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平型关战役 > 内容正文

历史上的平型关战役
来源:不逝的抗战军魂 文/萨沙   2020-08-07 11:39:45




  大同战役草草结束,晋北大部分地区被日军控制,防守此处的晋绥军61军军长李服膺以贻误军机罪被阎锡山下令枪决。大同战役结束以后,日军仍然分东,北两线总 兵力约10万之众直逼太原外围三道防御阵地的最外一层晋北的雁门关到平型关一线。阎锡山为了抵抗从东路杀来的板垣征四郎第 5师团,发动了平型关战役,试图将该师团一举歼灭或者重创。但最终的结果是晋绥军虽然造成日军数千人的伤亡,却并没有能够击退该部,同时雁门关和平型关一线阵地最终也没有防守住。日军此战伤亡5000到8000人,而晋绥军和助战国军伤亡高达3万人。此战无论就战略还是战术上来说,平型关战役都不成功,可以说是一场败仗。

  而在平型关战役的过程中,林彪的115师出动一部兵力歼灭了日军第5师团约800多人的辎重部队,也就是后来被宣传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这是国共抗战历史上第一次的配合作战。

  在占领大同以后,日军下一步自然是要继续占领太原北部的忻州盆地,进而南下占领太原盆地。山西的地形特殊,东南西都是大山,只有中路一连串的盆地。从北往南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这些盆地不但是山西省主要产粮区,也居住着大部分人口,更有几乎山西全部的工厂和商业。其中忻州盆地,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是山西最核心的三个盆地,如果这三个盆地丢了,山西的精华部分也就被日军控制。

  山西省地处华北五省中间,自古如果要想真正控制中国的华北地区,就必须控制山西省,所以自古以来山西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山西是华北五省甚至中国北方中军事地位最为重要的一个省份!随便打开地图可以看到,以山西省为中心,周围包括华北五省的的河北,山东,绥远(近内蒙古一部),察哈尔(近内蒙古一部),还有华中的河南省一共5个省几乎都是一马平川平原和丘陵地区,仅有山西省一个省为山地地区。山西省除了中部有从北到南像一串糖葫芦一样的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外,东面庞大的太行山脉,南北绵延400多公里,西面则是 长达300多公里的吕梁山脉,南面则是王屋山脉和中条山脉,其中中条山脉长达160公里,只有北方没有很高的山脉,但这一线普遍地势较高,属于高地。

  该省易守难攻,如果处于防御一方的国军控制山西省,就对试图控制华北的敌人有着极大的威胁。如果山西被日军占领,那么日军就能轻易控制整个华北五省,不再有任何军事上的威胁,那么华北就要真正成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了! 山西除了对于华北的有重要意义以外,他更是西北的屏障。 对于山西省的重要意义,无论是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还是察哈尔派遣军东条英机都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们不惜在主力进攻河北尚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之前,调动近10万大军杀入山西(本来日本军部的命令就是占领河北省)。

  大同战役国军没有获胜,并没有击退从北面杀来的察哈尔派遣军3个旅团。日军占领晋北大部后,东条英机的察哈尔派遣军还在继续南下,直逼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这条古代的山西内长城一线。此时的日军北路军同当年成吉思汗蒙古骑兵一样,由于地形原因,在晋北推进较为困难,速度并不快。

  以日军以师团旅团为单位,必须沿着公路前进。而由于山西山地地形的影响,从晋北到晋中的忻州盆地仅有三条较大的公路一是从晋东北的蔚县出发,沿着经过广灵,灵丘的公路杀入忻州盆地,这条公路必须通过平型关。二是从大同出发,从北而南沿着公路杀入雁门关,这条公路必须通过雁门关。三是沿着晋西的朔县,宁武,原平的公路,从侧翼突破宁武关直接杀入忻州盆地,这一线必须经过宁武关和忻口。但第三条路线目前看到不现实,因为这个圈绕的太大,接近200公路山路,而且路还多是小路,更必须翻越过云中山脉或者恒山山脉这两道天然的地理屏障。这一条路线就算没有国军驻守,短时间内也绝对不可能成功。

  那么,日军主攻方向自然是要么杀入平型关,要么杀入雁门关,日军目前据这两个关的距离都在100公里左右。



  当时北路3个旅团的日军总指挥东条英机认为山西地形很险要,如果只在一路出兵很容易被晋绥军集中主力凭借阻挡住。

  所以日军凭借自己强大的火力兵力,不存在万夫莫开的情况,但防御的晋绥军凭借地形和兵力的优势全部投入这一点固守。日军兵力虽多,却无法展开,短时间内自然无法拿下,甚至会陷入南口战役同汤恩伯13军那种持久消耗战,得不偿失所以由察哈尔派遣军3个旅团从北往南杀向雁门关,同时由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也需要从东面配合出动,杀入平型关。

  对此东路日军指挥官板垣征四郎也是认可的,板垣对晋绥军很了解。他认为晋绥军目前只有5个步兵军1个骑兵军,晋绥军的所谓步兵军表面上是1个军,实际每个军不过7个团到9个团兵力,其实不过是一个加强师的兵力,也就是1,2万人。换句话说晋绥军总兵力不过10万多一点。10多万晋绥军,加上在山西境内助战的地方军高桂滋的17军,总兵力绝对不超过20万人。而从平型关到雁门关再到宁武关一线长达200多公里,防线是很长的。如果这里是平原,200公里没有50万以上大军怕是根本没法防御,好在这是山地只需要重点防御一线易于突破的关口,可以使用较小的兵力。话虽如此,但毕竟山西这一线需要防御的关口也不少,晋绥军防御兵力也一定会分散。而日军东北两路总兵力也有6万人,加上其他支援部队和伪内蒙古军队总兵力接近10万,双方就战力上来说日军并不占任何劣势,反而有相当的优势。

  转回来说 东路的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该师团由于南口的被汤恩伯十三军,高桂滋17军以及晋绥军陈长捷的72师重创,经过近1个月的激战,整个师团伤亡高达1万人。第5师团经过华北后方短期补充了数千兵力以后,现有仅有2万出头,按照一般军事常识来说来说,显然该师团需要修整一段时间才能继续作战。不过板垣征四郎是日本陆军中和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齐名的四大中国通之一,对中国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认为绝对不能等待师团休整完毕以后再继续进攻,必须立即出兵进入山西。因为此时晋绥军一部深入南口和察哈尔作战损失不轻,并且处于全面撤退中,由于机动能力远逊于日军,一部尚没有退到既定的防御阵地,完成防御的军事部署。大同战役李服膺的61军被东条英机仅仅1个旅团一触即溃就是一个最好例子!





  阎锡山特别发展了一整套的军工企业,他的太原兵工厂是当时全国和张作霖奉天兵工厂,蒋介石汉阳兵工厂并称的三大兵工厂。在太原兵工厂成立之前,晋军兵力始终在5万人以下,不是没有兵员,山西省当时有1000多万人口,很多地方比较贫穷,农民青年也愿意当兵,人是不愁的。但就算有了兵也没有武器,等于白搭!当时普通晋军士兵日常仅有几发子弹,上战场之前增补二三十发,打完就没有了。。

  太原兵工厂从1920年开始草建,经过7年的发展后,该工厂成共有设备3800部,职工1.5万人。于是,山西到基本实现了轻武器的完全本地生产,尤其弹药补充不成问题。从1928年至1930年间,太原兵工厂的月产量为:轻重火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

  这在当时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是全国首屈一指的!

  除了步枪以外,太原兵工厂还居然仿造了大量美式汤姆逊冲锋枪。

  阎锡山将冲锋枪在全军普及到每个连甚至每个班,另建有独立的冲锋枪分队。日军长期攻不下平型关,主要进展中很难对付晋绥军的手榴弹雨。此次平型关战役中,日军受到的主要杀伤就是晋绥军的机枪和手榴弹晋绥军由于后勤补给充足,手 榴弹有大量供应。轻武器比较优秀,也主要能在防御中发挥一定作用。

  板垣征四郎认为由于北线东条英机部队的牵制,晋绥军最多使用一半兵力,也就是5,6万人防守平型关。而以自己一个甲种一流师团2万多人在重炮和飞机掩护下,对付5,6万晋绥军问题并不大。所以在大同战役以后,日军第5师团根本没有停下来不动,而是一路火速推进。



  早在在9月11日,第5师团就占领了山西和河北交界处的蔚县,守军刘汝明68军闻风而逃,汤恩伯急调高桂滋17军前往封堵,一度将日军封堵在蔚县一带。

  随后又使用陈长捷的晋绥军61军73师给予协助,驻守蔚县南边战略要地广灵,全力阻挡第5师团攻入山西。不过第5师团随后大举进攻,驻守两条公路交汇处广灵和外围的刘奉滨73师,高桂滋17军,刘茂恩15军一部奋力抵抗。广灵一旦失守,也就打开了通往平型关的大门。

  阎锡山严令晋绥军73师不许后撤,为平型关战役获取时间。于是73师在师长刘奉滨率领下先前后跟日军肉搏5,6次,全师损失惨重,423团团长吕超然殉国, 连刘师长自己也受重伤,全身中弹三处。17军也伤亡不轻,15军参战一部也被日军击退,最终广灵被日军攻陷,但坚守的这几天为后来的战斗争取了宝贵时间。73师后退到灵丘,在此处激战数日,放弃该地退至太行山脉。

  第5师团经过一周的激战,基本打通了前往平型关的外围障碍,占领了广灵,灵丘,其中灵丘离平型关仅有50公里,通向平型关的公路已经完全向日军敞开。

  高桂滋17军,晋绥军73师,刘茂恩15军奉命后撤,其中15军仍然在北方负责驻守恒山山脉,无法回头参加平型关战役,而高桂滋17军一路退回平型关一线,参与之后的平型关战役。

  此时阎锡山判断第5师团会从东面沿着蔚县,广灵,灵丘,平型关一线进入山西腹地。 那么,晋绥军自然要在平型关同日军决战了。

  这是因为平型关和雁门关都是对防御一方非常有利的地形!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道路在此处骤然缩短,所以古称瓶形关,也就是说此处为一个交通的瓶颈。

  两山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通过,而平型关正好处于这条公路中段的高点,地形是最为险要的,也是一夫当关的地方。所以不在这里防御,还要放在哪里呢?

  不过阎锡山一直无法肯定,还留在晋北的东条英机察哈尔派遣军的3个旅团,会不会配合板垣师团同时南下杀入雁门关,所以尚且必须分兵防御雁门关方向,必须两个方向同时防御。

  阎锡山将平型关和雁门关同时定为防御的主要阵地,当然他自己的判断是日军会首先杀入平型关,雁门关的进攻只是策应!后来证明这个判断很正确的!

  阎锡山的计划是集中现有晋绥军的全部兵力,由晋绥军孙楚的33军,西北军高桂滋的17军两个军固守平型关正面阵地,也就是平型关和团城口,其中非晋绥军的西北军17军在平型关外围,晋绥军33军守平型关内线。

  由于第5师团还有2万兵力,光靠国军两个军3万人顶多是勉强防御住,想要歼灭第5师团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使用其他部队增援。

  阎锡山计划再调动主力部队将第5师团包围在平型关痛击,最终迫使其后撤或者停滞不动,最惨也会消耗他的力量,让其在之后的作战中无法保证战斗力。

  当时阎锡山手上可以使用的还有郭宗汾的晋绥军预备第2军(新组建),大同败退下来的王靖国的19军,绥远东部傅作义的35军,杨澄源34军,以及军长李服膺刚刚被枪毙,由陈长捷代理的61军,共5个军,另外还有赵承绶的1个骑兵军,东北军何柱国1个骑兵军。这样阎锡山手上有晋绥军6个步兵军1个骑兵军,但山地作战中骑兵军无法使用,赵承绶的骑兵没有参战。另外由于阎锡山坚决不允许中央军进入山西!蒋介石不能任由日军击溃晋绥军,只得将不属于中央军,但听命于中央政府的西方军阀部队高桂滋的17军和刘茂恩的15军送到山西助战,这样阎锡山手上有多了2个军。另外还有名义上归属第二战区指挥的八路军115师,也已经开到山西作战。其实不提助战的其他军队,如果阎锡山真的把晋绥军6个步兵军集中起来,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形对付板垣征四郎1个师团,还是必胜无疑的。

  由于日军从两面出兵,阎锡山认为不能冒着雁门关一线失陷的危险,不得不分兵驻守!他调动19军,34军,35军,15军等共4个主力军驻守漫长的雁门关防线,导致兵力严重分散,用于平型关的兵力是严重不足的,也是之后平型关战役失败最致命的因素。

  最终部署为:

  (一)杨爱源的第6集团军负责防守内长城由应县的北楼口向东经凌云口至平型关,和由凌云口经恒山、乱岭关、松树山而达广灵东南的刁村一线地区。

  (二)傅作义的第7集团军负责守卫内长城之北楼口向西至朔县的利民堡一线。

  (三)何柱国的骑兵第2军守卫平鲁至以西的下水角一线地带。

  (四)赵承绶的骑兵第1军防守偏关以东之老营和偏关以北长城外之清水河地区。

  (五)林彪的第115师守卫平型关以东至灵丘地区。

  (六)担任预备队的陈长捷第61军第71师位于繁峙,72师位于代县,35军位于阳明堡。

  经过阎锡山的部署,从朔县的利民堡向东,沿内长城和恒山的北麓经杨方口、广武、雁门关、茹越口、狼峪、北楼口、凌云口、董庄、团城口而达平型关、马跑泉都有晋绥军布防。另在凌云口向东经恒山、乱岭关、鳌峪、松树山至广灵以南的刁泉村,即平型关以东地区亦构筑了较为坚固的防御阵地。

  代价是国军兵力过于分散了,完全是一个一字长蛇阵!

  平型关战役开始以后大部分时间内,仅有高桂滋的17军,孙楚的33军在刘茂恩15军一小部配合下苦撑,总兵力不过2,3万人。以日军的战斗力,双方兵力接近,国军连平型关都无法守住。好在当时日军在河北集中兵力准备进攻保定一线国军阵地,将第5师团一部分部队调走,侧面帮了国军的大忙。

  当时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命令第5师团迅速停止山西作战,将主力调回河北参战。一心想占领山西的板垣征四郎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但毕竟军令难违,他命令国崎登第9旅团大部占领涞源后停止前进,回头开入保定,此次平型关战役主要由第5师团的三浦敏事21旅团完成,总兵力只有1万多人。这样一来日军兵力锐减一半,战力也就大大减少了。这样双方旗鼓相当,国军人数较多,日军装备训练占优,自然此时的日军还是要胜一筹的。后来逐步调来了郭宗汾的预备2军和陈长捷的61军5,6万人投入战场,一下子取得了较大优势,但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因为晋绥军重武器不足,进攻乏力,短时间内无法吃掉第5师团。在最后调用傅作义35军这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进入平型关,准备一举歼灭疲惫不堪的第5师团时候,日军突然突破平型关侧翼防线,导致晋绥军被迫全军撤退。平型关战役也就这样结束了!

  当时板垣征四郎也急于攻入山西腹地,他经过再三思考,决定选择平型关作为突破点,用自己的第5师团作为主攻力量。他并没有听从东条英机提出的,以察哈尔派遣军3个旅团从北向南主攻雁门关,由板垣从侧翼助攻的主张。板垣在占领灵丘以后,虽然收到寺内寿一大将将整个师团调回河北的命令,却并没有停止进攻。他决定尽快出兵,乘着晋绥军立足未稳迅速将其击溃,占领平型关。

  由此看来阎锡山分析的是正确的,他的军事头脑还是挺了不起的。

  晋绥军并没有闲着,他们也紧急部署。日本空军侦察机告诉板垣征四郎,平型关和雁门关一线晋绥军正在大量集结,恐怕很快就会做好防御准备。由此板垣征四郎决定立即全面进攻,从9月22日第5师团的21旅团下属2个联队中的第21联队从灵丘出发,杀入平型关一线,主攻团城口,东西跑池等地区。日军来的很快,晋绥军准备却不足。

  高桂滋17军刚刚经过广灵激战,遭受了一定的伤亡,接着又急行军赶往平型关阵地。该军赶到阵地不久,尚且还在破坏晋绥军没有来得及破坏的公路,就于紧追而来的日军遭遇。日军先头部队和高桂滋军破路部队狭路相逢,两军混战,由此平型关战役开打。日军21联队战斗力很强,加上刚刚在南口,大同获胜,锐气十足,不易抵挡!防御此处的高桂滋17军奋力抵抗,战至24日,不过短短一天多时间,高桂滋守军伤亡超过千人。高桂滋要求就在后面几公里处的晋绥军孙楚33军给予支援,但孙楚借口兵力不足,按兵不动。高桂滋又苦撑几日,仅仅该军下辖2个师的其中1个伤亡了2600多人!除了兵员损失很大意外,由于日军火炮封锁,连饭都送不上来,前线官兵3天没有吃饭。这几天又是大雨,高军官兵站在积水齐腰深的战壕中作战,非常艰苦。加上从南口战役开始,高桂滋17军一路连续作战,一路都是急行军,前后战斗了2个多月时间,并没有一时一刻的修整。此时17军的全体官兵都非常疲惫,此时实在不能支持。

  而孙楚33军并没有和日军交过手,是一个整编满员的军。这样一支部队,居然就在高桂滋部后方按兵不动,这不得不让人有所想法。高桂滋军长是个直肠子,他认为晋绥军显然是准备用自己部队挡在前面,由自己造成日军较大消耗以后,晋绥才上来作战,捡现成的便宜。

  对此,高桂滋自然感觉忍无可忍,他立即跳过33军军长孙楚和集团军司令杨爱源,直接给阎锡山发报求援。没想到阎锡山的意思跟孙楚没什么不同,最终又只

  现在晋绥33军一个满员的军按兵不动,让高桂滋1个残破不全的军自己去挡,完全就是 不是自己生的儿子不疼,就是让他们做替死鬼吗!

  所以高桂滋最后坚决要求撤退,并且由马上就要赶到战场的郭宗汾的晋绥军预备2军接防,不然自己部队就要自己放弃阵地后撤。当时高桂滋电报全文为:再无援军,只有出于冒犯军令进行撤退之一途! 晋绥军没有办法,决定派出小股部队应付一下高。

  高桂滋一个旅的阵地,晋绥军仅仅派遣2个连来接防。在这两个连到了以后,高桂滋军的军官让他们进入阵地协助防守。没想到这2个连的晋绥军却说:我们是奉命来给你们壮声势,帮你们提高士气,不是来打仗的!听到这句话,高桂滋的军官们差点气吐了血!后来在高桂滋军官威逼利诱下,这2个连最终勉强同意进入阵地协助防守。

  结果又出了大笑话!这2个晋绥军连刚靠近阵地,就发现日军重炮雨点一样打来,他们赶忙停止行军,原地卧倒不动。稍后他们又看见日军密集冲锋上来,高桂滋部奋勇和日军肉搏,大刀对刺刀,杀得四处血肉横飞,尸横遍野,人头在地上乱滚。这2个连上上下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自发的立即转身后撤,飞一般的跑了。他们仓皇的钻入一个山沟埋伏起来,连头也不敢抬,至于接防阵地也就再也不用想了。当时双军已经激战整整6天,日军21旅团21联队攻破了高桂滋17军主阵地,17军伤亡惨重,粮弹耗尽,无力继续作战了。

  旅长高建白问军长高桂滋怎么办,要不要组织反攻!

  高桂滋愤愤的说:管他娘呢,我们撤我们的!难道山西是我们的地盘?这是他们晋绥军的地盘!我们就因为保家卫国来山西跟日本鬼子拼命,晋绥军几万人却躲在我们后面,用我们去挡鬼子。我们守了这几天,伤亡这么大,也算对得起他们了!!!

  团城口由此失守,平型关全局震动,但防线仍然顽强。

  在高桂滋军后撤的时候,郭宗汾的预备2军已经赶到一线战场郭宗汾奉命反攻,夺回高桂滋军失去的阵地。郭宗汾军的3个旅全线进攻的同时,阎锡山也命令林彪的115师配合切断日军补给线。结果郭军出击的时候,却意外同时遭遇日军的反冲击,两军发生混战混战。同时平型关正面的孙楚33军也和日军激战不止,国军第一轮反攻开始。 从9月23日到26日,双方反复争夺东跑池等地,来来回回形成拉锯战,到处都是血战,遍地都是尸体。27日,孙楚33军独立8旅孟宪吉旅长亲到阵地督战,看到一个营战士血战整整5昼夜,原有500多人的一营,只剩148人。虽然国军损失很大,毕竟兵力远多于日军,日军21联队在平型关一线被国军包围,伤亡惨重,处境非常艰难,大有被全歼的态势。

  也就在正面激烈火拼的这个时候,八路军利用21联队自顾不暇的时候,乘虚在平型关后方伏击了第5师团21旅团的一支后勤辎重部队,歼灭了8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野战部队。由此,日军21联队的后勤也在之后几天内基本断绝。

  此时在后方的板垣征四郎得知21联队被包围,辎重部队也遭受袭击的情报以后大惊失色,他紧急调动手上仅有的21旅团第42联队从蔚县迅速开往平型关一线。

  日军一个联队近有4000多人,不可能有效对付数万国军!由于自知兵力不足,却实在无兵可用,板垣征四郎被迫向北路察哈尔派遣军司令东条英机求援。

  东条英机命令正在从大同南下的察哈尔派遣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以十川次郎第1联队为骨干,组成十川支队赶赴平型关增援第5师团。

  于是两支部队约1万大军赶来增援,都沿着公路急速前进。 日军沿着公路前进并没有遭到什么抵抗,迅速赶到平型关前线。只是在路上,他们看到了辎重队被八路军115师伏击后,几乎全军覆没的所谓惨状!

  在这支生力军的支援下,日军在平型关又扭转了局面。日军用轻重火炮猛烈轰击晋绥军,一度将郭宗汾军长也包围起来,情况转为对国军不利。

  见郭军并没有获得决定性胜利,反而陷入苦战,焦急的阎锡山紧急命令作为平型关战役预备队的陈长捷61军立即支援(当时在代县待命),并且命令晋绥军能力最强的大将傅作义统一指挥平型关战役。61军因为原军长李服膺被杀,全军非常震惊,士气迅速恢复,战斗力也大为增强。而军长陈长捷虽然傲慢自大,持才辱物,却也是晋绥军中最有名的战将之一,军事能力相当了得!

  61军放弃雁门关附近的代县阵地,火速杀入平型关一线。

  由于军情紧急,该军冒着倾盆大雨全力行军,路上来不及生活做饭,每个人吃几个冷饭团代替。 在陈长捷61军进入战场再次一举扭转了平型关战场的局面,郭宗汾预备2军,孙楚33军在高桂滋17军各部也同时全线出击,开始了国军对日军3个联队的第二轮进攻日军防御能力比进攻能力还要强过一大截,期间战斗极为惨烈。日军固守某一点就死守不撤,轻重机枪配合掷弹筒和九二步兵炮形成一个完整的火力圈,如果没有火炮和重机枪进行火力压制,是极难攻进去的。而日军作战斗志也非常顽强,林彪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歼灭日军800多人。一般按照全世界军事常规来说,一般俘虏率至少在百分之十以上。对于四面被全部包围的军队,被俘人数有时候占到参战总数的一半以上!但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居然没有捉到一个活得,可见日军防御之顽强。

  平型关战役中国军也没有俘虏多少日军,其中有一次俘虏6个日军,也是1个军医带着5个卫生兵而已。当然,国军作战也非常英勇。

  晋绥军61军434团奉命向鹞子涧日军发动进攻,434 团与敌奋力拼杀一举占领鹞子涧,却因突入太深而陷入日军包围中。

  团长程继贤与部下全团千名官兵誓死不退,和日军多达一个联队的兵力血战数小时,结果全部壮烈牺牲,仅有100多人侥幸突围,其中军官仅有团副郭唐贤、营长张景舜及一通讯排长三人,他们还是奉命率部突围的。

  程继贤是山西太古人,殉国时年仅27岁。由于该团誓死抵抗,日军的伤亡也非常惨重! 

 

      经过国军数日猛攻,日军前后伤亡数千人,补给线也非常不稳定,完全陷入了颓势,开始转为完全的防御。平型关重要军事据点被晋绥军反攻一个个占领,日军步步后撤,已经出现力不能支的溃败征兆。双方就像两个筋疲力尽的拳击手,摇摇摆摆的勉强支撑,暂时谁也无法打到对方。力量上是国军占优,但由于缺乏有效攻坚武器,短时间内想吃掉日军不太可能。而日军更惨,从大的战略上来说日军已经被国军包围,处于绝对的劣势。日军补给相当困难,且不谈一线补给运输艰难,就连后方蔚县等地的补给都需要千里迢迢从天津港运来,数量完全赶不上消耗。最后日军仅靠空投勉强支持,一遇到阴雨天气,空投也就中断,日本兵就没有东西可吃。这样消耗下去自然是日军全军覆没,而国军后勤补给线畅通,又有当地老百姓的支持,是经得起消耗的。当时日军盛传国军要求被包围第5师团立即投降,还下达了最后通牒,这是日军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由此也被日军内部引以为奇耻大辱,所以第5师团的名声在日军中也不高明。 阎锡山见第5师团已经力不能支,决定一鼓作气消灭这股日军。他下令调动最有战斗力的晋绥军傅作义35军参战,甚至亲自赶赴35军阵地鼓舞士气。

  在阎锡山看来,如果平型关的第5师团被歼灭,那么单靠东条英机察哈尔派遣军的3个旅团根本不可能攻入忻口盆地,山西至少在这半年内就保住了。

  35 军军长兼任绥远省主席傅作义紧急调动还在雁门关的35军急行军开往平型关!35军下辖3个旅,装备是晋绥军中最好的,兵员素质也是第一流的,是晋绥军的王牌部队,是可以打硬仗的(平津战役时,35军被数倍解放军包围在新保安,该军坚守13天才全军覆没,军长郭景云开枪自杀成仁)。如果35军杀入平型关,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就必败无疑了。

  而日军侦察机发现35军的调动以后,立即告知板垣征四郎。板垣当场惊出一身冷汗,一时间手足无措。此时他的第21旅团和东条英机的十川支队共2万大军陷入国军四面包围中,正面打不破平型关,后退的唯一一条公路也被切断大半,真是退不了也进不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打,就算国军将他困住不打,日军也绝对无法坚持10天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日本陆军中最有能力将领之一的板垣征四郎,并不像一些日本将领一样动不动蛮干,此时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自知这样打下去难免全军覆没!

  板垣征四郎被迫厚着脸皮再次向东条英机求援!难题就扔给了东条英机!

  此时接到板垣征四郎的请求,他权衡轻重,总不能看着板垣第5师团在平型关被国军歼灭。东条也没有其他办法,被迫出动3个旅团放弃西进进绥远转而而南下,连续占领平鲁,朔州(攻占朔州时日军屠城,杀了3000多老百姓)等地,随后全军突袭平型关侧后的茹越口要地。茹越口,位于山西省内长城的雁门关与平型关之间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整条阵地的薄弱点!由晋绥军杨澄源第34军第203旅梁鉴堂一部驻守。

  本来雁门关一线有高达3个军的晋绥军和刘茂恩1个军拒险固守,日军别说是3个旅团,就算3个师团,短时间内也应该无法攻破。

  而茹越口又是自古以来攻破雁门关平型关的重要通道,这种兵家必争之地,一定要使用重兵配合坚固阵地死守。

  让人没想到的是,晋绥军杨澄源军长,王靖国军长居然忽视如此重要地方的防御。由于东条英机3个旅团在长达20天时间内没有进攻雁门关防线,这几个军长错误判断他们可能向进攻绥远,所以也放松了防御。就在这时,日军以第15混成旅团1个联队3000多人兵力在40门大炮的掩护下突袭茹越口,驻守此处的晋绥军梁鉴堂旅仓促应战,遭遇悲剧性失败。

  由于准备不足,该旅没有占据茹越口后方极为适合防御的铁角岭,而是只是将部队放在地形并不险要的茹越口,准备守不住阵地在转移到铁角岭。

  日军为了攻占茹越口,使用了40门重炮,其中包括一批超大口径迫击炮。这种迫击炮虽然射程不远,但威力非常大,对于晋绥军这种并没有永久性防御工事的部队有着极大的杀伤。结果该旅在日军猛烈进攻下,仅仅几小时内就遭遇极为惨重伤亡,一线部队被日军炮火大量杀伤全线溃败,自发向后撤退,已经不可能转移到二线阵地铁角岭继续作战。

  当时梁鉴堂旅长还是很英勇的,他见情况紧急,该旅大部溃散,却无力阻挡。于是梁旅长率领仅剩的一个预备队第3营奋力迎堵。在明知守不住的情况下,该营以自杀性的方式挡在日军进攻路线上,以300多人阻挡10倍数量的日军,最终全军覆没!旅长梁鉴堂英勇的在阵地上坚持到最后一刻。他的颈部先被日军重机枪射中一弹,血流不止,卫兵准备强行将他背下去治疗,却被他用力推开,在梁旅长拿着手枪,浑身浴血继续指挥指挥部队防堵的时候,他的头部再次被日军重机枪,当场壮烈殉国。而该旅退到忻口仅剩一个团兵力。

  梁鉴堂旅长是河北蠡县人,殉国时候年仅40岁!

  日军冲入茹越口,晋绥军已经溃败,日军骑兵尾随追击轻松占领了险要的铁角岭,由此茹越口就失守了。接着日军第15混成旅团如潮水一般突入,34军杨澄源部接连被击溃,很快占领连通平型关和雁门关公路上的重镇繁峙县城,此时不但平型关后方被日军包抄,雁门关也同时被包抄了。

  而本来开往平型关的傅作义35军被迫返回,迎击这股日军,根本没有来得及赶到平型关一线。 由此一来,平型关大好形势就彻底完了!

  侧后被包抄,加上以没有援军增援,平型关的晋绥军已经不可能歼灭平型关一线的第5师团。由此平型关的国军被迫全线后撤,放弃了平型关战役,退而继续进行忻口战役。

  当时平型关一线国军迅速后撤,攻占繁峙现成的日军第15旅团开始并没有想到国军会迅速撤退,所以根本没有想到立即切断公路。在目睹国军大军如洪水一样撤过去以后,日军才赶忙占领公路,却慢了一步,连一个团都没有拦住,失去了全歼平型关前线10多万国军的机会。这部国军后来全部参加了忻口会战,造成日军3万多人的损失!因为此,第15旅团旅团长筱原诚一郎也被东条英机臭骂一顿!虽然撤退尚且算成功,但此次占有如此好的战机,却没有歼灭第5师团,实在令人惋惜!

  用陈长捷的话来说,再坚持几天就可以全歼或者重创第5师团,没想到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功亏一篑。

  因为整个战役并没有实现战前的目的,对日军的杀伤也不够大,不过造成日军约5000到8000人的伤亡(其中还有800多人是中共115师的功劳),也暂时阻挡了日军的前进脚步。

  而国军伤亡很大,单单晋绥军牺牲近万人,负伤也差不多,整个战役国军伤亡3万多人之众,占参战部队的4分之一,也是相当惨重了。

  不过因为支援平型关战役,东条英机的察哈尔派遣军攻占绥远的步伐也大受影响。在平型关战役结束10天以后,东条英机才将他的留驻察哈尔南部的独立第11旅团扩编为第26师团,并且给其配属了9个伪内蒙古骑兵师,下令他们进攻绥远。

  这几支部队打了整整一个月才占领了包头,归绥(近呼和浩特)等地,却因为兵力不足,没有能够占领整个绥远(其实当时国军也仅有2个步兵旅和2个骑兵旅在绥远驻守)。这个省的一部也被国军控制了八年之久,直到抗战结束。

  通过平型关战役我们可以看到,日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此次平型关的日军1个师团又3个旅团协同配合,国军虽然有山地地形,又有晋绥军研制的很多适合山地战的轻武器,但想彻底防住日军进攻还是很困难的。

  而当时的国军想在进攻中吃掉日军有很大难度,因为缺乏足够的重武器,采用人海战术往往对付不了日军的火海战术,这样作战不但没有太大进展反而会遭遇惨重伤亡。

  其实晋绥军有9个炮兵团200多门火炮,却因为阎锡山始终把这些火炮当作宝贝,此战只拿出少数使用。比如配属给高桂滋17军一个军的仅有两个山炮连,共8门山炮。后来忻口战役,阎锡山总结教训,终于将全部本钱都拿出来使用,才将日军重创。平型关战役日军公布数据己方伤亡不到5000人,一般认为是5000到8000人,而晋绥军和其他国军伤亡总数高达3万多人,为日军的6倍。这也是抗战爆发以来,伤亡比最大的一次!

  期间晋绥军战斗力的虚弱,也让日军对其比较轻视,结果又是因为轻敌,日军随后高歌猛进,在忻口战役遭遇3万多人的重大伤亡。

  此战也体现了晋绥军指挥上的很多问题,对于平型关战役的进攻上,本来应该集中主力,以泰山压顶的势头全面出击,集中几个军主力部队同时作战。由于畏惧雁门关方向有日军突破,长期将4个军放在雁门关方向闲着,却不放入急需要兵力的平型关战场。而在平型关战役中,晋绥军先是投入2个军,然后先后增援2个军,最后再试图增援35军时候战局已经扭转,被迫放弃战役撤退。此 种添油式的使用兵力是用兵最忌讳的,也导致平型关一线如此持久苦战。如果晋绥军一开始就用调动5个军重兵猛击,第5师团怕是早就完蛋了,至少吃掉21旅团根本没有问题。那么之后就算日军能够攻破茹越口,也不能挽救第5师团损失殆尽的命运。

  而防御上晋绥军也有问题!本来防御最忌讳的就是分散兵力,应该集中兵力固守几点,同时调动大量机动部队防御。此次晋绥军正好相反,虽然投入4个军固守雁门关一线,却不防御重点,而是分散在漫长的防线上。最重要的要点茹越口的防御却如此忽视,最终导致一点突破全线崩溃。

  与此同时,山西作战兵力不足问题也始终存在,由于总兵力不过10多万人,使用起来捉襟见肘。阎锡山之前不允许中央军进入,蒋介石增援给他的地方军阀两个军战斗力也不强,总兵力也不过4,5万人,实际晋绥军兵力还是严重不足的。如果阎锡山之前就允许中央军进入,不要说来很多,就算后来在忻口战役作战的卫立煌14集团军的2个军赶到,怕是平型关战役怎么打都肯定获胜了。

  此战也让阎锡山对晋绥军战力虚弱有所了解,随后忻口战役中开始要求中央军参战,由此中央军和其他军阀军队,包括川军都开入山西。由此中央军也控制了山西的一部,国民政府的势力也渗透入山西了。

  但是,平型关战役也告诉我们日军的弱点。日军虽然攻势猛烈,无奈兵力有限,后勤补给也有严重缺陷!日军由于兵力不足,顾头就顾不了腚。集中部队打这个点,那个点就暂时顾不了,如果全力进攻,补给线和后方就更管不了!在日军集中主力进攻平型关的时候,后方补给线根本没有兵力保护,115师借机成功伏击。



   日军防御火力非常顽强,他们有大量92式重机枪,是防御中中间力量,近距离和中距离如果没有有效火力压制日军重机枪,单靠步兵冲锋基本不可能成功,反而会 伤亡惨重。同时日军装备大量火炮甚至掷弹筒,可以有效压制国军的冲锋。这种可以发射从200米到400米距离榴弹的掷弹筒,对冲锋国军造成很大伤亡,这也是现代榴弹发射器的鼻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