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南昌会战 > 内容正文

武汉外围地区的首次大战——南昌会战
来源:中国知网   2025-05-18 15:08:57

  南昌会战,抗日战争中1939年3月至4月,中国第九战区军队在江西南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的防御战役。

  战前形势

  南昌,江西省会,东依鄱阳湖,西傍赣江,是南方水陆交通的要道。它既掩护着联系第三、九战区的浙赣铁路,又是中国方面集结重兵、威胁沿江日军的战略基地,对长江一线的日军构成重大威胁。而且南昌城郊还有飞机场,中国空军经常轰炸在长江中航行的日本军舰,日军甚是恼火。因此,占领武汉之后,为巩固占领地、维护长江中下游交通运输线,日军选择南昌为第一个进攻目标,决定发动南昌会战。

  武汉会战时,日军华中派遣军曾试图攻击南昌。由于日军第一○六师在德安西北万家岭遭遇中国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沉重打击,未能渡过修水,于是决定在武汉会战后再进攻南昌。

  1939年1月,日军第十一军团制订了南昌作战指导策略。2月6日下达《对南昌作战要领》,并向修水北岸增加兵力,进攻南昌迹象日渐明显,其目的就是要割断浙赣铁路,切断皖南及浙江方面中国军队的主要联络线。

  3月,为切断浙赣铁路,日军调集第六、一○一、一○六、一一六师团兵力,由海军和航空队一部配合(兵力共计12万人),在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分三路向南昌进攻。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确保南昌,作了破坏日军进攻的部署,指令守卫南昌的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所属部队展开防御,试图以强有力的野战兵团从西南向南浔线之敌发动起攻势。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为陈诚,代司令长官是薛岳,副司令长官罗卓英、杨森、王陵基,参谋长吴逸志。战区辖地为鄂南、赣北及湖南全境,东与第三战区以津县为界,北与第五战区以长江为界,西南与第四战区以东安为界,南与第七战区以宜章为界,其第一线防御阵地夹在中国两个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之间,战线绵延400余公里,部署上,罗卓英的第十九集团军部防守南昌地区,其第七十、四十九、七十九、三十二、二十九军以及预备第五师驻守修水南岸至鄱阳湖西岸,由西向东并列防御,总司令部驻南昌;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部防守武宁地区,与武宁方面的日军对峙,总司令部驻修水县西南良塘。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控制通城、平江附近;关麟征的第十五集团军负责汨罗江至湘阴一线,军部驻守长乐街附近;商震的第二十集团军在洞庭湖南北驻防,控制益阳、沅江、花容、常德、桃源地区,总司令部驻于常德。卢汉的第一集团军控制浏阳、醴陵地区,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控制高安、上高地区。这一带湖泊众多,本来是应该利于防御的,但拥有大量舰艇的日军控制了湖面,令守军在湖防上耗费了大量精力。纵观整个战线,沿线共配置有25个半师,其中湖南的汨罗江地区与南昌以北的修水南岸阵地兵力配备密度最大。

  日军进攻

  3月17日,日军部署妥当,在海、空军掩护下,分三路向南昌发动总攻。

  一路日军为第一一六师团一部,从湖口乘50艘艇船南下,配之海军陆战队数百人,横渡鄱阳湖,向修水南岸阵地东端吴城镇进攻,从左侧掩护其主力。吴城镇位于修水流入鄱阳湖的入口处。中国军队第三十二军唐永良的第一四一师第七二一团与曾戛初的预备第五师共同抵抗,屡挫敌锋,激战至22日,日军仍未得逞。23日晨,日军在优势的飞机和炮火掩护下,多路围攻吴城,并不断使用燃烧弹和毒剂弹,守军与敌巷战肉搏,伤亡惨重,不得已于23日夜弃守吴城,退守赤岸山二线阵地。

  右路军则在武宁方面开始行动,以掩护其主力。武宁在南昌西北,修水上游,依傍九宫山,山路崎岖,易守难攻。20日晨,日军第六师团主力由箬溪附近向武宁东北进犯第七十三军、第八军和第三十集团军阵地;21日,日军又以一部由巾口南渡修水,攻击第七十八军阵地。激战数日,双方伤亡严重。战斗相持至27日,中国军队第三十集团军令第八军向南浔线日军后背瑞昌、德安等处攻击,策应南昌作战;第七十三军因伤亡过重,奉命调到后方整补,由第七十二军接替防御阵地。日军乘第七十二军接防立足未稳挥兵猛进,同时狠打第七十八军侧翼阵地,突破守军阵地,迫使这两支军队从修水北岸的望人脑、棺材山及南岸的洞口、罗坪等阵地后撤。29日拂晓,日军占领武宁。第三十集团军撤至武宁以西烟港街南北一线地区,与日军对峙。

  中路为日军主力,由一○一师团担任。17日,一○一师团从永修东面修水支流向第七十九军防地进攻。20日,日军一部沿南浔线向涂家埠进攻;中国守军第三十二军傅立平第一四二师死命奋战,至23日仍未失去阵地。日军第一○一师团另一部及第一○六师团17日开始向永修、虬津市方面进攻。27日,在200门大炮火力掩护下,日军将南岸尚在修复中的中国阵地基本摧毁,并使用“混用毒弹”,在烟幕掩护下强渡修水河,一举突破由第七十九、四十九军防守的纵深约两公里的3道阵地,并与第七十九军王凌云第七十六师、第四十九军王铁汉第一○五师激战。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急调王甲本第九十八师、王严第一一八师及张言传预备第九师向前方增援。由于大雨滂沱,河水暴涨,行进缓慢。预备第九师受命急进安义以北增援,但日军机械化部队行动迅速,我军兵力分散,无法构成整体,稳定战局。21日,由于守军伤亡过半,日军一举突破守军阵地。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惨重。守军在强大炮火的猝然打击下陷于混乱,尤其是日军施放毒气,引起军心恐惧,部队联系失灵,被迫向后撤退。日军相继攻陷,并向高安、安义前进,逼近南昌。

  南昌方面仅有第一三九师在城外以北的乐化布防,城内只有非正规的保安队,城防空虚,危如累卵。国民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下令,将第三战区鄱阳湖东岸的守备部队以及驻防东乡、进贤地区的第一○二师拨归罗卓英指挥。令第一集团军第七十、七十四军迅速展开,布防南昌西北的高安、奉新、靖安一线。但是增援主力尚在行军途中,日军机械化部队就一鼓作气冲垮了守军在靖安、安义尚未建成的防线。23日,日军占领安义,次日攻占万家埠、奉新。而日军主力由安义左旋向南昌突进,绕过守军构筑好的坚固防御阵地,指向南昌腹部。本来易守难攻的南昌城,一下子暴露在日军刀锋之下。

  25日,中国军队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令第三十二军由修水南岸火速回守南昌;令第七十、七十四军向高安西北、东北地区集结。26日清晨,日军坦克部队逼近南昌西北赣江桥。第三十二军刚抵达,见状立即奋勇炸毁桥梁,阻敌西进。不过第三十二军也仅有两个营的士兵渡过赣江,其余均被阻隔在对岸与日军背水苦战。27日,日军步兵部队由南昌西南曾家、生米街陆续乘坐民船渡过赣江,切断浙赣铁路,从北、西、南三面会合,猛攻南昌,守军与日军在狭窄的街道中逐屋巷战,伤亡甚重。28日凌晨,守军奉命撤离到进贤,南昌失守。南昌城的重要建筑及民房大部被炮火夷为废墟,浙赣铁路亦被切断。30日,中国军队第一集团军赶到,与第七十四、四十九军一部一起阻击日军,与日军形成相持。

  日军攻占南昌后,以第一○一师团留守南昌,以第一○六师团置于南昌以西,并以一部沿湘赣公路西进追击,于4月2日攻陷重镇高安。至此南昌会战结束。

  南昌保卫战中,中国守军丢失了大量武器装备,且人员伤亡十分严重,战死14354名,受伤17033名,失踪10565名。

  反攻南昌

  占领高安后,日军一○六师团已无余力西犯,江西的形势复趋平稳。日军以为大功告成,便从南昌一带撤走大批军队。但没料到中国军队会酝酿收复南昌的反攻。

  得知南昌迅速陷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大肆咆哮,4月16日,命令罗卓英负责统一指挥军队反攻南昌。第九战区集中了第一、十九、三十、三十二集团军各一部约10个师反攻南昌。其作战方针是:“以主力进攻南浔沿线之敌,确实断敌联络,再以一部直取南昌。”即以奇兵由赣江移动攻击南昌。

  然而在当时,只要日军在一个地区站稳了脚跟后,想硬攻下来是很不容易的。日军占领南昌后,以主力在南昌及其外围赣江两岸地区,占领了中国军队以前构筑的阵地,一部占领永修、张公渡、安义、奉新等各要点,以维护永修至南昌的交通。由于南昌外围的阵地是自己构筑的,对于地形等比较熟悉,所以4月21日晚,中国军队兵分多路开始反攻南昌,俞济时第七十四军主力由高安以西,刘多荃第四十九军由石头岗、高邮市北渡锦江,分头攻击高安、大城、万寿宫一带日军。战斗全面展开。第九战区的高荫槐第一集团军以第一八四师、新编第十师向奉新附近日军攻击;新编第十一师主力监视靖安日军,一部向滩溪挺进。负责奇袭任务的是上官云相第三十二集团军。这支部队本为第三战区主力,由于战事需要,暂时拨给第九战区统一指挥。罗卓英命上官一部兵力由南昌以东的武溪市、谢埠市一带湖沼地区潜进,向南昌城厢周围袭击,并相机占领南昌。

  万寿宫处于锦江与赣江合流的三角地带,扼高安与奉新间公路交通的咽喉,是攻守南昌的战略要地。日军在此设有一所兵站,储存着大量粮草、弹药、汽油。俞济时的七十四军虽长时间围攻西山,但由于日军不断增援,一直未能得手。23日,俞军第五十一师一度攻入高安,26日终将其完全占领,进而攻克祥符观。日军退守奉新。

  27日,七十四军继续推进。可惜北面的第一集团军未能有重大进展,致使第七十四军受到奉新方面日军的牵制,没能按照原定计划挺进南浔线。其他各部也先后攻克石头岗、生米街等地,并一度攻入牛行,由于兵力过于单薄,日军得以自由专运兵力增援牛行方面,使中方无暇切断南浔线。日军一○一师团以海军陆战队为守城主力,将兵力集中反攻,利用优势空军猛烈轰炸中方阵地,双方在南昌东南及正南郊约10公里以内地区展开近一周的争夺战,结果日军重新控制沈口、棠溪、谢埠等要点。

  5月1日,蒋介石下令部队必须在5日前攻占南昌。各路将士再兴攻势。然而,中国军队越是迫近南昌城,越是无法避免攻坚战,主攻部队早已失去奇袭性质,只能正面强攻,伤亡严重。7日,日军一○一师团在重炮和飞机的协同下发动反击,前来增援的第一一六师团也在近郊加入反攻。三十二集团军进攻受阻,二十六师遂加入战斗。战况异常惨烈。下午,二十六师师长刘雨卿身负重伤,三十二集团军伤亡也很大,所属二十九军军长陈安国中将腹部中弹殉国,军心亦为之动摇。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只得于9日下令停止进攻。中国军队反攻南昌受挫后,日军亦未反攻。

  南昌会战是武汉会战的延续,也是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首次大战。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兵力损失达43000余人。此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日军在主攻方面纠集重兵,助攻方面采取佯动佯攻等手段,钳制对方,因而仅用10天时间就达成了进攻意图,这得力于其兵力集中,火力强大,战术部署得当,攻击是按照其军事教科书上规定的程序——阵地侦察、开进、展开等进行,先发制人,攻势极为猛烈,形成明显优势;另一方面,中方的一系列失误也导致日军顺利进展。在战斗初期,中国军队对日军根本就不宜采取硬对硬的办法,以第七十九、四十九、七十共三个军,采取直接配备,排列在修水南岸,一经日军突破,即不堪收拾,全局被动。在防区被突破后,又没有彻底破坏交通,致使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突进。一个抵抗线,通常至少可以赢得一天时间。如果采取持久抵抗,例如以一部兵力在修水南岸至奉新之间相持,虽然只有区区百余里,也能赢取一定时间,不致于接连失去三城。战后检讨研究认为,本次战役如果在修水至奉新一带能赢取5—6天的时间,第三十集团军的一个军、第一集团军的两个军就可赶到战场,与正在运动中而又没有炮兵的日军决战。这样,南昌也不致于很快丢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