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谭凌
原著:Anatolii Demin and Vladimir Kotel’nikov
原载:Aviatsiia i Kosmonavtika 3.1999
(NB:我正在从事关于中国旧空军的历史写作,发现除了光辉的英雄战斗历史外,中国旧空军也有该文中提到的种种不认真的制度弊端,颇有共鸣,即便对现在也有此感,是此将某些原始资料编译为中国航空历史同人共览。)
1937 年 7 月 7 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开始。国民党政府空军部队在抗战期间进行了艰苦的战斗,并得到同盟国的大力支援。与大名鼎鼎的美国援华“飞虎队”相比,苏联援华的志愿航空队名气就小了许多。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苍南县档案局)
沃特 V-65“可赛”侦察机 (US COAST GUARD)
抗战前夕中国的航空工业是相当落后的,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自己也无设计能力,所需飞机都要从外国进口。193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总金额为 370 万美元的 132 架飞机和 14 台飞机发动机 等零配件,次年再订购了 250 万美元的 81 架飞机和 80 台发动机。致使中国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航空产品客户,进口总额占了美国飞机出口总额的 20%。中国 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主要装备诺斯罗普 2E“伽玛”轻型攻击轰炸机,该机在 1936 年引进 24 架,并进口 24 架份部件在杭州飞机制造厂组装,此外就是柯蒂斯 A-12 “雪莱克”攻击轰炸机。二者都拟用于直接战场 支援,总之这两种飞机作战半径短,有效载荷小,2E 仅能载 550 公斤炸弹,A-12 才 200 公斤。 中国空军当时装备的侦察、观测机也可执行轰炸任务,如沃特 V-65“可赛”侦察机和道格拉斯 O-2MC 。1932 年至 1936 年间国民政府共采购 82 架沃特 V-65“可赛”,后又在杭州按许可证生产。抗战开始中国就共有约 600 架作战飞机,其中有 305 架战斗机,其余为轰炸机和侦察机。按国际标准划分的中型轰炸机在中国就可以归类为"重轰",这样的飞机也不超过20架,都编入空军 8 大队下的三个中队。空军 10 队装备意大利萨弗亚.马基蒂 SM.72 三发运输机,该机的引进颇有意思。1935 年夏墨索里尼派该机贵宾运输型到中国展示,并在稍后赠送给了蒋介石 作为专机,后来中国又订购并自己组装了 6 架。SM.72 虽然是军用运输机,但也可以装炸弹实施轰炸。可惜的是抗战期间,SM.72 因保养维护不力,只 能执行运输任务。原属广东空军的第 19 中队装备了 1935 年购买的 6 架亨克尔 He 111A-0 双发轰炸机。空军 30 队有非常好的装备——美国马丁139WC, 该机于 1935 年购买 9 架,1937 年 2 月首批 6 机散件抵达上海装配,并用于人员培训。
诺斯罗普 2E“伽玛”轻型攻击轰炸机
道格拉斯 O-2MC
He 111A-0
1937 年 8 月中旬,8 大队抽调 13 队到南昌接收在本地航空工厂装配的 4 架 SM.81B 轰炸机。在战争开始时,日本 陆航和海航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超中国空军。中国空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在取得重大战绩的同时也蒙受了巨大损失。在抗战爆发第一周的时间内就失去了几乎所有的中型轰炸机。在 1937 年大部分的 SM.72 被炸毁于地面。1937 年 8 月 25 日,攻击在狮子林和云潮滨地区的日本军舰的行动中,19 中队的两架 He 111A 被击落,后又有 1 架亨克尔在汉口上空被一己方霍克 III 战斗机误击击落。1938 年 2 月,所有 SM.81B 在两天 之内被日机摧毁于地面。最终中国空军被迫将全部剩余轰炸机撤出日军行动半径范围之外,日本战斗机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到 1937 年秋,日本军方认为 已将中国空军完全摧毁。
萨弗亚.马基蒂 SM.81B
但苏联的军事援助使情况改变了。1937 年 8 月 21 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在翌年 3 月,中国获得 5,000 万美元贷款用于购买武器和军事装备。1938 年 7 月和 1939 年 6 月签订的协议 又新增 5,000 万和 1.5 亿美元。
1937 年 9 月,国民政府请求苏联直接派遣有经验的飞行员到中国参战。9 月中旬, 在苏联空军内秘密征召的飞行员被送往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进行挑选,其中有 SB 和 TB-3 轰炸机的机组。他们的飞机拆解后运到到阿拉木图,在那里装配 并飞往中国。转场飞行的行程始于阿拉木图,经过莹莹,石河,乌鲁木齐,古城(奇台),哈密,安西,肃州(酒泉),凉州(武威),最终抵达黄河边的兰州结束。
转场航线的第一位指挥官是著名试飞员 Kombrig A.Zalevskii。阿拉木图基地由阿列克谢耶夫指挥。在一系列中国境内的转场机场 上也有部署了苏联地勤人员,包括气象,无线电,维修等专业技术员。乌鲁木齐基地的指挥员开始是 Moiseev,后来是 A.V.Platonov。古城 机场指挥员 A.V.Politiken,肃州-格拉济林是 Glazyrin,凉州是 G.I.Baz ,兰州是 V. M. Akimov。第一批 10 架 SB 轰炸机于 9 月 17 日飞往中国,24 日又转场 16 架,27 日 5 架。所有 31 架飞机据记录,当时组成了 一个完备的轰炸机中队。援华志愿队中的飞行员中有 22 个 SB 机组,5 个 TB-3 机组和 7 个 DB-3 机组。
援华飞行队的 SB-2 轰炸机
SB-3 的发动机散热器改为腹部进气口,减小了阻力
苏联也刚装备的新型 DB-3 飞机刚开始并未移交给中方,用作快速运输服务的,每架 DB-3 可载 11 名乘客或同等货物,同 DB-3 一起投入 该航线运输的还有 TB-3 与 ANT-9。10 月初两架 DB-3 从设在沃罗涅日的第 11 航空旅抵达莫斯科,还有两架从在莫尼诺的第 23 航空旅抵达莫斯科。 这些飞机在 39 号工厂轰拆掉了炸弹挂架,取而代之的是辅助油箱。在 10 月下旬沿莫斯科-恩格斯-塔什干-阿拉木图航线转场。当他们抵达塔什干时发现有足够的剩余燃料,于是直飞阿拉木图。但抵达这个城市后,在夜色中他们失去了方向,四架 DB-3 分别降落在不同 地点,指挥官 Kaduk 在一平坦地面降落,Lomakin 和 Ul'yanov 机组降落在另一处,飞行员 Dorofeev 迫降在距阿拉木图 70 公里远的山脚,机腹受损,起落架强度是 DB-3 早期型的薄弱点。10 月 18 日其中一架 DB-3 首飞中国,飞行员奉命运输设备和一桶乙基液以供应肃州支队。但飞机没有飞至指定地点,在哈密中途降落,左侧起落架折断。第二天第二架 DB-3 运载机械员,无线电报务员,各种设备,工具和备件飞往中国,23日该机由于迷航迫降在昂兴州东北约 70 公里的一处地点,结果是损坏了起落架,螺旋桨和发动机整流罩。
DB-3 远程轰炸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