在,就住在苍山县神山镇青竹村。冷承备现在儿孙满堂,冷相佑的英名就是他的孙女冷海燕在2012年初在湖北公安网上发现的,随后,又在朋友的帮助下,从中国军事博物馆和黄埔军校校友回忆录中了解到冷相佑的情况和事迹。事后,当冷相佑的后人将有关材料交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时,总政的领导看后连声说:“太晚了,太晚了……”并立即出具证明,同时与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由山东省民政厅予以补办冷相佑的革命烈士证书,以告烈士在天之灵!
2012年至2013年4月清明节期间,冷相佑的后人先后到广州、南昌、会昌、潮州等冷相佑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访,了解冷相佑当年生活、战斗的情况,以填充家族内多年来有关于冷相佑的记忆空当。
-----------------------
黄埔一期冷相佑(之二)
1924年5月中旬至1924年11月30日,冷相佑在黄埔军校接受到苏联军事教官的教育,也受到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蒋先云、陈赓等一批共产党员的教导与培养。1924年7月,冷相佑毕业前,由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黄埔精神鼓舞下,冷相佑毕业后由理论到实战,参加了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会昌战役、潮州竹竿山阻击战等。
1927年9月30日,时任第二十军教导团第一总队队长的冷相佑在潮州竹竿山牺牲。
珠江畔成为黄埔学员
1924年5月,冷相佑正式进入黄埔军校求学,新兵训练非常艰苦且严格,每天11个小时的操课训练,4个小时的学课时间,2个小时的晚自习时间。经过一个多月的新兵训练,至六月中旬学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孙中山携夫人参加了这场典礼,国民党方面的重量级高级官员亦参加了典礼。
苍山籍在海军司令部某部工作的李玉臣告诉记者,1924年6月16日,典礼在白兔岗操场上举行,在操场上架起临时主席台。
当时的中国国内军阀割据,多年战乱不休,国外列强虎视眈眈欲侵略瓜分中国国土,孙中山对黄埔学员所肩负的救国图强的历史使命作出了精辟指示。查阅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内容,“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以人生随时都可以死,要死了之后,便能够成仁取义”、“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从讲话中可以看出来,孙中山不仅要求学员们要做一名素质过硬的合格军人,也要求学员们成为一名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军人。
孙中山的讲话给自小生活在青竹村,经历了家庭兴衰变故以及社会动荡的冷相佑以思想上的启蒙,使其更加具有革命意识。
除开学典礼上,冷相佑接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教育以外,黄埔学员们在校期间曾到广东高师听孙中山宣讲三民主义,与此同时,到黄埔军校讲话的还有汪精卫、戴季陶等人。
当时,驻守在广州的军队派系混杂,建立像黄埔这样一所训练革命武装干部的军校,自然会引起各派系的嫉妒和恐惧。在这样的环境下,黄埔一期学员的各项训练都在戒备的情况下进行。
“每天晚上六点到第二天凌晨六点,轮换派人到江边警戒。”李玉臣介绍说,因为学校校门到江边仅有20米左右的距离。学员们的外出训练必须全副武装,休假期间学员们去广州时间不能超过四个小时,一部分学员必须留在学校驻守,以防学校遭到突然袭击,一部分学员只能在学校附近游玩,并且在听到学校警报后必须立即回校。
黄埔一期刚刚成立之时,学校急需武器弹药。查阅黄埔军校校史可知,1924年8月,也就是列宁逝世七个月之后,苏联继续援助贫弱民族开展独立运动,当时一艘6000吨级的巡洋舰装了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进入珠江。黄埔军校校址就在珠江边上,巡洋舰停靠在军校附近。黄埔一期的学员们上舰抬运这批无偿援助的物资。冷相佑是否参与了这次物资抬运不得而知,但是,受到革命思想洗礼的冷相佑,面对本校收到急需武器弹药的援助,一定与其他学员一样难掩内心喜悦。
六个月完成三年课业
黄埔一期学员们的全部课程需要三年时间完成,但是第一期却仅仅用了六个月就完成了。“时间压缩并不代表课程压缩,每一个小时需要学六个小时的课业。”李玉臣表示,像冷相佑这样的黄埔一期学员,入校时审查严格,多受到不同程度的社会压迫,富有革命精神和好学上进的强烈意识。这一点从青竹村冷氏后人保存的冷相佑生前留下的笔迹、看过的书籍等遗物就可以看出来:冷相佑年纪轻轻就通过拓青石碑文临摹练字,写得一手隽秀洒脱的毛笔字,若没有求知欲望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年少熟读《古文析义》、《书经精华》、《论语》等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法律,人应当以为警戒,如果违反法律,接着就要受到惩罚”、“国家富足与贫穷,固然要看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措施如何,而取全国的财力作为国家所有,也不能不认真思考,民众皆不能谋生,因而国家贫穷,这是正常的……”,冷相佑所作文章足见其见地,也从侧面反映出黄埔一期学员们入校前的素质。
那么,渴望知识和改变国家命运的这样一批黄埔一期学员,在校期间即便是一个小时当六个小时用也能较好地完成课业。日后的事实证明,只学习了六个月的黄埔一期学员在军事才能方面毫不逊色之后学习三年的黄埔各期学生。
1924年,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才26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可以说军校把冷相佑教育成一名军人,周恩来通过政治教育引导,把冷相佑教育成为一名革命军人。
因为军事课程紧张,学员们的政治教育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周恩来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每周一次小组政治讨论,每周一次自习用以学习学校政治部发的讨论题。同时,扩大和充实了书报室。每天午饭后的一段时间,500余名学生涌向书报室,学校订阅的青年进步报刊远远不能满足学员们的需求。也就是在这样渴望进步思想的整体政治环境下,冷相佑的革命思想日渐成熟,为日后成为一名革命军人奠定了扎实的政治基础。
竹竿山阵亡
年仅24岁
1926年3月初,冷相佑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团副区队长,冷相佑参与领导了左派学生组成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跟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3月20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制造“中山舰事件”,逮捕和监禁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冷相佑跟随陈赓同蒋介石进行了斗争。
之后,蒋介石向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党务整理案”。此案通过后,蒋介石强迫黄埔军校国民党内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冷相佑打定主意终身作一名共产党员,毫不犹豫地公开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声明脱离国民党党籍。3月底,冷相佑离开黄埔军校。
为了消灭各省军阀割据,统一中国。8月,冷相佑受周恩来的派遣,到贺龙部参加北伐战争。由于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所潜伏的危机终于爆发,造成北伐战争中途夭折。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周恩来为了保护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骨干,让贺龙组建军官教导团,冷相佑担任教导团第一总队总队长。
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今年清明节,青竹村冷氏后人一路寻访冷相佑当年的足迹,在南昌起义纪念馆中,冷氏后人见到了陈列在墙上的烈士头像浮雕和名字,其中就有冷相佑。该馆档案陈列部陈列的《南昌起义史话》文中也记载了冷相佑参加南昌起义的事实。
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冷相佑随起义军按计划南撤。
在转战途中,1927年9月30日,时任第二十军教导团第一总队队长的冷相佑在潮州竹竿山牺牲。
此前曾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军官教育团分队长的涂国林在其回忆录中介绍了潮州竹竿山战役的情况。当时,涂国林到了潮州以后被编入二十军三师教导团第一总队一大队,负责打扫和安顿住处。队伍还没休息几天,上级的命令来了,要求部队帮助农民协会去打民团。
涂国林这样描述:和狡猾的当地民团打仗很不容易,民团熟悉当地地形,打不了就一溜跑了。当地农民打着自卫队的旗子,身上挎着双刀,带上土造的单响枪,漫山遍野地向敌人冲去。
1927年9月28日,国民党黄绍竑部9000人开始攻打起义部队,此时,冷相佑奉命率领教导团第一总队等700余人防守在潮州,也就是在四天前,南昌起义军领导者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等离开潮州前往汕头。
冷相佑领导的第一总队战士大多是刚参军不久的进步青年学生以及逃避国民党右派屠杀的工农运动积极分子,战斗经验十分缺乏,虽然他们革命意志坚定,不怕牺牲,英勇抗敌,但是客观上兵力武器的不足,难以抵挡凶悍的敌军。28日下午1时许,黄绍竑部全部到达潮州城外围,9000人向竹竿山起义军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29日,涂国林所在的第一总队一大队正在攻打民团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返回潮州,涂国林和战友们吃过早饭,赶忙进入潮州城外韩江边的竹竿山阵地,阻击敌军的进攻。“我们的主阵地仅有的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和一门山炮也在那里。敌人组织了敢死队向我军主阵地反复冲锋,均被打垮了。最后,山炮弹和重机枪弹都打完了,步枪也都只有三五粒子弹了。这时,一大队阵地背后不远的山头上已经出现敌人,我们已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涂国林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此前被派往城里向总队长冷相佑请示的人回来报告,敌人已经进城了。于是,战士们只能“突围”,在突围时,总队长冷相佑赶来竹竿山指挥。
竹竿山阵地经过抵挡敌军的几轮冲锋后,起义军官兵伤亡惨重,30日下午4时,部队伤亡已达三分之二,弹药殆尽,冷相佑身负重伤多处,最终伤重英勇牺牲。
潮州竹竿山阻击战为掩护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彭湃等撤退进入海陆丰地区争取了时间,冷相佑为了人民的革命事业顽强战斗到最后一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4岁。
回顾冷相佑的戎马生涯,他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的领导下,驰骋在粤、湘、鄂、豫、赣、闽六省。全国解放后,1956年冷相佑被评定为革命烈士。
--------------------------------------------------------------
相关参考资料:
黄埔一期共产党员的归宿
从黄埔毕业后,黄埔一期的110名共产党员有着不同的经历。其中徐向前、陈赓、周士第、彭明治、阎揆要、袁仲贤6人成为人民军队高级指挥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了党、政、军重要职务。现将其他人的去向、归宿作个基本介绍。
110名黄埔一期共产党员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在广州黄埔创办了培养军政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员入学,同年11月底毕业。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黄埔军校的创办,先后两次发出通告,要求各地党组织“多选派党团员或进步青年到军校学习,培养党的武装骨干”。在此情况下,赵子俊、陈赓等29名共产党员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在校期间,进步青年蔡申熙、曹渊、陈烈、顾浚、袁仲贤、郑洞国等57人加入中共党组织。
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周士第、左权、徐向前等24名优秀毕业生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据统计,黄埔一期学生中共有110名共产党员,在入校前,多数从事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军事工作,革命斗争经验十分丰富。在后来的黄埔军校72位著名弟子中,属于一期的有31人,其中共产党员有徐向前、陈赓、许继慎、蔡申熙、左权(以上五人被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为军事家)、蒋先云、李之龙、宣侠父、唐澍、王尔琢、周士第、阎揆要、廖运泽、侯镜如、李默庵、郑洞国、宋希濂17人,约占一期总数的55%。
大革命期间,27人牺牲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期间,有27名黄埔一期共产党员成为革命烈士。
比如说,1925年10月,广东革命政府发起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为主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英勇作战,第一师副营长谭鹿鸣,第二师四团侦探队长彭继儒、副连长李人干、排长刘铭在惠州战斗中牺牲。第一师三团二营营长唐同德、第一团连长陈子厚分别在海丰、揭阳河婆战斗中牺牲。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出师北伐。在筹划北伐时,第六军政治部党务科长唐际盛因积劳成疾,在广州病逝。
黄埔军校毕业后,部分北方学生返回家乡,在反对军阀统治的斗争中有3人牺牲。比如:1925年6月23日,黄埔军校学员参加了广州人民声援五卅运动的省港大罢工。当游行队伍走到沙基时,遭到帝国主义的镇压,军校教导第一团连长文起代为掩护游行群众,不幸中弹牺牲。
十年内战,38人牺牲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黄埔军校政治部党务科科长、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书记杨其纲和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军人部驻粤委员、中央兵工试验厂国民党党代表谭其镜在广州“四一五”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人在各地发动武装起义。在与国民党军及地主反动武装作战时,部分黄埔一期共产党员英勇牺牲,比如1927年8月,南昌起义军开始撤离南昌。在南下途中,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参谋处长游步瀛、营长张伯黄,第二十军一师一团党代表伍文生、第三师经理处长郭德昭在江西会昌战斗中牺牲。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团副团长杨溥泉在率部协助农军打击广东潮州地主民团时,不幸牺牲。第二十军教导团第一总队队长冷相佑、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团长孙树成分别在潮州竹竿山、大埔三河坝战役中牺牲。起义军总指挥部宪兵团团长顾浚在奉命赴南京开展地下工作时,不幸被捕就义。
-----------------------------------
共产党早期党员
冷相佑小传
●刘纯华
冷相佑,幼时追求真理,志显无私。先入国民党,后由陈赓介绍加入中共。1903出生于鲁南神山镇,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下牺牲于潮州竹竿山。民国属郯城,今归苍山县。
相佑自幼聪颖,幼读甚勤,凡应寒暑考试占分每居最优数,教师、乡人赞之。大凡天资优秀之人一经教育陶冶,新潮鼓荡,其思想即不为习俗所囿,而能超拔群伦与恶劣势力相斗。
相佑头脑清晰,学识深远,作事豪侠磊落而迥异寻常。近邻是国民党人张苇村之外祖父家,张苇村年长冷相佑,幼时相交,赞其诗文书法。张氏思想进步,两少年常怀抱扶持困厄,思以改造社会之志。张氏先是投考保定军官速成学校,期间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回鲁后,按照中山先生意图书荐进步青年相佑赴广州报考黄埔一期,并荐其加入国民党。同荐者还有宋聘三、刘绩学,皆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洪流滚滚,大浪淘沙,张苇村投机革命,沦为右派,屠杀共产党领导人邓恩铭,蒋韩争斗中,遭杀。又,相佑侄子为国民党军人,缘此,相佑牺牲多年家人沉寂。
1924年年5月,相佑到广州,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入第四队。中山先生倡导的“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黄埔精神,激发革命青年;共产革命思想在黄埔中涌动。相佑受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蒋先云、陈赓、杨其刚等一批共产党员的教导,脱胎换骨,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参加周恩来倡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林彪、郭化若皆为弟子。
相佑随蒋介石、周恩来等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1926年春,中山舰实践迫离黄埔,周恩来派遣到贺龙部一师九连任上尉连长,其部直捣湘鄂赣守敌,有黄埔一硬汉之称。国共合作,如日中升。革命洪流席卷全国之际,国共反目,蒋介石血腥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笼罩华夏,相佑追随共产党反击国民党右派。
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相佑作为第20军军官教导团第1总队总队长追随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澎湃等奋起向国民党右派打响第一枪。
之后,相佑随20军3师师长周逸群,政治部主任徐特立南撤,会同其他起义部队两次攻占会昌城,击溃钱大钧部和黄绍竑部。起义军领导机关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郭沫若等离开潮州往汕头。相佑奉命率领教导团第1总队掩护机关防守潮州。在竹竿山阻击战中,弹药殆尽,相佑身负重伤多处,宁死阵前,决不后退,贡献生命,时年24岁。竹竿山阻击战时,范长江、粟裕等后来名人皆为其部下。
南方五省留下相佑战斗的足迹,上世纪50年代总干部部就已发放烈士证,因家乡行政区域变化,又加相佑曾与张苇村幼时交好,烈士证未曾到后人之手。有苍山籍人士李玉臣奔波各界,正其人,亮其事。相佑独子冷承备,年已86岁,未谋父面。可喜孙辈皆成大器,足慰先贤。感慨世事,书此短文以表敬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