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特工战线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运筹帷幄:毛泽东二战时期的情报战略
来源:新周报 郝在今/文   2025-05-24 15:01:13

  导读

  二战时期,德国袭击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苏美两国都在战略情报上判断失误,以致蒙受惨重损失。决策失误,同掌握决策权力的最高统帅紧密相关。最高统帅的战略决策能力,也包括情报决策力。相比较而言,毛泽东的情报决策力是高超的。

  01、毛泽东的情报警觉超过斯大林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已经交战多年,蒋介石还在等待国际援助,还不敢对日宣战,可英美等国正在筹开“远东国际会议”、纵容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国际形势诡异,中共情报部门把工作重点转向国际情报。潘汉年情报系统很快侦获:美英苏三国都在同日本秘密谈判!国民党有八条渠道也在同日本秘密接触!

  1941年3月8日,日本驻美大使野村与美国国务卿赫尔达成《日美谅解案》。5月19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日本驻英大使重光葵商妥“和平方案”,由郭带往美国征求意见。种种情报表明:国际列强可能出卖中国,中国面临孤立;中国的国民党可能出卖共产党,中共面临孤立。

  毛泽东在延安作出战略分析:现在不是日本在争取美苏,而是美苏在争取日本,争取日本不要把战争扩大到美苏的地盘。美国并不打算联合英苏中合作抗日,美国同日本密谈的目的是拆散日德意同盟,而使自己保持中立态势。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发布《关于揭破远东慕尼黑新阴谋的通知》的指示:“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共、反苏局面的远东慕尼黑的新阴谋,正在美、日、蒋之间酝酿着,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毛泽东向全党极而言之:“要准备出现东方大黑暗!”随即,中共展开舆论攻势,揭露英、美、蒋对日本秘密媾和的阴谋活动。这样一来,纵容侵略不得人心,英、美、蒋同日本的密谈,都谈不下去了。就在毛泽东大声疾呼揭露“远东慕尼黑”阴谋时,斯大林也接到重要情报,潜伏在日本东京的佐尔格情报小组,侦获德国即将袭击苏联的情报,斯大林批示:归档。原来,斯大林怀疑情报来源,提供情报的佐尔格是德国人,其上级苏军情报部长被怀疑是外国间谍。

  6月上旬,潜伏重庆的中共秘密党员阎宝航,侦获德国侵苏情报。6月16日,周恩来上报延安,毛泽东立即转报斯大林。这个情报来源没有利害关系,斯大林这才信了。苏联提前一天进入战备。提前一天,当然会减少很大的损失。可是,对于一场大规模战争,一天的准备期还是太短,苏联还是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这是苏联情报工作的失误,是攸关国家安全的大失误。德国发起进攻之后,斯大林给延安发来电报,感谢中国同志提供的重要情报。这证明,中共提供的战略情报是准确的。这也表明,毛泽东的情报警觉,超过斯大林。

  02、世界瞩目日本:“北进”还是“南下”

  1941年,全世界的情报机构都在追逐国际战略情报:一项是德国的战略动向,一项是日本的战略动向。而最担心德国和日本动向的还是苏联。如上文所述,德国侵苏,中共向苏联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日本和德国是同盟国,德国侵略苏联,日本理应配合。于是,日本的战略动向,立即成为世界情报界关注的焦点。

  日本御前会议却提出了两个方向,既准备“南进”,又准备“北进”。国际上,则看重“北进”的可能。苏联是日本的宿敌,正被德国打得难以应付,日本“北进”胜算很大;“南进”则冒犯海军实力更强的美国,实在是不智之举。斯大林与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紧急磋商,要求各国共产党武装保卫苏联。莫斯科要求延安派八路军进军东北,牵制日本关东军。北上攻击日本关东军经营10年的筑垒地域?朱德认为,那是劳师远征,兵家大忌。王明立即指责,援助苏联是中共必须遵守的国际纪律!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认为,八路军不宜采取孤注一掷的行动。日、蒋早有默契,日军北进,蒋介石就会逼迫八路军北上黄河,逼迫新四军北上长江。这“三北政策”,中共不能中计。可是,又怎么说服斯大林呢?毛泽东下令八路军前方总部以“破路行动”干扰日军,同时,要求情报部门迅速查明日军动向。形势不等人。1941年9月,德军围攻莫斯科,苏联国防部强烈要求八路军出兵南满。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情报部,并两次致电华南情报部,要求潘汉年系统提供战略情报。

  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施行要点》,军部表态,不惜对美一战。日本第一次有了明确的“南进”方向,这一情报立即被中共获取。这次御前会议连正式记录都没有,可尾崎秀实还是拿到了消息。(注:尾崎秀实曾任日本近卫首相的顾问兼私人秘书,与鲁迅是至交。他把获得的情报通过中西功转给中共。)可是,莫斯科还是不放心!10月6日,德军总攻莫斯科,10月7日,季米特洛夫质问毛泽东:中共准备采取什么实际行动来援助社会主义苏联?王明批评毛泽东的政策太左、自我孤立!10月10日,潘汉年报告日美谈判有破裂迹象,日本即将在太平洋开战!延安此刻面对的危局,其严峻程度远超当年的井冈山。毛泽东此刻的安全视野,也越出中国的大小山头。毛泽东阅读中情部的《敌情通报》,判断国际动向对中国的影响。

  03、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判断

  10月18日,日本政坛变局,近卫内阁辞职,东条英机继任。东条英机一上台,就下令逮捕佐尔格,苏联在日本的情报渠道被切断。日本军人组阁,堪称战争内阁,又是以主张“北进”的陆军大臣为首相!形势一下子扑朔迷离!当天,毛泽东致电重庆,征询周恩来对日本换马的看法。10月20日,延安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说:现在莫斯科危急,国民党正肯定日本“北进”,我们不必与之一致。关键在今后一两个星期,“南进”可能性更大。同时,毛泽东再次急电潘汉年,核实日本“南进”日期。

  10月29日,国民党军统上海站被破坏,蒋介石的情报渠道也断了。毛泽东这边,却是多渠道并进,战略情报源源不断。军委二局在陕北架设大功率电台,时刻侦听跨国电讯;潘汉年系统在上海、香港、东京三地安钉子,随时侦察日本动向;周恩来在重庆渗入国民党特工部门,阎宝航拿到日本密码情报……毛泽东拿到的日本情报,从经济到政治到军事,全面而深入。综合各种情报,毛泽东判断日本将“南进”,而不是“北进”。战略动向,那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运行轨迹,不是哪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即使日本陆军想“北进”,可“北进”能拿到战略物资吗?橡胶和石油都在东南亚,你不想南下也得南下。毛泽东拿到的日本海军油料数字表明,日军不但要南下,而且刻不容缓。到1941年11月,日本仍在释放不南进的烟幕:日本特使赴美谈判,这个特使和罗斯福有私交;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进行大演习,显示乘机“北进”的可能。

  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斯大林红场阅兵,莫斯科进入决战时刻。同日,毛泽东发表广播演讲:“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美国应和中国及英国一道,以实力制裁日本法西斯。日本法西斯虽然同时正在准备南进和北进,但是无论他们采取哪一条冒险的道路,西进以求消灭中国是必然的。”同日,日籍情报员中西功查阅前日满铁《编内参考》,获得“来栖特使赴美,谈判以11月30日为限期”的情报。潘汉年情报系统遂确定:日本将于12月7日开战太平洋。日本将“南进”,毛泽东将明确的战略判断通报斯大林,斯大林赶紧把东线防御日军的20万大军调往西线莫斯科。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把日本南进的情报转给美国,可惜美方不予采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事态的发展,证实了毛泽东的战略判断。日军“南进”而不是“北上”,这个判断对中国有何好处呢?“南进”的日军一时没有力量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实行大“扫荡”,国内的蒋介石也不会继续实行“三北政策”。毛泽东迅速决策:积蓄力量,恢复元气,巩固内部,发展敌占区工作,以待敌军之败。日军“南进”逼迫美英参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国际压力又使蒋介石不敢在国内大搞摩擦。毛泽东决定大力开展国际国内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共的国内外处境大大改善。

  附:避免战略误判,是最高统帅的职责

  有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就能赢得战略先机。1941年的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大国统帅应对失据,毛泽东却能步步主动,中共地位上升,成为全国性大党。最高统帅的职责,不是统军出征,而是运筹帷幄,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比什么都重要。毛泽东在战前论述:“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及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没有理由怀疑,斯大林和罗斯福的桌上没有战略情报,两家都是情报大国。有理由推测,美苏都拿到了海量情报,而且有正有反。面对内容相悖的海量信息,统帅怎么判断?

  毛泽东还说:“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