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经济战线 > 内容正文

卢绪章:抗战烽火中的"特殊商人"
来源:《团结报》 作者:顾亚欣   2025-10-08 15:56:51

  【精彩提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物资短缺与资金匮乏严重制约着抗战的持久进行。尤其是对于长期深入敌后和坚持在大后方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一制约便显得尤为明显。因此,中共中央认识到建立一条稳定、秘密的经济供给线显得至关重要。于是,周恩来等领导人便开始物色可靠人选,希望其以商业身份为掩护,承担这一艰巨任务。经过多番物色,最终选定了卢绪章担负这一重任。

▲卢绪章

  卢绪章1911年生于浙江鄞县。14岁时,他赴上海闯荡,先任职于轮船公司,后入上海总商会商业补习班系统学习英文、簿记。1932年,他与友人集资创办“光大行”,经营西药邮购;随后又更名为“广大华行”,并在数年内将其发展为初具规模的小型商行。卢绪章生性活跃,忧心国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上海职业界救国会”的骨干。1936年,他还参与筹建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上海洋行华员联合会”,在其中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参与宣传活动与军事训练。经过组织的系统培养,卢绪章于1937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具有商业才能、熟悉上海及国际贸易环境且思想坚定的商人,开始了以特殊身份为党秘密输血的非凡使命。

  构筑西南秘密通途

  肩负着为党秘密筹措资金与物资的重任,卢绪章深知建立一个商业实体作为掩护,是完成任务的基石。他以自己创办并苦心经营数年的“广大华行”基础,迅速将其改造、升级为党在经济隐蔽战线上的中枢据点与秘密通道。

  1937年底,上海沦陷,租界成为“孤岛”,卢绪章在上海利用租界的特殊地位继续维持和拓展业务。1938年初,受战事影响,卢绪章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西南,随即在昆明设立分行,并拓展代客运输等业务以适应战时环境,很快在依托滇越通道的西南站稳脚跟。1939年5月,周恩来在重庆听取汇报后,决定在上海之外建立一个更隐蔽的“第三线”秘密机构。鉴于“广大华行”经营基础坚实、卢绪章能力作风可靠,决定改派原拟参加新四军的卢绪章赴重庆。卢绪章开始以“广大华行”为掩护,建立秘密据点,并直接受周恩来领导,与组织进行单线联系。

  在重庆站稳脚跟后,卢绪章展现出卓越的商业拓展能力。他利用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拥有广泛人脉的优势,迅速将业务范围从单一的西药邮购拓宽至多个高利润、高流通性的领域。同时,他以重庆为中心,积极打造了覆盖上海、香港、昆明、贵阳、成都、西安等地的商业版图。“广大华行”不仅从事公开的商业活动,更肩负着传递信息、接应人员、中转资金物资的绝密使命。为了完成任务,卢绪章确保“广大华行”治理结构清晰、业务往来票据齐全、照章纳税;从而在国统区工商业界成功树立了实力强、信誉好的正面形象,为秘密工作提供了极好的掩护。

  同时,他还与各界头面人物建立良好关系。其策略核心是以业务合作建立信任,凭社交智慧深化关系。在国民政府军医署的招标中,“广大华行”以低于市价30%的报价成功中标,迅速引起军医署高层关注。随后,当军医署副署长在外汇兑换中遭遇困难时,卢绪章悄然施以援手化解难题,从而赢得对方的信任。此后,卢绪章以优惠条件持续供应军队医疗物资,同时打造了庞大且隐蔽的地下经济网络,为地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在这一过程中,卢绪章也面临过危机。1940年,军统对“广大华行”的背景感到严重怀疑,准备展开调查,卢绪章立即以“捐助军医院”之名,向关键人物输送巨资,成功将调查引向相反方向,从而化险为夷。至此,卢绪章不仅成功在国统区核心地带立足,更开始以“广大华行”为节点、将贯通西南大后方的秘密通途构筑得异常坚固。

  突破封锁支援火线

  在西南站稳脚跟后,卢绪章便以商人身份为掩护,为党筹措并运送经费和物资,将自己构筑的秘密通道变成了滋养抗日前线的“生命线”。

  其中,经费的筹措和运送是重中之重。为了确保经费的源源不断,卢绪章有时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1942年起,“广大华行”开始负责向中共南方局提供经费。这年春天,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卢绪章化名“重庆老孟”,亲赴广东韶关,将南方局所需的8.5万元法币现金交予指定联络员。但该联络员随后被捕叛变,敌人为抓捕“老孟”,携其来重庆搜捕。得知情报后,卢绪章认为虽然只见过一面,但叛徒还是有可能记住特征并认出自己;重庆街道有限,出门即有极高暴露风险。为保全“广大华行”这一核心秘密据点,经组织商议,决定卢绪章暂离重庆避风头。卢绪章最终凭借国民党第25集团军“少将参议”的身份证明顺利购得机票并获检查人员放行,先飞昆明再转成都,成功摆脱追踪后安全返渝。

  尽管面临着生命危险,卢绪章还是持续向组织提供经费。从1942年起直到抗战胜利,重庆红岩村的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经常从卢绪章所领导的重庆“广大华行”提取经费,有时还兑换货币或金银。卢绪章最后把自己创办的“广大华行”交给了党,使其完全成为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下的秘密机构和经济实体。为了给组织筹措经费,卢绪章在巩固总行的同时设立了分支机构,使“广大华行”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而其所有的机构和经费都由中共中央南方局实际掌握。1944年,“广大华行”资金已达30万美元。由于考虑到党的经费困难,卢绪章代表几个持有股份的党员提出将股金全部上交。经周恩来同意,决定将股金的30%作为党费。到了1949年初,卢绪章一次性送交党组织的经费就达100万美元,还有“广大华行”的全部资产。

  在筹措物资方面,卢绪章致力于建立药品运输链与实现跨境军需贸易。前者主要是利用国民党重庆航空检查所所长严少白(军统少将)的关系,建立航空快速通道。通过严少白控制的航班,卢绪章将从香港、上海采购的盘尼西林、外科手术器械等紧缺医疗物资,经飞机秘密运抵重庆、昆明中转站,再转往各根据地。其中的典型事件便是1943年,一批急救药品从香港空运至重庆,经卢绪章协调后转运给成都地下党,解决了川北根据地伤员救治危机。

  而后者主要体现为苏联药品的战略输入。1942年底,经沈立中(国民党驻新疆特派员)引荐,“广大华行”获得苏联鹿碘片、碘化钾、山道年等药品的独家代理权。这些战时稀缺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输入陕甘宁边区。而利用苏联药品在国统区的利润差价,卢绪章滚动采购更多医疗资源(例如代销的鹿碘片因疗效显著供不应求),利润用于反哺根据地药品储备。此举解决了八路军缺乏抗菌药、外科耗材的困境,支撑了前线医疗系统的运转。

  隐蔽战线铸功勋

  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卢绪章以商业活动为掩护,长期担负着秘密筹措与输送资金、物资的重任。他凭借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广泛的社会关系,持续将前线急需的各类物资以及维系组织运转的大量经费,突破重重关卡输往各抗日根据地。在这一过程中,他巧妙利用各种资源,成功化解了包括军统调查、叛徒指认在内的多次重大危机,保障了地下经济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他所领导的“广大华行”也从一家普通商行,逐步发展为中共重要的秘密经济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卢绪章的实践表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经济支援体系的建立与维系,是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而坚定的信念、审慎的智慧与对党的绝对忠诚,则是隐蔽战线工作者完成使命的根本保证。卢绪章在抗战时期的贡献,是党领导下的隐蔽战线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当硝烟散尽,卢绪章的传奇终究被历史所铭记,铸就了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丰碑。

《团结报》2025年9月18日 第6版  作者:顾亚欣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