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平津作战 > 内容正文

平津之战(九)
来源:萨沙   2018-12-20 10:00:36

  此时南苑的情况也不好,29军守军的总兵力尚且不足8000人,其中还有1500名学生新兵,也就是军事训练团。这些学生兵没有任何战斗经验,刚刚完成新兵训练,连实弹射击都没有打过几次,原则上是不能投入实战的。

  除此以外,还有司令部的部分文职人员,后勤人员,野战医院等非战斗人员1000多人,实际有战斗力的仅有5000多人。

  其中战斗力较强的为军官教导团,孙玉田的特务旅两个团,共三个团。

  军官教导团都是29军的基层军官,此时在南苑受训,这些人军事素质很高,战斗力较强。而特务旅两个团大部分士兵都是参加过当年长城会战的老兵,很多人参加过大刀队,战斗经验极为丰富。

  这三个团的装备训练,也都是29军中最好的。

  战斗力虽然还不错,但这三个团总兵力不过3000人,和日军第一波进攻部队的数量大体一致了。

  众所周知,日军装备训练上都比国军要好,一般来说,由于火力的巨大差距,在防御中国军要有至少2倍于日军的士兵,才能实现火力的相对平均。

  也就是说,光是防住日军第一波进攻的3000多人,南苑守军至少需要7000战斗兵员。

  现在南苑的29军真正比较有战斗力的仅有5000人,从各方面来看是极为不利的。

  而此次日军为了一举歼灭南苑的29军主力,集中了最有战斗的朝鲜军第20师团大部兵力以及华北住屯军(一个旅团6000兵力)。

  其中负责主攻的是第20师团!这个第20师团也是日军中的劲旅,是日军序列中战斗最强的17个甲种一流常设师团之一。

  它早在1915年就在朝鲜开始组建,当年单单训练就用了整整3年时间。

  该师团总兵力约2.8万人,兵员素质一流,全部是从九州,关西地区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士兵,装备上也十分精良,有大量重炮和坦克、

  第20师团在朝鲜驻扎长达10多年的时间,它同19师团这两个师团就完全控制了朝鲜全境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该师团曾经参加过918入侵东北的战役,在攻占锦州以后又回到朝鲜。

  此次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该师团离华北前线很近,所以很快作为急先锋,迅速赶赴河北省。

  当时第20师团长是川岸文三郎中将,55岁。这个家伙的资历很老,有30多年从军经验,也是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他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也在中国待过很长的时间(担任中国住屯军参谋),对中国有一定了解。

  川岸文三郎还曾经担任过长达8年的天皇侍从武官一职,是日军中一个很独特的人物。

  面对日军精锐部队大兵压境,南苑29军战斗力大大弱于进攻的日军,真是形势逼人啊。

  前面说了南苑的国军部队,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其中提到有一支多达1500多人的学生兵部队,也就是军事训练团。

  下面要说说这个军事训练团!

  由于在热河会战以后日军逐步控制了河北省北部和东部,同时日本通过之前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塘沽到北平一线都有驻军。

  所以在整个中国,除了东北以外,河北省就是日军和日本浪人最为非作歹的地方。

  之前老萨也说了,日本人在河北开赌场,开烟馆,开妓院,无所不为。

  由于治外法权存在,中国政府无权管理这些日本人的产业,要知道,中国人在河北省开大烟馆,被抓住就立即枪毙,但日本人就敢公然贩卖。

  而一些日本人在河北胡作非为,算得上无恶不作。他们打人,偷盗,抢劫甚至奸淫妇女的案件,每年都有上百件之多。单是宛平县因为日本人的违法问题,每个月都有专员去跟丰台的日本外交官交涉。

  根据条约,中国警察抓到日本人以后无法自行处置,只能遣送给日本警方处理。

  而日本警方根本不认为日本人在中国的犯罪有什么问题,在他们看来河北省已经算是日本的半个殖民地,甚至日本国内也认为华北是他们的地盘。

  所以往往中国警察放从正门把日本犯人送过去,还没来得及转身走出大门,这些日本罪犯就从后门大摇大摆的被释放了。

  日本政府对自己人犯罪处处包庇,但而如果中国人打了日本人,或者杀了日本人,就是天大的事情。日本外交官往往立即冲到中国地方政府里面,大声怒骂,大拍桌子,凶神恶煞的要求严惩凶手。

  至于日本军人更是非常嚣张,大小挑衅不断,甚至派出便衣到北平公安局门口大便,到北平政府门口开枪打鸟。

  所以平津一线无论军人老百姓对日本人都相当痛恨,29军跟日军冲突不断,几乎月月殴斗,经常闹出人命。

  目睹这样的现实,怕是稍有民族气节的人都无法接受。很多平津一带青年人义愤填膺,他们自愿参军,要舍身报国,赶走凶暴无耻的日本强盗!

  由于学生参军热情很高,1936年初,29军应社会的要求,办了一届大学生训练班,训练班的成员都是北平各大学的学生。

  他们受了军事训练后,却并没有加入作战部队,而是分配到河北省各县政府担任公务员。

  为什么不让他们去作战部队呢?主要宋哲元他们认为目前军队的兵员并不缺乏(正规军10万,保安队2万),而让大学生去做普通士兵或者班长排长之流军官,也有些大材小用了。

  1936年华北形势虽然紧张,却还没有全面开战的危险。宋哲元认为目前29军缺乏的是有文化的政府基层办事员。

  一般来说,这些办事员需要一定文化程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

  当时大学生是很少的,以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这种学府,每年毕业生也不过几百人。

  全国大学也很少,全国每年毕业生非常有限。

  所以那时候上过中学的已经算是知识分子,大学生就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属于稀有动物。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薪资可以达到每月上百银元(当时三口之家维持生活的费用不过10到20块银元)。

  在宋哲元他们看来,让大学生们去拿笔杆子和公文包帮政府做事,远比去当新兵端刺刀拼命要实用的多。

  其实连《教父》里面的黑帮头子也说:拿公文包的律师抢到的钱,比一百个带枪的强盗还多!

  话虽然有些过分,道理就是这样的。

  1936年底,大学生训练班结业,接着又举办了新一届训练班,这次则和上次完全不同了。

  当时普遍观点认为学生不能参军,因为当时能上学不容易,学生大部分出生于条件较好家庭,很多人还是娇生惯养的少爷。河北大部沦陷以后,河北爱国学生参加当地游击队,军人出身的游击队员还不愿意跟他们一起作战,认为他们能说不能做,直到真正见识到学生们的作用(学生点子多,肯用头脑,这在敌后是很重要的。一些学生还伪装成日军,四处袭击,搞的日本人心惊肉跳),才改变了这个思想。

  这个训练班不再是为了扩充地方政府办事员,而是准备吸收入军队,作为基层军官使用的。

  这次的训练班对对象也不再是大学生,而吸收了大量中学生(初中生为多数),名字叫做军事训练团。

  当时的要求是初中毕业,18岁以上,报名后要经过体检和文化考试,通过以后正式加入训练团。学制两年半,完全军事化管理,吃住全部由29军负责,每个月还给3块银元的津贴。

  毕业以后即加入29军基层军官行列,授予准尉军衔。

  可以说,各方面条件还是相当优越的!

  这个训练班的举办也并不是偶然,而是经过宋哲元他们深思熟虑的

  宋哲元他们对这个军事训练团相当重视,由副军长佟麟阁亲自担任团长,有10几年军官训练经验的张寿龄将军担任教育长。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中国军人有文化的很少,尤其在军阀部队中,经常是三个人中有两个不识字。识字的那个也就是认识一二百个字,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低年级水平。

  这样的军人做士官,也就是班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如果做连长,营长这类指挥上百人,几百人的军官就不太能胜任。由于文化低,一些现代军事项目他们很难掌握。就比如任何一个军官都要懂得看地图,因为识字不多,文化程度低,他们就不容易看懂。

  实战中,单单是看不懂地图这一点就够要人命的。不要说1937年的时候,即使1979年中越战争,一些解放军的排长连长都是识字的,却仍然因为文化程度不够,往往看错地图,导致部队走入越军重兵阵地,雷区之类,遭受了损失。一些军官还错算坐标,导致后方火炮误伤了自己人。

  当时29军军官的平均文化程度自然远远不如解放军,所以中低级军官素质偏低,这也导致29军的战斗力无法大幅度提高。基层军官能力上不去,光靠更新部队装备,拼命训练士兵,作用也是有限的。

  电视剧《兄弟连》中,大家可以看到排长,连长这些军官的重要性。最初的那个新兵连长索贝尔上尉,虽然指挥能力不行,但训练新兵还是很有一套的,这很符合他的角色。之后的如温斯顿,都是能力很强的连长,这也是E连战绩不错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一旦军官素质下降,就立即影响到该连的作战。那个著名的没影子戴克连长,他在阿登战役中领导E连这支富有战斗经验的骨干部队,却由于他临战指挥失措,让E连暴露在德军机枪射击区域不动,差点把一个精锐连都断送了。

  相比起来,日军同美军一样,就相当重视基层军官。他们军官无论大小,一律必须先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接受基层军官训练,学制3年。

  毕业以后授予少尉军衔,之后才可以进入日本陆军大学这类学校继续进修,成为将校极军官。

  为什么这样呢?

  这是日本军人认为,只有先成功完成排长,连长的训练,才有资格去营长,团长,甚至师长。

  如果连排长都做不好的人,一是不可能知道基层士兵是如何作战的,将来即使做了高级军官,指挥也是赵括那样的纸上谈兵,瞎指挥。二是连一个排一个连都指挥不好,凭什么去领导千军万马?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训练项目众多,训练非常严格,每年都有一批人被淘汰无法毕业。

  这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前后训练了近4万名日军军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成为日军中有名的战将,还有6人成为日本首相。

  民国很多将领也在这个士官学校学习过,包括很有名的阎锡山,何应钦,孙传芳,汤恩伯,程潜之流,年轻的蒋介石也曾经在士官学校的预备班东京振武学校学习过。

  29军高层和日军打交道久了,深知自己同日军的差距,也认为日军重视士官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限于29军自己实力太弱,无法搞一个类似于这样的士官学校,只能通过军队有限的训练弥补这个缺陷。

  当时宋哲元就有计划吸收一些知识青年充实基层骨干军官队伍。

  可惜29军虽然有心栽花,当时社会却并不买账。

  当年教育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怎么高。普通人家小孩,如果能够初中毕业,也就算是很了不起了。大学生只有少数学习特别好的孩子可以得到某些大学的公费,或者比较有钱的家庭才能供得起,同今天的博士一样稀少。

  而那时候的中国又奉行好男不当兵的说法,一般有知识的人都能找个还算体面工作,月收入也还算可以,都不愿意参加军阀混战去卖命。

  好在这次正好赶上中日民族决战,大量的大中学生主动要求参军,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宋哲元他们喜出望外,高兴的合不拢嘴!

  这一届军事训练团共有1500多人,主要都是河北省的当地人,也有一些周边省份的青年,基本都是北方人。

  这1500多人全部安排在南苑受训,预计是1939年中旬毕业。

  在1937年7月卢沟桥打响之前,这些年轻人才进入训练团半年时间,刚刚完成新兵入伍训练。

  当时的训练还是相当严格的,完全是军事化管理,连大小便都要打报告。

  可由于规划的学制是2年半,所以这批学生兵没有像普通新兵那样搞速成训练。

  一般来说,战争时期新兵的速成训练为3个月入伍训练,然后进入作战部队接受作战训练,战前还要做针对性训练,一般半年左右就勉强可以可以上战场了。

  学生兵们则不同,由于学制很长,所以开始半年也都是入伍训练,也就是唱唱歌,走走正步背背军规,余下最多也就是翻翻单杠,举举石锁,跑跑步,练练体力耐力,并没有任何实际作战的训练。

  卢沟桥打响之前1个月,由于华北局急剧势恶化,军事训练团急忙组织开始了少量的刺杀,射击训练以及修筑工事和急救训练。

  但这次训练,刺杀用的是木枪和木刀,射击没有用实弹,用的是空枪,急救训练也就是最简单的包扎。

  于是到了1937年7月7日,所有军事训练团的新兵们在入伍的这半年内,全部在南苑操场中训练,没有任何野外拉练以及实弹射击训练的经验。

  可以说,他们是刚刚学了点皮毛,是根本不能上战场作战的。

  卢沟桥打响以后,这些年轻人并没有紧张,反而高声欢呼。

  他们认为,之前委曲求全,忍辱偷生的日子终于结束了。现在可以同日军开战,一举报仇雪恨了。

  这些学生兵还很年轻,他们见识有限,对很多东西不了解。

  当时很多学生兵认为,日军是个小国,国内有只有40多万军队,中国则有170万军队,4个打一个怎么可能打不过。

  现在看来,这种观点自然是可笑了,一则他们不知道现代战争并不是人多就能打赢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1000人甚至可以轻松打垮1万名敌人。二则他们不了解,日军表面上只有40万现役部队,却有高达150万受过完整军事训练的预备兵员,随时可以上战场,另外还有高达250万的受过部分军事训练的适龄补充兵,更有高达600万可以编组的成年男性,换句话说,日军可以送上战场的预备役军人数量高达1000万人。而中国除了一线170万部队,登记在册的预备役兵员仅有40到50万人,其他就没有了,必须临时征召,能召到多少是很难说的。

  这些年轻人处于抗日热情,推选了几个代表向训练团团长佟麟阁将军提交请缨杀敌书,要求去一线作战,愿意以鲜血保卫中华。

  可以说,面对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在宋哲元,佟麟阁这些老军人还是很感动的。

  这些人都经历过超过20年的战争,看的悲剧惨剧实在太多了,早就对战争和死亡麻木了。以前军阀混战,谁胜谁负都不光彩,当兵的打起仗来没什么热情,打死敌人并不高兴,被敌人打死打伤了也不觉得有任何光荣。

  所以在旧军队中,根本没有谁愿意主动请战,所谓的敢死队,冲锋队都是靠悬赏出来的。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兵的也是图钱去拼命,没钱没人理你!

  相比日军,学生兵们几乎没有任何地方能够强于他们,好在他们有杀敌报国的强烈信念,这一点拉近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

  此次这1000多名不满20岁的学生兵没有任何要求,连一个铜板都不要,却主动联名要求上火线,这在西北军历史上是极少见的。对此,宋哲元他们对此还是相当感动的。

  但感动归感动,现实是现实。

  就这点来说,宋哲元,佟麟阁他们对这些学生兵还是负责任的,并没有随便让他们上战场。

  因为佟麟阁他们知道,这些学生连真枪都没摸过几天,这样的士兵怎么能去打仗呢?

  佟麟阁曾经说过一段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只有平时把部队训练好,战时才能杀敌致胜。如果训练时松松垮垮,到了作战的时候,无异把一群穿着军装的老百姓弄到战场上去送死。

  道理就是这样!

  但学生们的热情高涨,此时也不便于立即给他们泼冷水。

  77事变打响之后,29军紧急从南苑的库房中拿出大批军火武装了这批学生。所谓军火也不过是 每人一支步枪、一袋子弹(几十发)、四个手榴弹、一把没开刃的大刀(有的是刺刀)而已。

  由于装备很差,训练新兵的军官们再三说武器上我们没法跟日军比,要靠近战肉搏和爱国热情取胜。

  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是有了,但近战的刺杀训练则也刚学了个皮毛而已。

  他们其中一些人,由于兵种的原因,连皮毛也没有学到。

  很多学生在战斗打响前几个小时刚刚领到武器,由于没用过真枪,一些学生非常新奇,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甚至睡觉都抱着步枪。不用说,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实战经验。

  这样部队上战场,对付的又是装备训练和火力完成占上风的日寇,无疑是送死,对这些年轻人是极不负责任的。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伤亡失踪高达110到150万人。为什么伤亡如此之大,主要是相当一部分苏军为新兵,他们经过简单训练就被送到战场,由于经验不足和战斗激烈,很快就阵亡了。

  实战中,防御的时候遭遇德军炮击,苏联新兵连需要卧倒都不懂,处于人的本能就四处乱跑躲避。往往一炮打死打伤几十人,一顿炮击下来,苏军一个团一下子就被打掉一半。

  而进攻时面对德军机枪阵地,苏军新兵又不懂迂回,不懂利用地形地物隐藏自己,甚至连部队要分散也不懂,他们很多时候人挤人的人海冲锋。

  结果就像电影《兵临城下》那样,大量苏联新兵刚刚送到斯大林格勒,连东南西北都没搞清,、就立即死伤殆尽了,而德军伤亡很小,顶多消耗一些弹药。

  后来经过统计,苏军新兵平均存活时间不到一天。

  宋哲元经过再三考虑,坚决拒绝了学生兵们要求去前线的要求,而是让他们在战前准备三天干粮,然后转移到后方保定去。

  其实是宋哲元他们想保护这些学生!

  不过学生们热情很高,又报仇心切,根本没几个人愿意撤到后方去。

  他们再次推选代表,再三向宋哲元,佟麟阁他们请求留在南苑,不向后方撤退。

  宋哲元他们见学生们很坚决,也就只得同意了,但仍然没有安排他们作战,而是驻扎在南苑的兵营内继续训练。

  从7月8日卢沟桥打响以后,之后二周由于日军调集兵力,宋哲元试图和平解决,总体局势平静。

  虽然南苑西边的宛平卢沟桥断断续续在交火,总体来说南苑附近一直没有日军出现。

  到了25日就不同了,当时日军已经开始全面的进攻准备。

  25日进攻南苑东南方的廊坊,26日强行冲击南苑北面的广安门,27日又进攻南苑东边的通县,通县和廊坊都距离不远,南苑兵营里面能清楚的听到枪炮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