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卜人(1917-1945),原名陈晏丞,梅县雁洋镇南福塘背村人。
1937年1月他与王维、梁集祥、陈晓凡等9人在雁洋南福村秘密成立了梅县抗日救国会。是月,陈卜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陈卜人与梁集祥等人又成立了南口星聚党支部,领导南口一带的爱国救亡运动。陈卜人还亲自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激发了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热情。与此同时,陈卜人兼任南洋《新报》记者,经常向南洋的侨胞报道祖国的消息,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侨胞的抗战热情,他们纷纷回国参加抗战。
1937年10月,陈卜人先在新四军二支队瑞金办事处任主任;随后调任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巡视员、闽西特委书记;1938年2月改称为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后,任特委秘书长。其间,特委先后在福建龙岩白土、永定西溪、上杭连四乡以及梅县等地开办党校或党训班,为闽西南和潮汕、兴梅培养了大批党员骨干。
1939年11月,陈卜人参加了在梅县松源田心村(现新南村)王维家里召开的闽西南潮梅特委第六次扩大会议。会议的中心内容是贯彻中共中央指示,讨论精干隐蔽、蓄力待机方针,准备应付突然事变,选举叶剑英、王维等7人为党的七大代表。
1941年闽西事变后,陈卜人执行上级指示,采取分散生产、隐蔽斗争的策略,把各地干部分散到各基点村和山区群众结合在一起,以群众面目出现,领导生产、保卫生产、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壮大革命力量。
1945年5月间,中共闽粤边区工作委员会在福建省永定县金丰大山召开闽西军政会议,刘永生、魏金水、陈仲平、陈卜人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分析了形势,总结了经验,决定将王涛支队扩编为三个大队,第一、三大队由刘永生负责,开赴闽南;第二大队由陈卜人、范元辉等负责,开赴上杭、武平、蕉岭、梅县开辟新区,进一步扩大闽西南根据地。
会议之后,陈卜人率领第二大队,广泛发动群众,壮大自己武装。1945年8月,王涛支队第二大队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第一支队在广东梅县松源王寿山会师后,获悉在离松源20多华里的蕉岭县南公式村,原国民党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家里存有一批枪支弹药。为补充军械装备,壮大武装力量,部队决定由陈卜人和邹子昭带队,率领王涛支队第二大队和韩江纵队第一支队22人组成的精干小分队前往黄涛家收缴其枪支弹药。这支精悍的轻骑队,昼夜兼程,很快接近了目标。为了慎重,他们先到松源田心村中共梅县中心县委书记王维家。此时王维在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其兄王进秀见到自己的部队,喜出望外,热情地向他们提供敌情:国民党调来了几百人兵力,加强对松源的防卫。因王维家与松源圩只一河之隔,为防不测,陈卜人当机立断,决定星夜把部队转移到鹞子顶埋伏。鹞子顶海拔568米,位于梅县松源与蕉岭县步上村的交界处,距黄涛家只有十华里,便于出奇制胜。是夜,部队摸进鹞子顶山腰,在丛林里露宿隐蔽,伺机而动。
1945年9月10日,骄阳似火,烤得战士们满身是汗。到了夜里又风雨交加,把战士们的衣服淋得湿漉漉的。翌日,正逢松源圩日,雨过天晴,秋风送爽,战士们把被淋湿的衣服挂在树枝上晾晒。忽然一群进山打柴的山民路过他们的宿营地,战士们以为都是当地的群众,只嘱咐他们不要声张出去,便让他们进了山。可是,其中有一家伙进山后便绕道赶回松源圩,向国民党部队告密。国民党驻松源的黄承典率领100余人,将鹞子顶重重包围起来。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陈卜人充分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迅速烧毁全部公文,立即部署战斗。在这场战斗中,陈卜人既是指挥员,又是最前线的战斗员。在陈卜人的指挥下,战士们个个以一当十,利用地形地貌作隐蔽,跟敌人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陈卜人在山头的高处指挥战斗,同时向敌人投放土炸弹,打得敌人鬼哭狼嚎,不敢前进半步。可正当陈卜人站起来观察敌情,并准备再向敌人投土炸弹时,忽然一排子弹打来,击中陈卜人的咽喉。旁边的一个战士见状,立即扑过去,背起他撤下火线,其余几位同志继续阻击敌人。陈卜人躺在野草丛中,殷红的血流在地上,染红了野草。当同志们准备背他转移时,他用坚决的动作拒绝了,并示意同志们撤退,保存力量。陈卜人英勇牺牲,年仅28岁。
1945年10月,中共闽粤边区工委为了纪念陈卜人烈士,将王涛支队第二大队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第一支队统一整编为卜人大队。
(中共梅县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