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长城抗战 > 内容正文

大抗战:29军血战罗文峪
来源:搜狐历史 历史爱好者   2017-06-22 14:52:18

  罗文峪关位于遵化城正北10公里,自古就是蓟镇长城中重要关隘。相传,隋朝在这里初建关寨时,曾由一位叫罗文的武将镇守,后来此关就命名为罗文峪。

  1933年3月16日,天还没亮透,作为先锋的日本骑兵联队就赶到了罗文峪关口前的三岔口。进入这些地方,大都为山路,马是不能骑的,只能下来牵着走。

  三岔口很快就响起了枪声,这是29军的潜伏移动哨发现日军靠近发出的警报。在山路上,日军骑兵根本发挥不出任何优势,因为他们一只手要牵着东洋马,另一只手无论拿刀还是拿枪,都很不方便。更糟的是,他们想退也退不出去,因为正好进入三岔口中国守军的射程范围,正所谓出师不利。

  此时,为加强罗文峪兵力,喜峰口的赵登禹派吉星文营长率领全营官兵投入三岔口战斗。吉星文打起仗来不怕死,赵登禹给他起了个“吉大胆”的美名。他指挥大家打了一阵后,觉得不过瘾,便高声喊道:“弟兄们,拿出大刀跟我冲啊!”

  他第一个跃出堑壕,冲向敌阵,与鬼子厮杀在一起。一个鬼子像饿狼一样,号叫着朝吉星文就是一刺刀,吉星文身手敏捷,身子一闪,让那个鬼子扑了个空。鬼子由于用力过猛,收不住脚,朝前踉跄了两步,险些刺到另一个鬼子。就在两个鬼子一愣神之际,吉星文趁势在后面给了这个鬼子一刀,来了个透心凉。

  当他的刀还没拔出来时,另一个鬼子朝他猛刺一刀,把他的袄袖刺破了。正在危急时刻,吉星文的勤务兵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朝着鬼子的后背猛地一刺刀,鬼子“哇”地一声倒在地上。吉星文发现一个鬼子伏在另一个鬼子的尸体上朝勤务兵瞄准,说时迟那时快,吉星文“啪”地一枪,那个鬼子的脑袋开了花。

  岭上岭下,杀声阵阵,中国军队越战越勇。敌人抵挡不住,开始后退了。官兵们哪里肯放过,奋勇追杀,敌人终于狼狈逃窜了。

  经过5个小时激战,我军大败敌先头骑兵部队,然后迅速撤回罗文峪阵地。不一会儿,日军炮兵上来了,带来了数十门野山炮,朝着城墙狂轰滥炸。29军官兵一来生性顽强,二来事前就知道守住罗文峪关乎全军的安危,所以不管受多大损失,都不肯稍有退却。围绕被打得残破不堪的长城,双方你争我夺,各不相让,战斗一度达到沸点,29军牺牲之惨,比喜峰口战役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眨眼的工夫,700多人倒在了长城上。照这么打下去,罗文峪只能付于敌手。

  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罗文峪战役的主将出场了。29军军长宋哲元在部署罗文峪防守时,不停地调兵。兵固然重要,将更是关键。危急时刻,又是哪员虎将被授予罗文峪前线总指挥,亲赴火线的呢?

  防守罗文峪,宋哲元挑中了29军副军长刘汝明,由他亲任暂编第二师师长。出生于河北献县的刘汝明,从冯玉祥部的下级军官直到被誉为西北军的“新五虎上将”之一,其指挥作战不以进攻称雄,而以善守著称,他早年间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曾在长城南口挡住了直奉联军的进攻。等到实在守不住了,他又跑得最快,辎重车辆一概不要,腾出骡马,由士兵轮流骑着跑,结果部队人员流失得最少。他就带着手下这批骑着骡马的兵,成功地化解了杨虎城西安之围,冯玉祥曾表扬他:“孤军挡南口之险,走马解西安之围”。

  而在这次罗文峪战役的生死存亡时刻,被宋哲元寄予厚望的刘汝明能不负所托吗?效果立竿成影,刘汝明在长城上一现身,军心立刻为之大振,一举将进攻罗文峪口之敌击溃。

  3月17日清晨,天刚刚放亮,刘汝明走出他的指挥所,想看看天气如何。为了调兵遣将,他面朝北眺望着远方,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小时候,他放了学回家的路上,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用耳朵贴在地上,听远方的动静。

  他从中受到启发,便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大石头上仔细地听。一会儿,他又把耳朵贴在大树干上仔细地听。不一会儿,他听出了问题,对身边的人说:“大地在震动,可能是敌人的坦克声音。”刘汝明顾不上吃早饭,立即命令所有部队进入阵地。

  8时许,15架飞机飞临罗文峪上空,丢下几十枚大炸弹,阵地上一片火海,浓烟夹着气浪,升腾翻卷着,令人窒息。许多官兵昏倒在阵地上。刘汝明通知各团,紧急抢救伤员后,准备投入战斗。接着,敌人的步兵、骑兵蜂拥而来。待敌人迫近阵地时,官兵们以步枪、机枪、手榴弹予以还击。虽然火力凶猛,杀伤了不少敌人。但是,鬼子的气焰没有被刹住,一部分鬼子攻到了长城的墙根下。有个叫大洼子的地方被敌人炸了个大缺口,七八个鬼子从缺口向上爬。

  第一旅二团三营副营长李晨星,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把身上所带的16枚手榴弹接二连三地投下缺口,打散了这群敌人。不一会儿,五六个敌人又从缺口爬上来。李晨星就像一根擎天柱,坚守在缺口的上端,上来一个就用大刀砍死一个。

  在他大砍特砍的时候,突然背后有一个敌人把他抱住,要把他摔下缺口。李晨星使劲分开敌人紧抱的双手,猛一转身,用自己的头猛撞敌人的下巴,敌人的牙齿相撞,咬破了自己的舌头,痛得嗷嗷叫。李晨星迅速用大刀砍死了这个敌人。紧接着,又从缺口上来了几个鬼子,都被李晨星打了下去。

  多处城墙被炸开缺口,敌人一批接着一批从缺口处爬上来,情况十分危急。此时还要靠主将火线督师,刘汝明又是如何成功扭转战局的呢?

  在双方激战的关键时刻,刘汝明率领师部手枪队,冒着弹雨,来回地奔跑指挥督战。他发现一个敌骑兵胖军官腕勒马缰,双手抱一机快枪,疯狂地扫射着冲上城墙。刘汝明急忙指挥手枪队士兵迅速向敌军官扔手榴弹。“轰轰轰”一阵爆炸后,胖军官从马上翻滚下来,趴在地上乖乖地做了俘虏。

  到中午12时左右,师长刘汝明身先士卒,亲率一连手枪队大刀队埋伏在山口处,等待来犯的敌人步兵距离200米处时,则站出来挥刀督战,并投掷手榴弹、挥舞大刀奋勇杀敌,使进犯我阵地的日军仓促溃退,刘汝明率队乘胜奋勇追击。

  3月18日凌晨2时,日军在猛烈的炮火的掩护下,向29军驻守的罗文峪口实施新一轮猛攻。师长刘汝明亲自督战,指挥官兵占据长城各隘口,以手榴弹、机枪沉着应战,杀敌数百人,再次击退敌军进攻。

  天亮时分,敌军又集中炮火向我罗文峪守军阵地攻击。到中午时,敌军派来30余架飞机低空盘旋轰炸。同时,3000余步兵乘机向我罗文峪口阵地发起冲锋。29军各部配合默契,士气倍增,奋勇杀敌。经过5个小时的血战肉 搏,打退了敌军30多次进攻,毙敌五六百人。

  当晚10时,日军再次以全部兵力向我罗文峪阵地发起猛攻。师长刘汝明亲临各阵地督促官兵拼命抵抗,顽强地打击进犯之敌。刘汝明还指派旅长李金田带领一团兵力,趁夜绕翻7座山头摸到敌机枪阵地,用大刀砍杀了敌机枪手。

  团长祁光远也率部由右翼阵地潜出,向敌阵背后袭击。于是,刘汝明抓住机会,立即统率三军,前后夹击,急令发起全线反攻,将日军赶至罗文峪以北10余里处。在29军的回忆录中,对此战用了“完全击溃”四个字。

  罗文峪血战三日,29军官兵杀敌3000多人,自己仅伤亡1000余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29军赢就赢在士气高涨。据说在激战中,有一个士兵子弹打光了,被几个鬼子在后面追。他跑着跑着,被一块砖头给绊倒了。他摔倒后,伸手一摸,摸到了一把大刀,就索性装作伤重倒地。等后面的鬼子赶到,他突然翻身跃起,兜头就劈,眨眼间就砍死了四个鬼子。

  在29军长城抗战的英雄事迹中,有一个故事至今被人们以不同方式传诵着。这是一个统帅和一名战士的最后诀别,战场上的那句承诺,又化为了怎样感人的生死誓约呢?

  1933年3月,29军军长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出长城,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挑选了500名士兵组成大刀队,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宋哲元为大刀队长舀了一碗酒,队长一口饮尽烈酒,将碗摔碎。

  这时,有个大个子战士走到宋哲元前“扑通”跪了下来。宋哲元冷峻如铁:“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何下跪?”士兵含泪作答:“小人名叫侯万山,只因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宋哲元盯着侯万山看了一会儿,蓦然转脸大吼一声:“军务处长!”军务处长高声答“到”,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他面对500名壮士,轻轻地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

  战役结束,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7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世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两个奶妈哺育婴儿。他对部下郑重交待:侯万山的孩子就是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战役和罗文峪的纪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