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美国飞虎队 > 内容正文

“飞虎队”里的中国面孔
来源:360图书馆,作者:杨津涛   2018-03-30 16:18:34

  1941年8月成立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是最正牌的飞虎队,成员大都是美军预备役或退役士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支自愿队被编入美军战斗序列,改称“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1943年3月扩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依旧由陈纳德将军指挥。后来陈纳德着手训练中国飞行员,组成“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习惯上也将它们统称为“飞虎队”。

  “飞虎队”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惨烈牺牲。他们最初的任务是护卫滇缅公路,保证战时物资从仰光运进中国。滇缅公路被切断后,他们的任务变成了飞越驼峰航线,将美国给中国的援华物资从印度加尔各答空运至中国昆明。从1942年到1945年,81%的援华物资都是通过驼峰航线空运而来。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里,有3294个烈士的名字,其中2186个美国人,其余都为中国人。在“飞虎队”中,从来不缺少中国人的身影。

  在美国受训

  2012年4月29日,在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内,一位九十二岁的老人作别人世。这位名叫王延周的老人,竟是曾在抗战期间击落多架日军战机、八次飞越“驼峰航线”的飞虎队老兵。

  “七七事变”后,王延周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十四期学员。1940年2月,王延周进入设在昆明的航空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正是后来的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

  为了改变中国空军成分复杂、装备落后、水平参差不齐、指挥官之间的矛盾等状况,陈纳德受蒋介石之命建立了一支由自己指挥、战斗力过关的中美联合部队。

  自1942年10月起,先后有三批中国飞行员被送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雷鸟等基地受训,其中就包括老兵王延周。他们回国后成为“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The Chinese-AmericanWing)的中方人员,美方飞行员则在第十四航空队中选派。他们共有轰炸机60架和战斗机100余架。王延周受训归来后,就分配在混合飞行团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做飞行员。

  驼峰航线上的危险飞行

  无论是驻华特遣队,还是第十四航空队、空军混合飞行团,他们都肩负着为“驼峰航线”护航的重任。在三年时间里,中美两国在“驼峰航线”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损失飞机486架,平均每月13架。

  王延周曾八次飞越“驼峰航线”,安然无恙,一来是他飞行技术过关,二来也确实有运气的成分。飞机在飞越“驼峰”时的飞行高度要比通常高一倍,高空天气变化莫测,山间云雾密布,能见度不超过几公尺。与此同时,地面设施也颇为简陋,无线通讯时有时无。

  王延周回忆过一次前往印度接收战斗机的飞行经历:穿越 “驼峰”大约需要四十多分钟,中队长是飞虎队老战士,有上千小时的飞行经验。他一声令下,八架雄鹰以战斗队形飞行,远望白茫茫一片,天地分不清楚。飞行约二十分钟后,领队命令编队解散,单机穿云飞行。飞机穿入云层后,座舱内暗一阵、亮一阵,挡风玻璃上雾气腾腾,看不见前方的情况。半小时后,飞机先后穿出云 层,发现了陆地,但仍在崇山峻岭之中,这时飞机彼此开始联络呼应,互报平安。飞机穿出“驼峰”后,便向目的地集中,依次着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