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
1938年5月9日,时任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八团团长的文年生接上级通报,日军第一○九师团一个旅团,附炮30门,再次向黄河东岸的军渡进犯,企图强渡黄河,占领宋家川渡口,进攻陕北。而螅蜊至枣林坪沿河渡口一线正是警备八团防地,宋家川镇则是此防线中的重点防守地段。
看完通报后,文年生立即带警卫员陈刚来到宋家川镇。宋家川镇是陕西省吴堡县城所在地,位于黄河西岸,与对岸的山西省离石县军渡镇(今属柳林县)隔河相望,为山西离石(今吕梁市)进入陕北的必经之道。九曲回肠的黄河流经此段黄土高原时,将两岸切割成连绵的群山与塬墚。
文年生站在宋家川镇的山顶上,望着脚下滚滚奔流不息的黄河,心情也如这河水一样汹涌澎湃。他一边思考着怎样粉碎敌人进攻的策略,一边观察对岸的地形。据敌情分析,估计日军进道军渡至少还要两天左右,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文年生的脑海中产生,再不能消极被动防守,渡过河去,打敌于立足未稳之际,挫敌威风。
他来到担任宋家川正面防御任务的二营找营长潘锋、教导员肖道生研究与斟酌。当文年生将自己的构想告诉二人时,他们高兴地说:“团长,你这个想法太好了,绝对是一步好棋,我们举双手赞成。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们营吧。虽然我们还没有过河与敌人交过手,但近两个月来,我们时常以战斗小组为单位悄悄过河到军渡至离石一带摸情况,地形、道路都比较熟悉。”
5月10日17时,文年生率4个连乘船渡河。船刚到对岸,他第一个跳下船,迅速组织部队急行军40公里,到达柳林镇(今柳林县城)附近。第二天,他带领有关人员到柳林镇周围察看地形,熟悉地形地貌。19时,日军先头部队200多人到达柳林镇北侧的王老婆山。王老婆山海拔不到200米,日军盘踞在王老婆山的南侧。文年生立即召集各连干部开会,研究攻击部署。由他亲自率七连和机枪连2个排,于22时行动,迂回到王老婆山后,隐蔽接近山顶,控制制高点,从上往下发起攻击。四连、五连及机关枪连另2个排,由潘营长指挥,负责正面进攻。
23时,战斗开始,他们集中火力向宿营的敌人发起猛攻,日军匆忙抵抗。南侧的四连、五连也勇猛地冲向敌人,两面夹击,使敌人陷入一片混乱。但日军很快凭着优势火力,组织起顽强的抵抗,战斗比预想的要残酷、激烈。整整激战了5个小时,才将敌人全部歼灭。这时,日军的增援部队也已赶到,炮弹不断地在阵地上爆炸,一发炮弹落在文年生附近,随着爆炸声,他重重地摔倒在地。当同志们扑上去抢救时,他却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用双手把自己的头、耳朵、鼻子、双腿都摸了一遍说:“好像这全身各单位都还在,大家放心,没事。”然后立即组织部队撤回黄河西岸。
从1938年春到1939年底,文年生先后率领部队抗击了日军向陕甘宁边区河防发动的23次进攻,其中规模较大的7次。同日军进行大小战斗70余次,以伤亡160余人的代价,取得歼敌800多人的光辉战绩,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保卫黄河、保卫边区的光荣任务。
驻防关中
关中,即渭河平原一带,因土地肥沃,是陕西最富饶的地区。也是陕甘宁边区与国民党统治交界地区。是延安通往西安的必经之地。自陕甘宁边区设立后,西安国民党胡宗南集团在边区周围集结数十万兵力,先后发动了3次反共高潮,妄图袭击延安。因此,关中分区作为边区的南大门尤为重要。为此,中央调文年生的警一旅防守南大门。
1941年5月,蒋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国民党第一战区胡宗南部妄图从关中分区边缘胡家茆突破进犯延安。胡部第九十师1个团猛攻胡家茆阵地。防守此地的警一团一营苦战1日,被迫放弃3个山头,只剩1个主阵地固守。危急时刻,文年生于黄昏时赶到胡家茆。他仔细观察地形后,集合一营进行战前动员大会:夺回丢失阵地,坚决击退敌人,誓死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命令一连、三连、四连正面反击,二连从侧翼迂回包抄,在二营、三营的配合下,发挥夜战、近战、白刃战的威力,消灭敌人,并亲自带领部队发起反击。在两路攻击下,部队一举夺回丢失的3个山头,并乘机攻进敌团部,击毙敌团长,大获全胜,同时乘胜夺取敌防区的瑶曲镇。是役,文年生是“猛老虎”的名声传遍全边区。
1939年,毛泽东提出军队要参加生产运动,号召“自己动手,生产自给”。文年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动员并领导分区及警一旅全体干部、战士投入大生产运动。干部战士们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子弟,搞生产劳动,个个都是能手。利用战斗训练和学习的空隙,他们伐木烧炭,打制农具。为不与老百姓争地,他们上山开荒,在坡地栽玉米,种小麦,在平地插水稻,还养鱼养猪养鸡鸭,掀起了大生产的高潮。仅警备二团在其所担负的100多公里守备区范围内,即开荒3万余亩。文年生也身先士卒,他特制了一把8斤多重的锄头,带头开荒生产。由于天天坚持劳动生产,以致锄头都挖短了一寸多。当年,部队生产获得大丰收,部队的生活大为改善。除保证部队正常供给外,还给边区政府与其他兄弟部队上交或支援一部分粮食,减轻了边区政府的负担。
南下北上
1944年,侵华日军为支援其南方军与太平洋战场,打通从中国东北至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发起豫湘桂战役。
1944年秋,中共中央派第三五九旅主力和部分干部组成南下第一支队,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湘鄂赣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向南发展,打开南北通路,以达到北与鄂豫皖新四军第五师,南与广东东江抗日纵队连成一线,开辟湘粤赣边的五岭抗日根据地。
南下第一支队到达湘鄂赣地区后,遭国民党第九战区大批部队围追堵截,势力单薄。为加强南下支队的力量,1945年5月16日,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共七大主席团常委会议决定,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与三五九旅留守部队从延安南下,经湘鄂赣待机去湘粤桂边开辟新的根据地,并准备接应广东东江抗日纵队北撤。警一旅用八路军第三游击支队名义,文年生任司令员,雷经天任政委;三五九旅留守部队改为八路军第二游击支队,刘转连任司令员,张启龙任代理政委。两部5月底集中,6月底出发。
文年生接中央军委通知后,立即以警一团(原第七一八团)为基础,再在其他各团抽调一批身体强壮的同志,从延安抽调去五岭开辟根据地的数百名广西籍干部共3000多人组成南下第三支队。队伍经延安往东北,过绥德、葭县,会合干部大队,然后东渡黄河。过河进入山西后即进入敌占区。不久便与一股500余人的日军相遇。文年生指挥部队一个猛冲,敌人从打仗的阵势、火力一看是老八路的正规部队,立即丢下一片尸体仓皇逃走。
队伍到山西平遥附近时,与张启龙同志率领的南下第二支队会合,两个支队7000多人,决定组织一起南下,并成立总指挥部,由文年生兼任总指挥,张启龙兼任总政委。
7月底部队到晋南时,遇到欧致富率领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南下开辟根据地。接总司令部命令,该团也隶属第三支队。于是,部队像滚滚铁流一样向河南进发。中旬,部队到达洛阳以西90华里的新民县境,准备强渡伊河时,传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喜讯,全军欢欣鼓舞。部队此时接到中央电令,南下第二支队、第三支队停止南进,北上东北,收复失地,部队遂连夜转向北上。从此,文年生又踏上解放战争的战场,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作者系岳阳楼区政协文史办原主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