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沧桑,烽火台上的青草有半尺多高,目睹了一幕幕抗击日寇风云。沟里的泉眼咕嘟咕嘟直冒水,溪流清澈见底。南口,位于北京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这一带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关隘重叠。南口的南北两侧,又是筑在高山脊背的内外长城,山上仅有羊肠小道穿行,故南口是名副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天险之地,人们称它是“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即可阻止日寇占领察哈尔省,进而分兵晋、绥之图谋,从而保卫察、晋、绥三省。
硝烟虽远,记忆犹新,史册无言伤血泪。南口战役从1937年8月8日打响,至8月26日撤退,历时近20天。战斗中,日寇凭借其优势兵器飞机、坦克、大炮等,每日向我阵地倾泻数千发炮弹、炸弹,依山草草修筑的工事,总是刚修好就被毁,再修好,再被毁。当时山上的石头都被炸成土了,阵地上到处散落着中国士兵的断臂残肢,但没有人后退。中国军队在这里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留下了许多战争故事。下雨时战士们就把军毯举在头上,一会儿军毯里浸满水了,拧干了再举起来。战壕里的水没到了大腿根儿,天气又闷热,很多士兵的裤裆里的皮肤全溃烂了。
最困难的情况是给养断绝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由于雨水大,山上村民种的玉米长势甚好,还有不少沙果树。士兵们就啃玉米充饥,吃沙果解渴。可沙果毕竟有限,实在渴急了,就只能喝战壕里的雨水……
日军在大炮、坦克、战车的掩护下,对南口中国军队阵地进行反扑。当时守军官兵还从未见过坦克这种“铁怪”,见它喷着火舌的样子,很是凶猛,机枪子弹打上去,不伤皮毛,用山炮轰,还是不起作用。五二九团团长罗芳珪见阵地将被攻破,下令官兵拼死阻击,“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也决不后退”。同时挑选精兵,分成两批,一批带手榴弹,滚身接近战车,用手榴弹炸毁履带;另一批利用履带毁坏之时,攀上车顶,用手枪向瞭望孔内射击。
日军被激怒了,连续不断的重炮声盖过了中国军队的机枪声。轰炸机轮番把炸弹倾泻在守军阵地上。眼看着一个个弟兄倒在敌人的坦克面前,五二九团三连连长隆桂铨杀红了眼,他带着手下的60多名士兵,扑向“铁怪”。然后从侧面攀上坦克,掀开铁盖子,将手榴弹塞进“铁怪”中。就这样,他们用血肉之躯与坦克搏斗,硬是打掉了六辆坦克,先后六次夺回龙虎台阵地。在龙虎台阵地上,五二九团三连官兵几乎全连殉国,连长隆桂铨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团长罗芳珪在全团官兵大部分牺牲,自己也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大呼杀敌……
当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时,全体官兵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中国军人以伤亡33000人以上的代价,歼敌15000人。第十三军是这一场战役的主力,伤亡12600人,占全军人数28000人的45%以上,创下了一次战役日军死伤万人以上的纪录,延缓了日军攻占山西的时间,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破灭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