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罗宣言》到台湾光复
1945年10月25日,在举国欢庆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人民又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政府代表陈仪在台北接受了日本政府代表安藤利吉的投降,也完成了台湾主权的移交。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一项重要成果,被日本强占半个世纪的宝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举世欢迎开罗会议的庄严宣示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此即二战中的第一次开罗会议。对于会议成果文件,美英各提出一个方案。其间罗斯福和丘吉尔亲自对己方草稿作了修改。草案经三国代表反复讨论和修改后,于会议闭幕当日由三国首脑一致通过。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2 月1 日(中国重庆时间12月2日),三国政府在华盛顿、重庆和伦敦同时将其发表。
不仅发表的地点不在开罗,而且“开罗宣言”(Cairo Declaration)也不是发表时使用的名称。
起草时为了保密,宣言通篇未提“开罗”,只在导语中说三国领导人“于北非举行会议”。标题原为“新闻公报”(PRESS COMMUNIQUE),导语中则使用了“兹发表概括性声明(general statement)如下”的表述。
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作战的宗旨,在于“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宣言还宣布,战后要“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对于这些决定和安排,美英等国政界人士和媒体纷纷发表言论表示欢迎,这当然也包括了对台湾在日本战败后回归中国的赞同。
波茨坦发出的又一次承诺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峰会前,美国政府起草了一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准备在对日使用原子弹之前公布同盟国的受降条件。其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在获得丘吉尔和蒋介石的授权后,美国总统杜鲁门一人签下了“哈里·杜鲁门”、“温斯顿·丘吉尔(杜鲁门代)”和“中国主席(电复同意)”三个名字。中欧时间7月26日晚9时许,这一文件以“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的名义发表,史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时亦宣布加入。
这也是“开罗宣言”首次正式出现在公开的历史文献中。实际上,在其发表次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上已有人使用了这一名词。在《波茨坦公告》发表之前的美国外交文件中,也多次出现这个词,并且均将其解释为1943年三国首脑发表的那份公报。在《波茨坦公告》发表后,“开罗宣言”的提法就逐渐固定了下来,成为通用至今的历史名词。
台湾、澎湖重归中国版图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中、英、苏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全部条款,实行无条件投降。这也意味着日本同时接受《开罗宣言》的约束。根据四国协议,杜鲁门宣布任命麦克阿瑟为同盟国最高统帅,具体执行受降,并由麦克阿瑟命令中国大陆地区(东三省除外)、台湾及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内的日军向中国政府投降。9月2日,日本全权代表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在由同盟国拟定的投降书上签字,“为日皇、日本政府及其继承者承诺忠实履行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款”。9月4日,蒋介石签署国民政府布告,宣布即将派行政及军事各官吏前去治理台湾。
10月25日上午9时正,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作为9月9日中国战区南京总受降的延续,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隆重举行。受降主官、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以第一号命令交与日本驻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命令宣布“接受台湾、澎湖列岛地区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之投降,并接收台湾、澎湖列岛之领土、人民、治权、军政设施及资产”。安藤利吉阅毕,迅速于受领证上签字。整个过程仅历时5分钟。当时正在中国访问的杜鲁门的私人代表洛克也出席了典礼。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