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日本投降 > 中国受降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漯河受降亭永存民族记忆(组图)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郑州)   2015-09-07 15:01:29


当年,在日军投降等待遣返回国期间,漯河当局令他们将竹木街西段一条弯曲狭窄的土路加宽取直,用碎砖烂瓦筑成了宽8米、长约700米的受降路。

1945年9月20日,日方投降代表鹰森孝代表驻扎在郑州、洛阳、新乡的部队,在漯河向第一战区受降代表投降。为铭记这一重大事件,在漯河商会的主持下,数万民众自发捐建受降亭。这是全国16个受降区唯一的受降碑亭

  首席记者姚伟 通讯员 杨新红魏寅啸文记者闫化庄摄影

  漯河有受降路、受降路小学、受降亭,这些名字是漯河对70年前受降盛事的城市记忆。经历过八年战争灾难的那一代漯河人,在胜利到来的时候,内心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喜悦和自豪,他们用这些名字,将那一刻的心情传留至今,至永远。

  在漯河史志档案局刘志伟的陪同下,我们逐一走访该市与受降有关的地方。

  漯河受降仪式地点在三晋乡祠的大殿,如今这里已成为一所中学,但乡祠大门尚存,大殿也还保留有山墙和屋顶。

  乡祠位于沙河、澧河交汇处,“当年漯河水运十分发达,是豫中商贸物流中心,有大量日军物资,因此被选为受降地。”刘志伟说,“也因商贸发达,这三晋乡祠建得豪华气派,乡祠门口又有开阔的广场,是那时漯河最大的活动场地。”

  漯河政协退休干部马树奇曾撰文讲述受降过程。1945年9月20日上午十点,日军第12军司令官中将鹰森孝步入会场,向第五战区中国受降代表和美国顾问行鞠躬礼,他解下佩戴的指挥刀,双手献上以示投降,然后在投降书上签字。接着,中国代表、美国顾问相继签字,接受投降。

  受降仪式结束后,日军分别在滨河路军需仓库、竹木街兵营向中国军队缴械,并办理军需物资的清点移交手续。

  在日军投降等待遣返回国期间,漯河当局令他们将竹木街西段一条弯曲狭窄的土路加宽取直,用碎砖烂瓦铺垫,筑成宽8米、长约700米的大道,取名为“受降路”。

  为了铭记这一重大事件,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当年有人倡议修建碑亭,在漯河商会的主持下,数万民众自发捐建受降亭。

  这座受降亭仿郾城八景之一“龙塔古篆”造型,1亭4碑,主碑上刻3个大字“受降亭”,其余3块分别刻受降记、抗战祝胜词、建亭记。1945年12月上旬,受降亭在漯河火车站北边建成。这是全国16个受降区唯一的受降碑亭。

  后来受降亭被毁,仅存主碑和大半块残碑。2012年9月,漯河人依据文图资料,按照原来的样子,重建了受降亭。

  在漯河受降后两天,郑州也举行了受降仪式。日方投降代表仍是鹰森孝,这次他代表自己驻扎在郑州、洛阳、新乡的部队,向第一战区受降代表投降。

  据《第一战区受降纪实》中记载:鹰森孝58岁,头发斑白,戴着眼镜,前额低垂,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张狂,面容沮丧,呆若木鸡。

  郑州受降仪式结束后,现场上万名群众久久不愿离去,一位亲历者写道:“一直到晚上,这条街(长春路,今二七路)上都人流不断,鞭炮声不绝,欢乐的人们一直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