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经济战线 > 内容正文

杜重远:被称为“革命左派先驱”的实业家
来源:学习时报 文/沈之骥    2024-08-09 10:48:21

  杜重远(1897—1943年),吉林公主岭人,曾留学日本,是著名爱国实业家。他曾在奉天(今沈阳)创办我国第一家机器制陶工厂——肇新窑业公司;创办《新生》周刊,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救国;出任新疆学院(新疆大学前身)院长,致力于把新疆建设成抗日根据地,一生在瓷业改革、新闻出版、教育等领域建树颇多,为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业救国,积极抗日

  1916年,杜重远从奉天省立两级师范附属中学毕业后,回家乡任教。这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这一震惊全国的事件,深深刺痛了年仅19岁的杜重远的爱国之心。他认为中国之弱,主要在于实业不振,于是决心尽自己所能为国家作出贡献。

  1917年,杜重远东渡日本,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专攻窑业。1923年,杜重远毕业回国。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倾全力发展我国的瓷业,在奉天创办肇新窑业公司。杜重远决定第一步先办砖瓦厂,第二步再办瓷器厂。1924年,他兴建了一座烧红砖的新式轮窑,从而打破了日本人在奉天对砖瓦业的垄断局面。1927年,杜重远开始按瓷器生产要求扩建厂房和购置设备,整个工程于1928年春竣工。1928年8月正式投产,1929年出品300余万件,1930年出品600余万件。“取原有之日货而代之,每年所挽回的利款可达一百万元以上”。杜重远的报国之志有了实际效果,他兴奋异常:我们就是要“为国家贮蓄实事,以实力来御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将杜重远视作“抗日巨头”,他的瓷器产业毁于日本人的炮火。杜重远被迫携全家人流亡上海,但仍旧没有放弃实业救国理想。后应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邀请,他于1934年来到江西,振兴日渐式微的景德镇陶瓷产业。此后,杜重远经常奔波于上海和江西之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他创办九江光大瓷厂,并出任江西省陶业管理局局长,继续从事陶瓷业的兴建。其间,他主动接济东北家乡流亡关内的学生,并多次筹措资金资助抗日救国事业。

  以笔为剑,宣传抗日

  在上海期间,尽管实业救国举步维艰,杜重远仍旧通过撰文、办刊等方式,积极投身到宣传抗日救亡的大潮流中。他一边担任“中华国货产销合作协会”总干事,积极推进“发展国货工业,作经济上的实际抗日”,一边为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撰写文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为广泛宣传抗日救国,杜重远从1931年到1932年行经八省,遍访十余城市,作过近百次讲演。当他听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战,决心“打到最后一人和最后一弹”时,心情激动不已,遂提笔写下《民族异彩》的通讯报道,高度赞扬“一·二八”抗战精神,并号召对日作战“须全国共同起来作积极的奋斗”。邹韬奋高度称赞杜重远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为着抗日救国主张,四方奔走呼号……正因为他有实践的经验,不是为做文章而做文章,所以他的作品感人特别的深,使读者得到益处特别的厚”。

  1933年12 月,《生活》周刊不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查封无法复刊。为了延续和扩大抗日宣传,杜重远通过自己实业家的社会关系和特殊身份,在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登记备案创办《新生》周刊,自己担任总编辑和发行人。1934年2月,《新生》周刊创刊,明确把“为救民生存而奋斗”作为办刊宗旨,主张抗日、反对妥协。当时的文化名人胡愈之、邹韬奋、柳湜、毕云程等都是该刊主要撰稿人,杜重远本人则经常在“老实话”栏目撰文,揭露日军暴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卖国罪行,文章通俗生动、深刻沉痛,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5年5月,《新生》周刊刊登了并无恶意的《闲话皇帝》一文,日本帝国主义却借机提出“有辱天皇”“有碍邦交”的无理指责。迫于日本方面的压力,1935年6月,国民党政府查封《新生》周刊,杜重远也因此入狱。《新生》周刊尽管存续时间不长,但其最高发行量曾达10万多份,为抗日救亡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

  把新疆学院办成“第二个抗大”

  入狱期间,杜重远受到周恩来等人的关怀,并与中共地下党员有了较多联系,开始阅读一些马列著作,逐渐懂得一些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道理,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真正抗日,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主张。1936 年9 月,杜重远刑满释放,随即赶往西安与张学良等共商大计,对张学良转变思想并促成西安事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10月,杜重远到新疆首次考察。回到武汉后,他向周恩来汇报了新疆之行,并提出想再次去新疆,把新疆建设成抗日根据地,培养干部,作持久战准备的建议。在周恩来同意和支持下,1939年1月,杜重远抱着“为祖国奠定最后抗战基地”的愿望到新疆安家。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委任杜重远为新疆学院院长。

  为了解决师资不足问题,杜重远聘请沈雁冰、萨空了等人来校任教;请来赵丹、于村等人发展新疆文化事业。当时新疆书籍匮乏,他给邹韬奋写信说:“新疆学院,除一座旧营房外,别无长物,不要说物理化学,生物卫生种种设备,连教课的书籍也不完全,真是一座沙漠荒地……”在朋友帮助下,杜重远购买了三卡车书籍带到新疆学院。杜重远对学院的教学内容也作了调整,增加了联共(布)党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课程,并强调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他自己身体力行,在讲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课程时,痛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揭露国民党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呼吁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抗战到底。

  杜重远在新疆学院办学期间,是新疆学院充满生机、兴旺发达的时期。他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始终坚持抗日斗争,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各族爱国青年,因而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和各族青年的敬重。当时内地的人们称新疆学院为“第二个抗大”。

  杜重远一心扑在新疆教育事业上,宣传爱国进步思想,赢得了当地人的爱戴,却引起了反动军阀盛世才的嫉恨。1940年,杜重远被软禁。其间,周恩来、宋庆龄等人曾设法营救,但是盛世才一意孤行,最终于1943年9月将杜重远秘密杀害。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救国会结束宣言》指出:邹韬奋、陶行知、李公朴、杜重远先生等“为了人民的事业而遭受牺牲,他们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自我牺牲,为人民尽忠的永久典范。他们和一切为救国运动献身的人民英雄们将永垂不朽!”1983年,在杜重远被害40周年时,邓小平题词:“杜重远烈士永垂不朽”,邓颖超题词:“革命左派先驱,爱国拥党英烈”。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4月26日第7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