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2014年,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中,有一位出生在山东章丘、名叫辛锐的女烈士,她的祖父是民族实业家辛铸九,父亲是民革山东省委会原代理主委辛葭舟,一家三代都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和丈夫、弟弟更是为国捐躯,是名副其实的爱国之家。
01、家国情怀:一家三代人的革命路
辛锐的祖父辛铸九是清末著名士绅,曾任益都(今青州市)师范校长、山东省议员等职,他经商、从政、搞教育、办慈善、精通文物鉴赏、书法极有功力,在商界声望很高,曾入股丰年、惠丰面粉公司,任过裕兴化工厂、仁丰纱厂董事长,创办经文绸缎店,1930年出任济南商会会长。辛氏一族在辛铸九、辛葭舟的经营之下,家道日渐兴旺。
辛铸九深具民族大义,他在任驿县县长期间,曾经参与处理了震惊中外的“民国第一大案——临城劫车案”,不但解决了当地匪患,还顺利地解救了被困人质,一时传为佳话。20世纪30年代,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抗战,辛铸九举行义卖,将义卖款项悉数捐献给抗日将士。1937年,日军侵占济南城,汉奸马良出任山东伪省长被撤职后,日本侵略者看中了德高望重的辛铸九,让他出任济南维持会副会长,辛铸九拒任。日伪以辛葭舟是共产党人为把柄,进行威逼。辛铸九从容对答:“我和葭舟虽系父子,但分居多年,人各有志,天各一方,世事维艰,互不通讯,至于他从事什么活动云云,我一概不知。”辛铸九因此遭受囹圄之苦,后得好友相救。1939年9月,辛铸九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其间,多次秘密接待来自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中共工作人员,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辛铸九还致力于慈善事业,赈济贫困民众和商贩。
辛锐的父亲辛葭舟,曾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法律系学习,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毕业后,辛葭舟先后任国民政府江苏淮安关分关主任,山东黄河河务委员,山东省建设厅及财政厅科员、视察员,山东官钱局滕县、潍县分局局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逃,放弃济南,辛葭舟断然辞去官职,携家眷辗转潍县、临沂、滕县等地,避寇流亡。1938年,辛葭舟一家在藤县长城村避难时,遇到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书记郭洪涛、统战部部长郭子化、统战部科长赵笃生等人率领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部分武装部队进驻,辛葭舟和郭子化曾是朝阳大学的校友,赵笃生曾是次子辛曙明在济南育英中学求学时的老师,同学之情、师生之谊,使他们见面后感到格外亲切。郭子化、赵笃生二人对辛葭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宗旨、方针和措施,并欢迎辛葭舟一道参加抗战救亡。辛葭舟执笔给郭洪涛写了一封信,为表达支持抗战的决心,他把从潍县带出来的一麻袋银圆捐给了八路军。这笔在当时能解燃眉之急的巨款,让省委同志感慨:“辛葭舟真是‘山东及时雨’!”
从此,辛葭舟全家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辛葭舟多次捐助抗日武装,先后为部队捐了几马车的银圆,因其多年在国民政府从事财经工作,长于理财,善于经营,先后被任命为八路军山东纵队财经委员会委员、山东纵队贸易局局长,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财经组成员,山东省贸易局局长等职,对山东省抗日根据地的流通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辛葭舟长子赵辛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次女辛淑荷、次子辛曙明、三女辛颖在辛葭舟的带领下参加了八路军,进入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学习。
02、锐锋出鞘:战火中的青春绝唱
1918年,辛葭舟的次女辛淑荷出生于山东章丘,10岁那年跟随时任山东省参议员的祖父辛铸九来到济南,定居在大明湖畔。她自幼聪颖,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在中学读书时,她绘画、书法颇有功底,16岁时创作的绘画和木刻作品在济南举办过美展。1938年,在其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20岁的辛淑荷和弟弟、妹妹一起参加了八路军。在沂蒙山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辛淑荷将名字改为“辛锐”,寓意“要像一把锐利的尖刀,刺向鬼子的心脏”。军校毕业后,辛锐一直在部队从事革命文艺和抗日宣传工作,先后任中共山东分局秘书、山东省妇联秘书、“姊妹剧团”团长等职。她能歌善舞,编演俱佳,领导剧团演出过大型话剧《雷雨》《李秀成之死》《血路》等。她还是《大众日报》的创始人之一,为初刊设计了报头和伟人木刻像。
1941年11月,日军集结5万人马,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11月30日,辛锐的丈夫、山东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在大青山阻击战中壮烈牺牲。同日,毫不知情的辛锐率20多位女同志在猫头山与日军遭遇,为掩护同志们撤退,她小腹部中弹,紧接着两个膝盖骨受重伤,右膝盖骨全部被打掉。当晚,她被转移到山东纵队第二卫生所驻地火红峪村的鹁鸽棚洞养伤。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右腿一动也不能动,看来是要断了。小宝宝好像比我还疼,在拼命地蹬呀蹬。陈明不知在哪儿了?我现在好想和他在一起……”她重伤之时还不知丈夫已于当天殉国。1941年12月17日,日军突袭火红峪。转移途中,重伤的辛锐察觉追兵逼近,毅然从担架上滚下:“别管我,快突围!”战友们将她藏在巨石后,她却在敌人围上来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轰然巨响中,23岁的辛锐与腹中胎儿一同长眠于大青山,用生命践行了“锐利尖刀”的誓言。
03、家风如炬:三代忠魂的精神丰碑
1942年11月,辛葭舟次子辛曙明在日寇扫荡中为掩护部队突围牺牲,年仅19岁。从陈明到辛锐,再到辛曙明,这个家庭为革命奉献了三位亲人。
噩耗传来,辛葭舟不禁老泪纵横。在痛悼女儿、女婿和儿子牺牲之际,他化悲痛为力量,以全力工作慰祭英魂。辛葭舟先后担任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商业指导专员,还被选举为赴延安的山东解放区人民代表。抗日战争胜利后,辛葭舟又积极投入解放战争,任山东省支前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还兼经理处处长、中共中央华东局驻东北处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交际处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辛葭舟历任山东省交通厅厅长等职。1952年,辛葭舟加入民革,曾任民革山东省委会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员,1959年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任民革山东省委会代理主委,同年因病逝世。辛葭舟长期从事财经工作,却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朴素本色:他一双皮鞋穿了十几年,直到病故前仍在穿着;一件皮袄外表完好,内里却有多个补丁;衬衣更是件件打满补丁。逢年过节,他总从工资里拿钱分给同事、花工与传达员,说:“大家都是为国家做事,不分高低。”辛家被人们誉为“一门三英烈,三代革命人”,这个评价不仅是对一个家庭的褒奖,更定格了那段烽火岁月里,中国知识分子与革命青年“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坐标。

《团结报》2025年11月6日 第7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