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14日,驻印军乘胜攻击孟拱河谷。孟拱河谷,从西向东,是卡盟(加迈),孟拱,密支那三大要点。史迪威的作战计划,是以新38师和新22师攻击卡盟,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孟拱以西,再从空中突袭日军后方的密支那。
驻印军首先要打开孟拱河谷的大门,即长20英里的布杰班山天险。新22师从正面佯攻,新38师113团从左翼翻越险峻的库芒山脉迂回抄向布杰班山后路。112团1营则在113团更外侧施行更深远的迂回。新38师在此前已多次以侧翼迂回赢得胜利,田中新一已接受教训。然库芒山脉奇险无比,田中认为无论如何大部队无法翻越之。113团以无比坚韧之毅力历14日终于迂回成功,28日占拉班,切断日军退路。29日和新22师两面夹击,只用一天就占领了布杰班山天险,歼灭日军近6000人。
4月初,驻印军向孟拱河谷两路并进,新22师配属坦克营由拉班地区向加迈攻进。月底,新22师进至英开塘遭日军第18师一部顽抗,战至5月4日方突破其防御阵地,向加迈突进;新38师沿塔奈河南进向瓦兰地区进攻。战至5月下旬击溃第18师主力和56师一部,攻占瓦兰地区各据点。
随后,新38师第114团向孟拱进攻,另2个团向加迈迂回。日军见驻印军势不可挡,即飞调原防守密支那的114联队主力和56师团146联队一部,增援加迈的刚补充完的55和56联队。
史迪威即以新30师之88团,新50师之150团和美军梅利尔特种团长程偷袭密支那。5月17日,150团突袭攻占密支那机场,盟军立刻从空中运补重武器,粮弹和增援部队新30师之89团。5月19日,盟军向密支那发起攻击。然盟军过于谨慎,投入过多兵力警戒掩护,攻击兵力过少,只150团一团,无力攻克密支那。
以后日军援兵源源赶到,盟军虽亦以空运增兵,但战机已失,突袭变成了强攻。密支那奇袭未能达成作战目标,对战局影响甚大,因5月底即将开始连绵数月的雨季,其间空运甚为困难,而密支那一万多盟军补给全靠空运。非常危险,急需正面我军攻取加迈和孟拱,以打通到密支那的地面路线。
孙立人决心再用迂回敌后战术达成此一作战目的。5月21日,112团奉孙立人命令背负4天干粮和1个基数弹药插向卡盟背后的西通。112团隐蔽地穿越日军多层警戒线,于5月25日赶到南高江东岸。南高江原水流甚缓,但连日大雨后江面宽达千米且水流湍急。112团以急造器材连夜偷渡,于26日凌晨突然攻击西通,日军惊惶失措,还以为是伞兵天降,到27日,112团已经完全肃清西通和周围地区的日军第12辎重联队,炮兵第21大队1中队,和警备队共二个中队。共击毙日军900余人,缴获155重炮4门,满载械弹汽车75台,骡马500余匹,粮弹仓库15座。
28日,112团继续向南北两面发展,攻占加迈东北支遵,击毙日军200余人,占领粮弹仓库20多座,日军在孟拱河谷的粮弹辎重大部份落入112团手中。29日,日军为挽救危局,以18师团之114联队从加迈方向,第2师团之第4联队和53师团151联队从孟拱方向,配以重炮战车南北夹击112团。112团两面作战,寸步不让,一直坚持到6月14日113团从加迈方向攻到,南面日军也退保孟拱,是役共击毙日军2700人,日军3个新锐联队全被打残。
112团迂回西通,切断加迈日军18师团后路后,孙立人抓住战机,以113团向加迈猛进,加迈日军18师团各部因后路被112团切断,粮弹俱绝,虽欲死守亦无可能。113团于6月9日攻克加迈。在113团攻击加迈同时,114团向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沿路冲垮日军阻击,于20日肃清孟拱外围要点。21日,原从孟拱往援密支那的53炮兵联队回援孟拱,在城郊被114团伏击击溃,联队长高见量太郎被击毙。
22日,114团在大雨中发起对孟拱的攻击,官兵在没过大腿的泥水中奋勇向前,孟拱日军18师团、53师团、第2师团各部都是新38师手下败将,全无战意,到25日,114团攻克筑有坚固工事的孟拱,田中新一从地道狼狈逃走。
至此,我军已歼灭孟拱河谷日军主力,密支那城外的盟军亦无须再两面作战和全依赖空运补充,仅剩密支那尚待攻克。日军从卡萨以53师团128联队和补充完的53炮兵联队向密支那增援,于密支那以南被113团和114团伏击,激战3天,大部被歼灭。从此密支那日军再无援可期。新38师在孟拱河谷战役中歼灭日军18师团全部,及53师团、第2师团、第56师团各一部,共击毙日军12000余人,自身伤亡尚不到千人。
孟拱河谷战役结束后,驻印军乘雨季进行休整。新1军扩编成两个军。孙立人新1军下辖李鸿新38师,唐守治新30师。廖耀湘新6军下辖李涛新22师,潘裕昆新50师,龙天武新14师。日本为解救50万缅甸方面军的危局,于6月在中国战场发动规模空前的一号作战,中国军队精锐大部用于缅甸战场,且蒋介石指挥有误,国内战局不断恶化。新6军新22师和新14师空运回国增援,新50师留缅编入新1军。
密支那战役
孟拱河谷地势险要,南北走向的南高江将河谷劈为两半。谷内的加迈和孟拱两大重镇隔江对峙,攻守相望,互为犄角。史迪威与中国将领们商讨后,作出了一项大胆的作战部署:以新22师向加迈攻击前进;新38师沿加迈左侧向孟拱迂回;另以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和刚刚赶到前线的新30师第88团、第50师第150团组成中美联合突击队,绕道北侧的崇山峻岭,插向敌后的战略要点密支那。将日军在
密支那、孟拱、加迈一线分割包围,予以歼灭。
1944年4月24日,新22师和新38师向各自目标攻击前进。28日,中美联合突击队秘密由胡康河谷的大克里向密支那进发。5月14日,史迪威终于收到了中美联合突击队发出的信号,他们距密支那还有48小时的路程。两天后,这支部队隐蔽地接近了密支那外围。密支那为缅北重镇,交通便利,地势险要。3月上旬日军第18师团在得到第56师团一部增援后,以一个联队主力守卫密支那,以另一部在瑞里、雷邦对孟拱方向警戒。
5月17日清晨,美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密支那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上午10点,中美联合突击队向密支那以西约1公里的飞机场发动猛攻。日军对突如其来的中美部队茫然失措,仓皇抵抗。中美联军经过4小时的战斗,完全肃清了机场上的敌人。下午,满载着武器、弹药、给养和增援部队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在密支那机场降落。第二天上午,史迪威带领12名战地记者飞抵密支那。随即,“盟军奇袭占领密支那”的新闻迅速传向各同盟国。自以为是的英国人曾断言中美部队无法占领密支那,当丘吉尔得知中美军队突然占领密支那机场后,马上责问英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他们是怎样漂亮地在密支那从天而降的,对此你有何解释?”
密支那的初步胜利,切断了孟拱、加迈之敌的后勤补给线,大大鼓舞了新22师和新38师对日军的正面进攻。5月底,新38师将瓦兰之敌团团包围,主力迅速向孟拱方向急进。6月1日。新22师攻克马兰高地,立即向加迈发展进攻。16日,新22师占领加迈,歼敌大部,日第18师团团长田中新一率3000余残兵,在第53师团主力的接应下仓皇南逃。6月25日,新38师攻克孟拱,歼敌1600余人。
但是,夺取密支那城区的战斗却进行得十分艰苦。中美联合突击队占领密支那机场后,日军急忙调派部队向密支那增援,使该地日军从3000多人迅速增加到5000多人。史迪威连续向密支那空运了第14师的第41、42团、新30师的第89、90团、第50师的149团。各部队不断向日军发动猛攻。但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顽固抵抗。
缅北的雨季影响飞机的降落,运载中国军队的美国滑翔机常被日军击中,从机舱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机场的树叶和草丛。中国军队只能一寸一寸地向前推进。第150团曾一度攻占密支那火车站,却在日军的反攻中失守。
沿着泥泞的道路,中国军队一天的强攻,还不足以将战线前推200米。有时白天夺下的阵地,又被日军晚上从坑道发动的突袭夺回。雨水和洪水使密支那的低地变成沼泽,沼泽变成汪洋。战士大量减员,战斗呈胶着状态。史迪威将军也无可奈何。
7月以后,孟拱、加迈之敌已被歼灭,密支那成为一座孤城。但是,日军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按照“死守密支那”的命令,依然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中美联军调整了部署,以第50师、新30师和美军拉加哈德突击队从三面围攻密支那。
7月7日,在抗日战争爆发7周年的纪念日,身处密支那前线的郑洞国、孙立人等将领向中国军队下达总攻令。借着美军轰炸机和新式火箭炮的掩护,中国军队再度夺下密支那火车站,并与美军一起,形成对市区的三面包围之势。日军阵地遭到毁灭性破坏,战壕里积满了雨水,日本兵浸泡在齐腰深的水中,拼死抵抗。
7月18日,中、美军队转入密支那街区巷战,逐巷、逐屋搜索前进,并于8月1日攻下密支那市区的7条主要街道,日军被压缩到城北的最后阵地。当天下午,第50师师长潘裕昆少将招募“决战敢死队”,官兵纷纷报名,连司令部的传令兵、军械兵、伙夫都要求获得以死报国的机会。8月1日深夜,由104人组成的中国“敢死队” ,在当地华侨的带领下,冒雨绕到日军背后。次日凌晨,“敢死队”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日军腹背受敌,意志终于崩溃,除死伤于阵地的日军外,其他残兵惶恐地逃出战壕,仅4、500人用竹筏及泅水渡过伊洛瓦底江,向八莫方向溃退。日军在密支那的最高指挥官水上源藏被逼到江边的一棵大树下拔枪自杀。此役,共击毙日军2000余人,俘70余人。经过80天的艰苦激战,中国驻印度军队以上万名官兵的宝贵生命,换来了整个亚洲战场具有战略转折性意义的胜利。
密支那的克复,标志着盟军缅北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缅甸战场的主动权从此转入盟军手中。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两条被阻断的运输线——中印公路同滇缅公路的连通指日可待,危险的“驼峰航线”从此载入史册,空军可以从东南部更安全、更便捷的航线飞往昆明和重庆;中国西南战略形势根本改观,抗日大后方真正有了稳定感;而日军对缅甸的占领已屈指可数,其在亚洲大陆的全面进攻,也从此演变成节节防御,最后彻底崩溃。 此次会战,给日军王牌第18师团等部以毁灭性打击,歼灭日军2万多人,中国远征军一雪两年前兵败缅甸的耻辱。廖耀湘在胜利后,立即至电蒋介石,兴奋地谈到“此次敌重武器及军用车辆遗失之巨,人员死伤疾病转于沟壑者之众,狼狈溃散惨状,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耻,官兵大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