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 > 内容正文

苏联援华空军队回忆:还以为是去参加西班牙内战
来源:凤凰网—凤凰卫视   2017-06-03 15:33:42

  核心提示:在他的部队里面挑选现役的飞行员,然后并没有告诉他们要去哪里,把他们挑选以后送到莫斯科附近的朱可夫学院进行训练,那甚至有些苏联飞行员还以为说他们要到西班牙去参与西班牙内战。

苏联援华空军队 资料图

  凤凰卫视2015年9月1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37年底苏联向独立无援的中国提供了优惠的贷款和苏制武器装备,不过蒋介石和他的幕僚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试图说服苏联对日宣战,但苏联基于和日本的外交关系,拒绝了中国出兵作战的请求,不过他们同意派出援华航空队,为了避免和日本产生正面的冲突,这个航空队是以志愿者的形式帮助中国抗战,而这次秘密援华行动被命名为Z计划。

  解说:1937年9月时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的伏罗希洛夫接到命令,要求他立即从苏联空军现役部队抽调战斗机和轰炸机组人员,组成援华航空队奔赴中国。

  傅镜平(台湾航空史学者):在他的部队里面挑选现役的飞行员,然后并没有告诉他们要去哪里,把他们挑选以后送到莫斯科附近的朱可夫学院进行训练,那甚至有些苏联飞行员还以为说他们要到西班牙去参与西班牙内战。

  王常福(前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副武官):援华行动他们一开始起了个代号,俄文的Z代替这次的作战行动,对家里人对朋友一概步提不让说保密。

  张文(旅美抗战研究专家):苏联就是秘密的去召集这些人员,从各个部队就找几个比方说有资深的,比较老经验的飞行员,然后也找一些比较年轻技术好的,从全国各地去召集到莫斯科,其中包括驻在亚洲东亚海军航空队也调来6个人。

  解说:经过慎重的甄选,一批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航空人员被秘密集中到茹可夫斯基空军学院,并进行保密教育和补充训练,直到此时这些机组人员才被告知将飞赴中国和日本人作战。

  克拉夫佐夫(苏联航空志愿队队员):我们在空军总管理局然后中央委员会,第4管理局,我记得他们和我们说过,坐火车去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在那里我们办理了那样的证件,您明白的,看自己的姓是否没有变化,我只保留了自己的姓谢尔盖耶夫,苏联那就是从列宁开始到斯大林,都是强调这个军队要有铁的纪律。

  张文:调到莫斯科的时候,说有特别任务,也不告诉你这个任务是什么,当然没有人知道要去中国。

  叶甫根尼·奥帕索夫(苏联航空志愿队后代):在1937年8月中国和苏联之间签订了互助协议,在8月份而在十月苏联的志愿兵飞行员主要是飞行员,这就是第一批飞行员,已经在中国的空中战斗了,其中就有我的父亲,奥帕索夫·康斯坦丁·季莫费耶维奇上尉头衔。

  解说:叶甫根尼·奥帕索夫是莫斯科抗战老兵的委员会秘书长,他的父亲康斯坦丁·奥帕索夫作为苏联援华飞行员牺牲在了中国武汉,年仅29岁。而在父亲离开家时,他仅仅5岁。

  叶甫根尼·奥帕索夫:我的父亲1937年去了中国,而我1932年出生的,也就是说那时我5岁,但是那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父亲离开的最后一天,他把我放在膝盖上抚摸,说了些什么我不记得,飞行员家庭不知道他们去哪,应该保守这个秘密,因为根据签订的协议,我们是暗中帮助中国,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或者美国都不帮助中国。

  解说:与奥帕索夫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瓦列里·佩列霍德尼科夫,这名已经退役了的俄罗斯海军上校和奥帕索夫一样,在2015年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在莫斯科获得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和平纪念奖章,他的父亲也作为援华志愿队的飞行员参加了保卫武汉的空战。

  万列里·佩列霍德尼科夫(苏联航空志愿队后代):线路对于家人来说是保密的,给他们换了衣服,他们没有任何的显示国籍的证件,他说这是政府的特殊派遣,他无权说,因为这是机密的使命,我们不能告诉全世界我们援助中国,他们飞抵兰州将飞机转交给中国同志,有教学飞机有轰炸机。

  解说:因为是秘密行动,苏联航空志愿队进入中国主要选择了两条路线,轰炸机主要从北线伊尔库茨克起飞,经蒙古乌兰巴托飞向兰州,战斗机先在莫斯科拆解,然后用汽车运到阿拉木图,组装试飞后经南线新疆乌鲁木齐空中转场飞至兰州等地。

  尤里·丘达杰耶夫(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我们武器进入中国主要的途径之一这条路线就是曾经哈斯克斯坦的首都阿尔木图、兰州,大概三千公里,这是陆路线路,不是铺好的,当然不是柏油路就是土路,在3nc-5车上(我们的老式货车),将我们的援助运入中国。

  叶甫根尼·奥帕索夫:这是指示飞行员志愿兵抵达中国的线路,首先他们从阿尔木图起飞,这是哈斯克斯坦曾经的首都,到兰州在兰州创建航空基地为装配飞机,他们接着去往中国不同的城市和前线。

  解说:为了保密援华航空队的飞机渡运中国时机翼和机身上的苏联空军徽标我被抹去,涂上了国民政府的徽志,方向舵上也涂上了蓝白相间的斑马条纹。

  袁继成(武汉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苏联的飞机到兰州以后统统进行了油漆,刷上了中国青天白日旗,都是打着中国飞机的旗号。

  王常福:苏联因为它考虑到它的国家的利益,考虑它国防,它也不想跟日本宣战,也不想跟日本人大规模的打起来,为什么叫志愿队,我是老百姓他们自愿去帮助中国打。

  解说:王常福中国驻前苏联副武官,早在五六十年代,因为工作关系在外事活动中他结交了许多当年苏联航空志愿队的朋友,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人都已经去世,不过那些援华英雄曾向自己讲述的来华经历至今都让王常福津津乐道。

  王常福:坐火车,他们都脱下军装了,全穿的便衣去的,在车上人家就看这么多人就是干嘛了,他们说他们是体育代表团,在中国作战他们上面也有指示万一你们被日本人打下来,日本人抓你当了俘虏,不管怎么拷打,你都不要承认你是苏共党员,你是空军飞行员,你说你就是民航的驾驶员,对苏维埃不感兴趣到中国来挣大钱,所以你我这样的话,不前牵扯到国家的关系。

  张文:那来到的时候呢,连这个政委他都要乔装成是技术人员,就要讨论这个他们的事情的时候呢,如果有旁边有人走过,他们要立刻就说我们在讨论这个技术问题,所以做的这么周到这个保密工作,目的就是避免让日本人知道是他们去派兵去帮助中国。

  解说:为了方便我航空志愿队来华,中国沿乌鲁木齐、哈密、兰州一线新建扩建了一批机场。

  王常福:就是这个中间站特别难飞,他是临时建起来的,而且这个设备什么的就告诉你哪个地,你看了叫机场你就降,你自己说了算,导航设备什么都没有我,跑道也就是凑凑乎乎的石子沙子土弄起来的。

  解说:由于匆忙修建再加上西部沙尘肆虐,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海拔高、跑道小、设施简陋,中途还要飞越渺无人烟的荒山沙漠地带,苏联航空志愿队的空中转场也因此多次经历险情和伤亡。

  王常福:志愿队的第一批大队长开的飞机降落,机场那个地势比较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空气相对地就稀薄,它还在照那样降,降下来以后呢,它飞机就往前冲得比较远,冲出跑道飞机翻了就牺牲了。

  袁继成:要么就是高山,要么就是沙漠,气候非常薄弱,前前后后大概用二十架苏联飞机在运往中国的途中失事坠落了,牺牲了很多人。

  解说:1937年10月22日首批225架飞机抵达新疆,同时到达的还有苏联两个飞行志愿大队,共计254人,12月1日苏联航空志愿队23架伊1歼击机,20架轰炸机飞抵南京到达当天素了航空志愿队便升空迎敌,击落日机6架,损失飞机两架。

  高晓星(抗日空战史研究专家):当天就升空作战,击落了那个日本来犯的飞机取得战果,而且那个苏联的轰炸机也从南京机场出击,轰炸在淞沪地区的日本的舰船和阵地,为保卫南京立下了重要的贡献。

  朱亚泉(抗战空军老兵):苏联来的飞机应当是不少,前面死了后面就来,来的飞机最大的我看到的是四个发动机,我就看到一架第二架都没看到,还有一架叫CB两个发动机的轰炸机。

  解说:苏联航空志愿队的到来扭转了整个中国的抗战局势,增加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同时对帮助中国空军的重振旗鼓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晓楠:武汉是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是华中第一大城市,水陆交通的枢纽,南北连接平、粤,东西扼守着江、汉,战略位置可以说是非常重要。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武汉就成为了国民政府机关和军事的指挥中心,在当时日军认为只要能够攻占武汉,就可以控制中国的中部,进而支配整个的中国,并且可以延长江来进逼到陪都重庆,来实现他们的速战速决。

  胡德坤(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日本的整个方针就是速战速决,希望尽快解决中国问题,所先是华北会战,后来是淞沪会战,后来攻打南京,都在寻求一个结束战争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蒋介石政府投降。

  徐力(《一九三八保卫大武汉》作者):当时政府说是迁都重庆,实际上呢武汉成为了整个中国的一个抗日、抗战的一个中心,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方方面面。

  宋健(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日本也把武汉看的很重要,武汉是一个交通枢纽,是中国内地最大的一个城市了,它认为拿下武汉就能够把国民党的政权变为一个地方政府,彻底把你打崩溃掉,然后我扶持一个伪政权建立它愿意跟日本合作的,共同什么繁荣东亚和平的,维持东亚和平的新政权。

  解说:武汉这座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历经沧桑,在今天正在以崭新的面貌焕发出活力与生机。很难想像在70多年前,这座城市和民众正在遭受着一场灾难和蹂躏。南京失陷后日军认为只要攻占了武汉控制中原就能全取整个中国,早在1937年9月中旬日本海军航空本部就策划了空中袭击武汉三镇的详细计划,9月24日日本木更津航空队的14架96式陆攻空袭武汉,这次空袭造成死伤民众一千多人。

  袁继成:当时炸的武汉是居民的集中地方,那是惨不忍睹,很多人身首异处,很多人烧成焦尸了,它是炸弹和燃烧弹齐发,到处都是手和脚,头和身体也分开了,惨不忍睹。

  徐明庭(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沦陷以后,武汉就成为了日军飞机重点轰炸的对象了。

  解说:徐明庭1927年出生,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编著了《武汉抗战史料选编》等大量书籍,在他童年的记忆中,1937年底的那段时间总是伴随着防空刺耳的警报声。

  徐明庭:呜呜呜,那听到心里非常难受一拉空袭警报大家都很紧张很慌忙,要朝外头跑,有防空洞的朝防空洞的跑,没有防空洞的老城区就朝租界区跑,租界区有高楼大厦,比这个汉口老城区砖木结构房屋稍微要安全一点,不到拉安全警报大家都不敢回自己家去。

  陈勇(武汉市政府参事):大量的资料里面和当时的照片反映了日军的轰炸的这暴行,《美国的生活杂志》还有世界上很多期刊,英国的伦敦《新闻画报》都对这样的一些日军的轰炸做了报道,我们看到的这样的照片就是当时作为新闻稿件的原始照片。

  解说:这是一张因为被日本政府禁止发表盖上了不许可的照片,在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1938年一架海军鹿屋航空队的96式陆攻正在基地装填炸弹,那时武汉的大部分工业基地交通枢纽成为了日机轰炸的重要目标。

  袁继成:很多人闻机色变,因为当时(援助)我们中国的飞机没有来,我的妈妈就跟我讲,我一调皮一闹的时候就讲,日本飞机来了,日本飞机来了,马上就赶快就跑回来了,就原来在家里调皮捣蛋,在外面赶快回到家里面,所以武汉沈指导这个时候,流行乐一个口头禅,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日本飞机屙粑粑。

  宋健:这就是武汉当年受空袭的被燃烧弹烧焦的市民,这个照片特别让人难受,一个孩子被炸死母亲痛哭,这还有炸死的人,被那个席子一个芦席,用个席子盖住了,卷着,亲属在这里围着哭,他们的那个空袭是非常残酷的,不加区分目标的,他不是针对军事目标,所有的平民的目标包括平含那个铁路的医院,包括中华大学这种文化机构,还有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都被他们炸毁了,然后还有长春观、古琴台这种历史旧址都被他们炸毁掉,那个轰炸是叫做无差别的轰炸,不区分平民,也不区分什么目标,是不是军事目标,这个是非常恶劣,非常残酷的一种轰炸。

  解说:这里是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在珞珈山上至今还完好的保存着当年为躲避轰炸而修的防空洞。

  郭迅(武汉文史研究专家):拉了警报以后,十八栋的非战斗人员他们就会从那个小道就跑到这里躲到这里面去,等这个敌机飞走了以后,他才会都出来这里面还有点纵深。

  解说:从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蒋介石、周恩来等人都曾在这里居住,周恩来在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后在这里接见了很多国际友人,并团结各抗日党派和人民团体以及各界著名人士宣传抗战,让全国军民了解中共抗日的意志与决心。

  胡德坤:中共的代表周恩来就是军政部的副部长,郭沫若当时是这个第三厅的厅长,那么第三厅就负责这个战时宣传,当时的宣传也是鼓动工作做得非常好。

  宋健:这个时候国民党政府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抗战方面,对日本的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共产党方面在推动全民族抗战方面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因为共产党一致认为不能单纯依靠军队和政府抗战,一定要发动民众,使这个整个战争变成中华民族的对外的抗战才能够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包括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什么,对国民党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陈晓楠:在中国空军充足之前,日本飞机不断的对武汉狂轰乱炸,当时武汉的小孩子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就很害怕,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日本飞机屙粑粑,这成为了街头巷尾传唱的民谣。1937年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迁到了武汉办公,这个时候的蒋介石急需重建中国空军。

  袁继成:这个时候中国的空军只剩下12架,也就是说有一个重组中国空军的任务。

  解说:这里是武汉蛇山,这座绿琉璃瓦青砖灰墙的宫殿式建筑是原湖北省图书馆,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迁至武汉,这里成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当时国家最高军事指挥中心,也就是在这里蒋介石决定重组空军。

  袁继成:武汉就是当时已经成了南京以后的中国的战时首都,而且可以说是战时的指挥中心,把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就设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他们指挥者整个武汉的会战前后的这么一些战争,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第一个就是建筑很好,很坚固很结实,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它靠近这个蛇山,所以一般的飞机要轰炸那时候飞机不像现在飞机这么准确,它不太好找点,有时候你太高了看不见,太矮了又容易撞到蛇山上面。

  解说:1938年1月苏联援助的飞机相继到位,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达到了390架,轰炸机160架,也正是因为苏联的援助中国空军才得以重振旗鼓。

  徐力:我们自己第一不造飞机,第二自己飞行员也有限,培养出来也有限那么在这两个绝对缺失情况下苏联飞机人员的到来为我们制空权的把握那是起了决定性意义。

  王常福:他们来的时候就有这个两项任务,第一就是要夺回这个空中优势,第二就是要帮助中国建立起自己的空军,除了给飞机那就是要培训中国的飞行员。

  徐力:没有他们那很多东西,可能历史要改写,估计武汉保卫战也不可能打那么长时间。

  解说:为了重建中国空军和协调指挥苏联空军援华,以宋美龄为秘书长的中国空军委员部在汉口成立。如今这座矗立在武汉江汉关旁边的大厦正是当年空军委员部的旧址。

  袁继成:为什么选中了这个地方呢,这个地方它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本身的建筑比较豪华够用,再一个主要它的地理位置,这个江汉路以下这都是中国的租界区,英国、俄国、法国、德国、日本五个国家租界,而这个属于英国租界区,当时日本还不敢和英国交武,所以一般的飞机飞到这儿也不能去炸它,不好炸它。

  解说:中国空军委员部由宋美龄担任秘书长,来自美国的陈纳德和苏联的日加列夫分别担任中国空军顾问,其中苏联作为空军主要力量,主要负责保护武汉及周边,并且配合整个战事,承担空袭、轰炸以及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的任务。

  王常福:苏联这儿呢由中国提出通过这个志愿队的领导定下任务,他们去打,以后就是成立这个混合编队,混合编队有个什么好处,苏联这些飞行员他经验多一些,中国的飞行员跟他们一块心里就比较踏实,联合作战嘛效果还是不错的。

  解说:这里是位于汉口中心地带的中央商务区,这座正在建设中的高楼是未来整个武汉的地标,大多数武汉人对这里并不陌生。然而在七十多年前这里却是武汉会战中最重要的机场之一,王家墩机场。1938年1月5日,苏联航空志愿队进驻汉口王家墩机场。

  马琴(苏联航空志愿队队员):我们到达汉口的时候,看到的画面对第一次见识战争后果的我们来说很沉重,汉口机场是附近小镇最大的地方,所有的机库都被毁了,机库附近是大量的飞机残骸。

  解说:此时的武汉已成为中日空战的中心战场,驻防武汉和孝感的中国空军第三、四、五航空大队和苏联志愿航空队与日本空军多次接战,1938年1月18日面对来袭的32架日机,中苏空军一举击落其中12架重创日军。

  萨苏(旅日学者):日军在和苏联的志愿行航空队开始交手的时候,很快就意识到他们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这样的作战很快就在南昌还有在武汉就不断的上演,日军开始认识到有一支苏联志愿航空队的存在。

  袁继成:苏联出动空军以后,日本有多次向苏联抗议,苏联就讲了,我们这是援华的,是志愿人员,不是我们国家在援华,飞机都是中国的飞机,人是我们的志愿人员,他们是独立的,跟我们政府没有关系。

  陈晓楠:苏联志愿飞行员从南京首次参加对日空战开始,直到1938年初基本上他们都是独立作战,为了能够有效的对抗日机的袭击,国民政府决定让周围飞行员加入到苏联志愿飞行大队一同来并肩作战,而接下来中苏航空队员们将要面对的是中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