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日本投降 > 中国受降 > 武汉地区受降(受降地点:汉口) > 内容正文

退休老人眼里的“武汉受降”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2017-07-26 14:52:29

  吕学赶今年71岁,退休前在中山公园管理处工作,曾参与受降堂保护和恢复。今年以来,找他的记者特别多。

  老人回忆,1998年社会上盛传,将有3条马路穿过中山公园,受降堂区域也在拆除之列。不过,这年有人在张公祠附近的地下室发现一块石碑,经考证为受降纪念碑,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中山公园因此未受市政建设影响。

  此后中山公园重建受降堂,都是吕学赶一手操办,他遍访沈阳、北京、南京、台儿庄、芷江等地抗战纪念馆,征集到不少珍贵文物和史料。

  2001年,他突发奇想,以武汉受降为历史背景,以“先锋官”谢士炎、“新闻官”徐怨宇等人的故事为原型,开始构思小说《1945年秋天》。为此,他在图书馆、档案馆泡了2年,查阅旧报、档案,做了大量笔记,仅手稿就有2公斤。

  构思完成后动笔,一写就是一年。38万字的初稿完成后,他大病一场,病愈不久,到老年大学练打字,把这部心血之作全部敲进电脑,顺便又修订一番。

  既非专业作家,为何如此执着于一部长篇小说?“那个秋天,武汉发生了很多故事。”吕学赶说,小说全景式描述了“日军的垂死挣扎、伪军的摇身一变、国军的勾心斗角、黑道的挣扎求存、奸商的贪婪黑心”,算是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记录。

  遗憾的是,这部书稿在他的书房躺了十年,直到今年才纳入出版社出版计划,最快年底可与读者见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