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南口战役 > 内容正文

悲壮南口战役 一寸山河一寸血
来源:昌平记忆   2020-09-12 15:48:22

  莽苍太行的尽头,是燕山山脉的起处,两山相挽结处那片高高低低、层层叠叠的支脉,名叫军都山,军都山中有一条长约四十华里、风景优美的峡谷,它就是“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当地人谓之关沟。

  万里长城奔来眼底,在关沟内矗立起一座关楼,这关楼就是被人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居庸关,由于居庸关扼守着北京通往山西、内蒙古等西北腹地的交通要道,所以自古以来被视为兵家战略要地。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在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北平之后,意图沿平绥铁路推进,侵入察哈尔、山西等地,就是在这里——南口、居庸关及两翼德胜口、镇边城一线山地上,遭遇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

  那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战场绵延百里,策划南口作战时,日军指挥官板垣征四郎夸下海口:有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三日可取南口,十日可控制平绥线,南口战役的惨烈程度大大超过以往的中日交锋,日军不顾国际公法,全线多次使用毒气弹,致使中国军队大量伤亡。

  战斗历时18天,双方投入兵力共计13万人,经过半个多月的血战,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以战死官兵9703名、伤23989名的代价,伤亡日军共15000余人,最终兵败南口。

南口战役中日双方参战兵力

  中国军队

  总兵力共计6万余人,山炮35门。

  陆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前敌总指挥汤恩伯。

  第十三军所属王万龄第四师、王仲廉第八十九师,共28000人,战斗于南口、居庸关、横岭城、德胜口一线。

  陆续支援

  第十七军李仙洲第二十一师、高桂滋第八十四师,共14000人,战斗于居庸关、横岭城及宁碉堡、独石口一线。

  河北地方部队朱怀冰第九十四师,共5000余人,参战于八十九师之左翼永宁、延庆至宁疆堡一线。

  陈长捷第七十二师,共约6000人,参战于横岭城、镇边城。

  马延守独立第七旅,约4000人,参战于怀来、版达峪地区。

  炮兵第二十七团,2000人左右,参战于怀来。

  日军

  总兵力共计7万余人,附炮300门以上,航空队及战车队协同作战。

  日军甲种机械化部队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全部,约25000——30000人。

  酒井稿次第一混成旅团、铃木重康第十一混成旅团,两旅团共计约30000人。

  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之一部,约10000人。

  热察守备队,兵力不详。

  南口战役经过

  1937年8月初,日寇占领了北平后,沿平绥路北进,中国陆军第十三军奉命自平地泉(今集宁)向察哈尔挺进。

  8月4日,第八十九师五二九团进入南口阵地,五三零团进入德胜口阵地,五三三团进入延庆、永宁阵地。

  8月7日,日军由沙河向昌平移动。

  8月8日,日军第十一混成旅团一部在德胜口与中国守军接火,南口战役打响。

  8月13日,日军攻占南口。

  8月16日,日军第五师团与先期进犯的第十一混成旅团一部会合,对南口西部横岭城、镇边城一线中国守军第四师一部展开攻击,双方激烈交火。

  8月17日,日军大批增援到达,夺取了南口西部长城防线的一三六零高地,随后,逐次展开于一三六零高地至镇边城之间,向守军发动攻击。

  8月18日,傅作义率陈长捷第七十二师和马延守独立第七旅增援到达怀来下花园地区,蒋介石电令卫立煌所属第十四集团军驰援南口,并电令十三军军长汤恩伯,“固守现有阵地,最后必须死守怀来,待援出击”。

  8月19日,南口战役进入激烈胶着状态,我守军在黄楼院、禾子涧、沙埚铺、八五零高地及居庸关一带死守阵地,伤亡惨重。

  8月22日,日军突破长峪城守军阵地,这一天,增援南口的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进至门头沟沿河城时,被永定河洪水所阻,遂改道青白石向南口挺进。

  8月23日,日军突破镇边城防线。

  8月25日,日军猛攻横岭城和居庸关,当日15时,日军坦克冲入居庸关,当日,增援镇边城的独立第七旅退守怀来,日军随即在飞机、炮兵支援下攻击怀来,正面长城线上守军处于日军包围态势下。

  8月26日下午,汤恩伯下令守军沿桑干河向蔚县突围,日军当日占领怀来,相继占领张垣,南口战役以中国军队战败结束。

  南口战役意义

  南口战役虽然失败了,但它仍不失为我国抗战史上的辉煌篇章,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南口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的阵地战;是日军第一次在中国战场上遭遇重大挫败;是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个大战役;

  (二)它严重挫伤日军,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计划;

  (三)南口战役加快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在南口战役进行的8月19日,蒋介石同意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并设立总指挥部,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公布红军改为八路军的命令,红军完成改编后,迅速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

  (四)南口战役的悲壮激烈,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

  中共中央编辑出版的《解放》周刊中曾评论南口战役“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地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南口战役闪回

  龙虎台肉搏坦克 一寸山河一寸血

  龙虎台是位于居庸关东南方向的一个坡度平缓的小山,紧邻南口火车站和南口铁路机厂,是南口战役的前沿阵地。8月10日,日军的飞机大炮开始对南口镇、南口车站、南口铁路机厂轮番轰炸,龙虎台守军阵地被密集的炮弹炸成一片火海。守卫阵地的十三军五二九团官兵机智勇敢,在敌人炮火轰炸时,躲入附近的庄稼地。炮声停了,再进入阵地战斗。就这样激战了两天。

  8月12日拂晓,日军在大炮、坦克、战车的掩护下,对南口中国军队阵地进行反扑。当时守军官兵还从未见过坦克这种“铁怪”,见它喷着火舌的样子,很是凶猛,机枪子弹打上去,不伤皮毛,用山炮轰,还是不起作用。五二九团团长罗芳珪见阵地将被攻破,下令官兵拼死阻击,“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也决不后退”。同时挑选精兵,分成两批,一批带手榴弹,滚身接近战车,用手榴弹炸毁履带;另一批利用履带毁坏之时,攀上车顶,用手枪向瞭望孔内射击。

  眼看着一个个弟兄倒在敌人的坦克面前,五二九团三连连长隆桂铨杀红了眼,他带着手下的60多名士兵,扑向“铁怪”。然后从侧面攀上坦克,掀开铁盖子,将手榴弹塞进“铁怪”中。就这样,他们用血肉之躯与坦克搏斗,硬是打掉了六辆坦克,先后六次夺回龙虎台阵地。在龙虎台阵地上,五二九团七连官兵几乎全连殉国,连长隆桂铨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团长罗芳珪在全团官兵大部分牺牲,自己也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大呼杀敌,愿与全团官兵共存亡,官兵无不感奋,他们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英雄壮歌。

  八五零高地全营战死 无一缴械

  狡猾的日军在暂时无法突破南口、居庸关防线后,增加兵力以第五师团一部和第七混成旅团一部,绕过居庸关西进,企图从南翼迂回侧击长峪城、横岭城、镇边城一线国军防线。

  8月17日,3000多名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禾子涧、老峪沟及石猴岭东碉楼猛扑,在镇边城东南的八五零高地与守军展开拼杀。经过一天的恶战,八五零高地东碉楼失守,第四师第十二旅旅长石觉率部会同第十旅一部向八五零高地东麓增援。8月19日晨,我守军奋力攻打突入黄楼院、骡子圈之敌,在经过多次冲杀之后,我守军终于堵上黄楼院溃口,夺回八五零高地。

  8月22日,八五零高地再次失守,第七十二师四一六团团长张树桢在两个营长阵亡的情势下,亲率预备队发起抢占八五零高地的冲锋,他在胸部、腿部连中数弹后,仍高声命令团副率队继续冲锋。夺回阵地后,他坚持让卫兵扶上山,并坐在地上写报告:“八五零高地夺回来,职重伤不支,部队各口阵地,命团副……”,团副的名字尚未写出,便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张树桢牺牲后, 四一六团一营官兵面对强敌进攻,顽强死守,终因后援无继,全营官兵全部战死在八五零高地,无一缴械投降。

  吊末湖战斗 全体官兵展开白刃战

  日军在西线遇阻后,分兵一部,企图从我第四师和第八十九师防线衔接处突破,这个衔接处就是吊末湖,在这个衔接处布防的是临时组建的吴绍周支队。

  8月16日,日军一个联队,在十二架飞机轮番轰炸后,对吊末湖吴绍周支队发起进攻,面对敌人的进攻,吴支队的官兵埋设地雷,诱敌深入,当敌人进入布雷区后,拉响地雷,然后机枪、手榴弹一起打过去,给日军打得猝不及防。当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时,全体官兵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工兵营长门长春手舞大刀,带领工兵营与敌人厮杀在一起,最终击退敌军。在这次战斗中,官兵阵亡400多人,重伤320多人。

  南口战役教训

  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在卢沟桥事变中,身为军队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并没有为全面抗战做好准备,直到日本人占领平津,才仓促电召汤恩伯,命其“从速集中部队”,“准备向张家口挺进”,及至部队到达南口防线,竟来不及熟悉地形,修筑工事,就仓促应战。

  协同不周密,指挥不统一,南口参战部队分属不同番号,不同派系,在相互协作上,存在问题,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武器装备落后,第十三军仅八十九师有山炮九门,由于陈旧,射程只有四千多公尺,第四师仅有战防炮两门和几门小炮,而日军不但配备火力强大的山炮、重炮和铁道重炮,还配备有坦克、战车多辆,航空队飞机多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