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他提出的应当立即修筑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开辟新的陆上国际交通运输线的建议,得到当时的国民政府同意。10月底,交通部次长王芃生视察云南,同云南省政府商讨滇缅公路的修建,初步确定了路线走向为:昆明——下关——保山——龙陵——畹町,与缅甸境内公路相联接。11月,龙云下达修筑滇缅公路的命令。
滇缅公路云南段全长959.4公里,由中方修筑;缅甸段 188公里,由缅方修筑(实为英国负责修筑)。当时中缅达成协议,双方将公路修到边界,以一年为限。因此,为确保公路修筑任务能顺利完成,云南省政府决定将全路施工任务由省公路总局负责,龙云兼任督办。并在保山成立滇缅公路总工程处,由工程师段纬主持。全路分成东西两段,东段从昆明经楚雄到下关,长411.6公里,已于1935年建起,不过路面、弯道、桥梁需要改善扩建;西段从下关向西经保山到畹町,长547.8公里,全部需要新建。而当时规定西段须在4个月内完成土路,1年内须全线通车。公路修筑之初,云南省政府通令沿线一些县征集十几万民工和两万的石工、木工在1937年12月到达指定地点,赶筑西线工程。
修筑滇缅公路,困难重重。滇缅公路走向偏西,必须穿越滇西横断山脉的沟壑和江河,必须穿越历史文化浑然不同的民族聚居区。而横断山脉的沟壑和江河,可能是当时的技术条件难以逾越的天堑;公路通过不同民族聚居区,可能引发民族的怨恨乃至反抗。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滇缅公路的勘测、施工技术人员听取龙云的忠告,不仅把他们自己当作工程技术专家去工作,而且把他们自己当作人类学家来行事。从公路勘测开始,勘测施工人员尽量少占田地,如果实在需要占用的话,会与民众协商并给予补偿。当公路必须经过坟地、神山时,施工人员会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举行宗教仪式和法事,求得祖宗、祖先和神灵的谅解,再把祖先和神灵延请到其他的“风水宝地”供奉。此举得到沿线各族人民的支持。
由于天时、地理、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修筑滇缅公路仍然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滇西每年雨季达6个月,特别是澜沧江和怒江两旁,且这里瘴气特别厉害。所以民间流行这样的俗语:“要过怒江坝,先把老婆嫁”“遮放谷子芒市米,象达女子龙陵雨”等。不少民工白天筑路,晚上睡在低洼潮湿的山坳里。如此之环境,给瘴毒和疟疾的肆行提供了温床。因此,当时的劳工死于疾病的,不在少数。
滇缅公路要横跨海拔3000多米、高耸险峻的横断山脉,要在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的澜沧江、怒江上筑路、搭桥,所以少不了打炮眼的工作。打炮眼的人用一根皮带系在腰间,一端绑在崖顶的树干上,然后垂挂下来用锤斧凿眼。头上山岩叠嶂树木丛生,脚下江水滔滔湍急翻滚。人就这样悬在峭壁上一锤锤把炮眼打好,再往里塞炸药。为了防止突然爆炸,须要在炸药上敷一层沙土,然后点火。这个时候,人必须要像猿猴攀援那般离开,否则将成为炸药炸毁的对象。如,有一对滇西农民夫妇,男人打炮眼,按规定打六个就行了,他一天下来打完6个炮眼后,趁着太阳未落山,想另打一个。女人已怀身孕,则帮男人背药箱。天有不测风云,当男人凿完炮眼后,却忘在炸药上敷沙土,结果夫妇俩一同被炸死。类似的真实故事在筑滇缅公路的过程中,屡见不鲜。
滇缅公路上有370多座桥梁,每座桥都有非凡的经历。如修备胜桥的时候,劳工为了筑桥基,得先拦水筑坝。一晚大雨滂沱,山洪暴发,三四十劳工被洪水卷走。修惠通桥的时候,为了加强载重力,造福往来商旅,不少劳工不得不花七八天路程的时间,到古森林寻觅栗木。当将栗木砍伐后,15个人搬一根,其中7个人抬,8个人保驾,就这样搬了1000根,筑成滇缅公路最具特色的桥,经得起钢铁的考验。1942年,日本侵入缅甸,直逼云南。为了防止日本渡过怒江进逼云南,中国士兵忍痛炸毁这座宝贵的桥梁。
修筑滇缅公路,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不少老人、妇女和儿童投身其中。据萧乾的纪实,“筑路的人老到七八十,小到六七岁,没牙老媪,花裤脚的闺女。当洋人的娃娃正在幼儿园玩耍时,这些小罗汉们却赤了小脚板,滴着汗粒,吃力地抱了只畚箕往这些国防大道的公路上添土。”他们不少是自愿过来的,一般围绕“弹石路”进行劳作。所谓弹石路指的是修筑好的公路,路面由碎石铺设而成。施工管理人员为了降低和减轻这些人的工作难度,规定了每人每天的工作量。不过,老人、妇女和儿童干得照样卖力。他们深深懂得修筑这条路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在滇缅公路沿线民众的艰苦付出下,1938年8月,滇缅公路全线通车,比一年限期提前3个月。英国《泰晤士报》赞美“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 。
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回国后说,“滇缅公路工程浩大,但缺乏机器,纯属人力开辟,全赖沿途人民艰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一些外国友人也赞叹:“这是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并把滇缅公路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相提并论。1940年8月4日,《云南日报》更是发挥到极致,称赞滇缅公路是中华民族继长城、京杭大运河后又一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滇缅公路西段仅下关至畹町,土石方就达1233万立方,建成大中型桥梁7座,小桥522座,涵洞1143个。民工投入的劳动达1000万工作日;民工死亡1667人,伤残3334人。滇缅公路的建成,发挥了战时国际运输通道的重要作用。从1938年8月至1942年5月,国际社会通过滇缅公路向中国运输物资49万多吨,运进汽车1万余辆,运送部队9万余人。难怪时任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谭伯英冠以滇缅公路“血路”。后生有此同感,故以之为题,告之后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