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2月6日生于安徽省芜湖县(今芜湖市)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青年时参加五四运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与蒋光慈等组织文学团体“太阳社”,出版《太阳月刊》《海风周报》等。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党团书记,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全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救亡文艺活动,与郭沫若、夏衔共同创办《救亡日报》,任《教亡日报》编委,《文献》杂志主编。创作了《碧血花》 (又名《明末遗恨》)、《海国英雄》《杨娥传》等多幕剧,利用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宣扬名族气节,激励人民抗日斗志。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举家奔赴苏北抗日根据地。途经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驻地泰州,经旅长叶飞挽留,暂留第一旅指导部队文化工作。
奉陈毅代军长指令,于1942年7月底抵达阜宁地区新四军军部驻地,指导新四军第三师鲁迅艺术工作团、军部鲁迅艺术工作团开展部队文艺活动。参与陈毅代军长倡导的《湖海艺文社》筹建工作,亲自起草“社约”,开展诗文活动。同时,主编《江淮文化》《新知识》等文艺刊物,在《新知识》上增辟“湖海诗文选”专栏。同年12月,调新四军第三师指导鲁工团等开展文艺活动。
1944年夏,主编《盐阜报》副刊《新地》。
1945年10月,任华中文化协会常务委员,华中建设大学文学院院长。
1946年3月主编《江淮文化》。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随军北上,任中共中央华东局文化委员会书记,后任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文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兼《民间文学》主编,华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著述剧本有《碧血花》《李闯王》, 文艺论著《弹词小说评考》《女弹词小史》《晚清小说史》《小说闲谈》《小说二谈》《小说三谈》《小说四谈》《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现代中国文学论》《中国年画发展史略》。编辑《晚清文学丛钞》《鸦片战争文学集》《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另有记述华中敌后斗争的《敌后日记》《阿英文集》《阿英散文集》等。
1977年6月17日在北京逝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