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者李海生展示日军投降时的指挥刀(河南商报记者邓万里/摄)
1945年9月22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在郑州接受了该地区的日军投降。按照事先规划,第一战区的受降地本是洛阳,为何又临时改为郑州?
郑州图书馆原副研究员张万钧,经过缜密研究和查阅资料,揭开了郑州作为日军受降地的内幕。
受降地改变因胡宗南抢地盘
按照原来规划,郑州并不是受降地,为啥会临时更改?这得从两个司令长官说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军签署投降书。当年8月26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根据蒋介石命令,将中国划分为16个受降区。原本,郑州隶属于第十二受降区,受降主官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原定受降地点为郾城。紧邻的第十一受降区,受降主官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受降地点为洛阳。
但人在西安的胡宗南,乘刘峙行动迟缓,竭力扩大地盘,其38军于9月3日到达郑州后,留下55师警备,其主力继续东进开封,40军也渡河北上,向新乡推进。
何应钦只好于9月4日,改令胡宗南接管开封、郑州、新乡等地日军投降事宜。
当时郑州为日军第12军团司令驻地,司令官为中将鹰森孝,其部队共43334人。9月6日,胡宗南命令日军前来接洽投降事宜。但此时日方尚未接到更改受降地点的命令,之后,日方接到命令,才派人请示投降事宜。
8分钟的受降仪式上发生了什么
9月18日,胡宗南偕其副长官兼参谋长范汉杰到郑州,定于9月22日举行受降仪式,地点设在中华圣公会内的前进指挥所礼堂(今二七路上,上世纪80年代被拆除)。
是日,圣公会大门外扎起柏枝牌楼,上缀大V字,礼堂内悬挂中、美、英、苏四国国旗,礼堂中横设一张覆白布的长桌,为受降席。应邀观礼的有美军代表包瑞德上校、官员及记者,共70余人。
上午8时55分,日军司令鹰孝森及参谋长中山源夫等一行五人,进入会场向受降主官行礼。鹰孝森时年58岁,头发斑白,戴近视镜,面容沮丧。记者摄影3分钟后,鹰孝森立起说:“本人今日前来拜受命令。”胡宗南问:“贵官有无证件?”鹰孝森呈上身份证,胡看后转交范汉杰,然后胡在“第一号命令”上签字盖章,令范汉杰转交鹰孝森收下,鹰孝森也在受降证上签字盖章后呈交范汉杰。
手续结束,胡宗南说:“希贵官切实执行本长官命令。”鹰孝森点头:“是!是!”至此,日军代表全体起立,90度鞠躬,退席。
胡宗南又做了简短演说,9时零3分,仪式全部结束,历时仅8分钟。
凑不出鞭炮,庆祝大会鸣枪炮
原民革党员张一麟,1945年曾以记者的身份,随郑县(现郑州)县政府在郑县和密县交界的丘陵地带活动。其时,由于郑县沦陷,县政府临时设在山沟里。
8月15日日本投降当天,专员公署的通讯员骑马飞报了这个消息,山村里的男女老幼都沸腾了。
按张一麟的记载,8月16日,郑县县政府在一座破烂的戏楼前,召开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当时物资极度缺乏,不但做不成一条横幅标语,连笔墨纸张也找不到,费了很大力气才寻到一面“国旗”。
方圆几十里的农民听说要开庆祝会,都很早赶到会场。那时买不到鞭炮,就临时用步枪、机枪、手榴弹等尽情放了一阵。轰轰烈烈的枪炮声,将气氛推向高潮。
7天后,郑县县政府回到县城,从日伪手里接收了政权。战争给郑县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个曾有“小上海”之称的商埠,再也不复往日繁华。据不完全统计,郑县战前人口为329369人,战后仅余101450人,20余万人外逃,10余万人死亡,工厂80%倒闭,商业大部分歇业。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