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长城抗战 > 内容正文

长城抗战,九一八事件后第一次正面抗击日军的战役,虽败犹荣
来源:说说那些过去的事百家号   2018-06-30 17:41:18

  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

  长城之战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日军向长城各口大举进犯,中国驻军的顽强抵抗,著名的二十九军将士在喜峰口、潘家口御敌,500精兵组成大刀队趁夜色潜入日军阵营,480人壮烈牺牲,砍杀大量日寇。二十九军将士坚守7天7夜,打退日军无数次强攻,毙敌3000多人,迫使敌军后撤。中央军关麟徵所部二十五师和东北军王以哲部在古北口血战3昼夜,4000多将士伤亡。

  第二阶段是4月初,日军再次扑向长城各口,冷口失守,腹背受敌的喜峰口守军被迫撤退;中央军黄杰第二师等在古北口以南的南天门进行了8个昼夜艰苦卓绝的防御战,日军伤亡5000人,守军伤亡3000多。日军占领热河和长城沿线后,长城以南已经无险可守,不但北平、天津有陷落的危险,整个华北都有被吞并的可能。热河抗战失败后华北国军已经无力再战。

  长城抗战表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如在历时三天的榆关战斗中,日军不断从东北增加兵力,向榆关城内发起猛烈进攻。靠着先进的武器,日军步步紧逼,先后占领了南门、北门、西门。面对着兵力和武器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守城的中国军队抱着必死的决心,几次夺回失地;一营二连连长刘虞宸率军守卫的东南角城墙被日军轰开一个豁口,刘连长在豁口两侧埋伏了大刀队,斩杀了20多个从此处冲入的日兵,吓得敌人调头逃命。

  长城抗战给骄横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长城守军得不到有力的支援,奋战两个多月,被迫撤离长城各口。日军进占长城各口后,南进密云、怀柔等地,守军第三十五军傅作义部英勇抵抗。日军渡滦河西进,突破中国军队第五十七军何柱国、第六十七军 王以哲等部阵地,先后占领河北丰润、遵化等县,直逼北平、天津。长城抗战以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告终。

  长城抗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援,纷纷捐款、捐物,并组织各种团体上前线慰问官兵。在这次战役中,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战斗,给骄横一时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自己也做出了重大的牺牲。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了,但也阻止并延缓了日本军事侵略华北的进程。尤其是通过长城抗战,表现了中国广大爱国官兵为反抗侵略而具有的高尚的抗战热情和顽强的抵御能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