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至12月,中国军队在绥远省(1954年被撤销)抗击日伪军侵袭,接连取得大捷,史称“绥远抗战”。绥远抗战由晋军将领傅作义指挥,傅作义也因此战一举从内战中的名将转而成为御侮抗战的民族英雄。而绥远抗战之所以得胜,傅作义部的侦察电台功不可没。
傅作义
1933年春,傅作义率部在北平附近参加长城抗战时,因缺乏无线电通信人员,部队通信联络极为不便。回防绥远后,他便集中培训了一批报务员,这批报务员逐渐成长为无线电通信的骨干人员。1934年春,孙殿英以蒋介石任命的青海西区屯垦督办身份,率部由察哈尔前往青海,却遭到西北马家军的集体抵制,双方爆发战争;傅作义部切断了孙殿英的后路,使其进退两难;而坐镇山西的阎锡山则成为孙殿英唯一的补给来源。各方矛盾错综复杂。
傅作义出身晋军,虽已踞有绥远一省,但仍受阎锡山节制,不好与阎反目,遂秘密指派报务员苍一平试着截收阎锡山与孙殿英的往来电报,从中掌握了阎锡山支援孙殿英给养的确切计划,并派兵夺取阎锡山送给孙殿英的粮饷,终于使得孙殿英山穷水尽、一败涂地,迫不得已将部队交给傅作义收编。
既然从无线电侦收中获益明显,傅作义在收编孙殿英部队后,又进一步交派侦察电台侦收西北马鸿逵部和华北宋哲元部电台的任务。那时各方面的电台保密性都很差,普遍使用固定的波长呼号,而且在电报的开头用明码写着“宋主席或宋军长钧鉴”等字样,因此他们很快就能找到目标电台。其侦察电台通过这一工作也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技能。
当时,日本不断通过扶持汉奸来蚕食中国的领土,在华北策动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在西北则勾结地方分裂势力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李守信等操纵“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大肆扩充汉奸武装,妄图以武力夺取绥远省。德王原在归绥、百灵庙各有一部电台,1935年,又在贝子庙、滂江、苏尼特右旗增设了电台,电报往来不断,其武装也不断挑起事端,绥远的形势因而日益紧张起来。
德王
担任绥远省主席、第35军军长的傅作义,也是厉兵秣马,并亲自部署侦察电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德王方面。侦察电台从一部增加到三部,侦收员也增加到6人。他们以“蒙政会”所在的百灵庙电台(呼号是“MGC”)入手,顺藤摸瓜,很快就摸清了德王的无线电通信网,并侦获了各电台往来全部电报。由于德王所部电台通信中均使用密码,傅作义于是选用富有经验的余子麟。余子麟与侦收员密切配合,苦心钻研,很快将德王的密码电报全部破译。
当时,日本特务机关也能够破译傅作义部的电信密码。据德王后来回忆,部下曾向其汇报,日军称“译电员能够译出绥军各部队之间的密电,就是你们德王的蒙文密电译不出来,不知是怎么编的”,这是因为德王电台使用的是自编的蒙文密码。听到这个消息,铁心做汉奸的德王为了免除日本人对他的怀疑,还特意派人将蒙文密码本送给了日本人,“表示坦白”。
1936年春,日本特务机关唆使德王在嘉卜寺组织了伪蒙古军总司令部,德王自任总司令,李守信任副总司令。与此同时,又以另一土匪头子王英为首组织了“大汉义军”。这两支武装狼狈为奸,密谋策划进犯绥远。傅作义从破译的德王密电中了解到他们的各种活动阴谋,并获悉日本关东军为他们补充武器弹药,还发给李守信、王英各一部电台。于是,傅作义又指派侦察电台搜寻李守信、王英的电报并加以破译。
王英部在商都,李守信部在张北,他们在来往电报中协商进犯绥东的作战计划,均被傅作义掌握。根据所获情报,傅部进行了缜密的部署,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严阵以待。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后,1936年11月13日夜,王英亲率伪军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团,在日军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傅作义部驻守的要地红格尔图发起进攻,激战至15日,也未能突破守军阵地。16日,傅作义亲临前线坐镇指挥,并调动后方部队增援。战至18日,傅作义部旅长董其武率部突袭位于红格尔图东北的日伪军指挥部所在地土城子村,一举击溃日伪军,王英所部几乎全军覆灭,残部狼狈向商都方向逃窜。绥远抗战首战告捷。
奔赴前线的国民党第35军将士
傅作义的侦察电台在工作中也发现了绥远地区日本特务机关的无线电通信,却无法抄收其电码。原来,日本不使用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而是对应日文的片假名专有一套电码,傅作义部的报务员都是在其部队中培训出来的,面对与摩尔斯电码完全不同的日文电码,无从着手。恰在这时,南京军委会派来了报务员黄咸益,此人对日文电码十分熟悉,经过他的帮助,傅作义部报务员很快掌握了日文电码,并学习了日本无线电的通信手续和日常用语,从而可以抄收日本特务机关的密码电报。
红格尔图之战(1936年11月中国军队在绥远省红格尔图同日、伪蒙军进行的作战,是绥远抗战中第一场战役)后,日伪电台相互联络更加频繁,电台联络不再定时进行,而是随时会有急报,形势十分紧张。傅作义侦察电台集中力量,严密监控敌伪各台,坚持日夜收听,随时破译敌方电报。很快探明,日本特务机关连日调动大批伪军集结于百灵庙,调运补充武器弹药。傅作义针对所获情况,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主动出击,11月23日夜,出动主力部队奇袭百灵庙,到第二天上午即结束战斗,收复了被日伪军盘踞的重镇百灵庙。在战斗中,侦察电台收听到敌方贝子庙、滂江、嘉卜寺等地电台不停呼叫百灵庙,但无回应。随后,傅作义率部乘胜追击,攻占了锡拉木楞庙。
百灵庙大捷等绥远抗战的系列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各地爱国将领更是深受激励。西安事变发生时,张学良等19人联署的《时局通电》即称:“绥东抗战,群情鼎沸,士气激昂”,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自此进入新阶段。傅作义的侦察电台后来在对日作战中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