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经济战线 > 内容正文

抗战时期的“钢铁大王”余铭钰
来源:360图书馆   2018-08-12 16:08:56

  余铭钰,男,汉族,1896年~1962年,浙江省镇海县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矿冶系。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18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冶金系,获得硕士学位。1919年7月回国后,先后担任黑龙江、江西、安徽、重庆、新疆等地的矿山工程师和钢铁专家顾问。1923年4月,出任私立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化学系主任,首批教授。1930年,出任浙江省丽水县县长。因受当时垦业银行行长梁任南的邀请,辞去丽水县长职务赴上海出任南昶铜厂的工程师。1933年,合资创办了上海大鑫钢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鑫钢铁厂”,现上海重型机器厂的前身),亲自任经理兼总工程师,主要生产小钢锭和铸钢、铸铁件等。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大鑫钢铁厂成为上海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全面攻打我国东部沿海。上海沦陷前夕,为了支持抗战,防止东部地区的工矿企业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当时的政府开始实施工业撤退,有计划地把工业重心转移到西南的大后方。大鑫钢铁厂总经理余铭钰首先致函国民政府:“呈请政府协助内迁”。(见黄立人《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的考察》《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经当时的政府批准,大鑫钢厂列入了内迁的行列,准备迁往武汉建厂。但是当撤迁到武汉时,余铭钰发现在武汉没有适合的建厂地点,发电厂也无法供给所需的电力,而此时南京战事已吃紧,日本紧逼武汉危机在即,他意继续西迁。恰在此时,四川省地方政府欢迎内迁工厂前往四川,他决定工厂迁往重庆。

  当时,长途迁移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大鑫钢铁厂辗转数月,迁运资金无法保证;同时运输需要许多船只,当时也极难找到;而国民政府又无帮助民营工厂搬迁的具体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余铭钰于1937年11月,与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和金城银行签订了协议,由民生公司注入一半资金(25万元),并提供大鑫厂迁川所需的船只。于是,大鑫厂改为民生公司控股50%的“渝鑫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于1938年2月在重庆土湾建厂投产,余铭钰自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38年2月,在原民生厂的德士古仓库基础上建厂,设机修车间与翻砂车间,并先后设立机器、木工、炼钢、锻钢等分厂,成为战时后方最大的民营炼钢厂。并向民生公司借了8部车床,3部刨床,2部钻床和1部铣床,它自己则提供民生厂在生产上所需的半成品和成品原料。

  1938年至1939年,“渝鑫”公司以制造军火为主,生产炸弹、手榴弹和山炮等。1939年以后,该厂转为民用产品为主,主要生产竹节钢(螺纹钢的前身)、地轴钢及方、圆钢,还生产车床、油压机、制钉机、螺杆压机和拉丝机等。1940年总资产为200万元,3年后资产骤增至为1000万元。在1939年到1945年间,共生产钢6057吨、铁5886吨。这一期间,余铭钰等人还投资400万元,在重庆开办“中国金属制片厂”,成为渝鑫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附属企业。到抗战胜利前夕,渝鑫公司除在重庆有占地百余亩、厂房20多幢的总厂外,还在外地设有分厂5处,投资有关事业4处。他还并兼任重庆大学矿冶系主任,在此期间,获得国民政府经济部钢铁奖学基金会奖励,是首位获奖者。

  余铭钰对民族钢铁工业和对抗战所做的贡献,引起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高度关注。1942年1月,周恩来专门视察渝鑫钢铁厂并题词:“没有重工业,便没有民族工业的基础,更谈不上国防工业,渝鑫钢铁厂的生产,已为我民族工业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