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经密山县委李成林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经常串联进步青年各处张贴抗日标语,唤起民众,破坏敌人道路,扒桥梁、掐电话线等抗日救亡活动。(《勃利县志》人物卷略—王庆云)
1933年因工作成绩斐然,获得衬衣一套的奖励。 1934年2月王庆云在其父亲王维邦(一九三一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任党小组长)教育和熏陶下,响应号召参加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东北抗日民众游击队,历任战斗小组组长、班长和团小组长职务,由于日伪军扫荡范围扩大,带家属不方便,经组织动员,王庆云父母迁移到勃利县青龙乡安乐村,做交通员工作。
1936年,密山游击队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后,王庆云任军部政治保安连侦察班长职务。
由于王庆云对日伪作战勇敢,经常受到上级表扬,同年6月经勃利县委书记李成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勃利县志》人物卷略—王庆云)
1936年8月,王庆云率领全班抓获六名土匪,缴获手枪一支,步枪三支,受到了军部表扬。
1937年8月,就任军部政治保安连排长、党小组长,王庆云任排长期间带领一个班去取粮食时,路上遇到了七个伪警察,王庆云就将敌人全部俘虏了,缴获手枪一支,步枪六支,受到军部的表扬奖励缴获敌人的一块表。(王庆云自述)
王庆云在一次攻打勃利县大地主方家大院时,部队经几次冲击不成。院内的地主武装和驻守在这里的伪军拼命的抵抗,并派人向县城的日本军队报告,请求日军来协助它们消灭我抗日武装。排长王庆云看穿敌人的诡计,带领十几个战士,化装成来支援的日军,顺利地进入方家大院。就在院内的敌人欢迎这股“皇军”到来时,王庆云和战士们迅速的向敌人开枪射击,顺利地消灭了院内的伪军和地主武装。缴获全部武器、弹药和装备。(《勃利县志》人物卷略—王庆云)
1938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二师四团任连长、党支部副书记。
1938年4月,四军随二路军主力西征,李延平军长命令四团政治部主任彭施鲁组建四军宝(清)、富(锦)地区留守处,彭施鲁就挑选时任三连连长的王庆云和指导员曹曙焰率领的三十名骑兵作为留守部队,当时还有二十名伤病员,合计五十余人的兵力。
留守处不光要照顾好伤病员,而且还要征集粮草和军需,以备主力部队凯旋时过冬用,更为艰苦的是敌伪的疯狂围剿,五十余人的小部队时刻都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
1938年的8月间,彭施鲁率领王庆云和曹曙焰带领骑兵连去兴隆镇和国强街基中间的刘铁嘴子屯征粮时,在晚上十点多进驻一户地主的大庄园,战士们在等待中生火做饭。哨兵报告说邻村有狗叫和马车声,王庆云分析道老百姓是不会半夜出车,一定是敌人发现了我们行踪,于是王庆云和彭施鲁、曹曙焰等率队撤退,但此时敌人已经封锁了大门。
王庆云急中生智,命令一位机灵的战士骑上一匹快马,驱赶整个骑兵连的马匹从大门蜂拥而出,敌人被马群所吸引,枪声大作,王庆云和战友们翻过围墙,悄悄撤离险地,此次战役我军虽然损失大部分马匹,但没伤一兵一卒,保存了革命实力。(《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P132、彭施鲁:《我在抗日联军十年》)
1938年9月,我军得到情报有一列敌人军车将通过穆棱县境内三道河子大桥。王庆云接受命令后,率队来到了设伏地点,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炸药埋设在桥上,当敌人军列驶上大桥时,王庆云引爆了炸药,战士们也一起开火,消灭了这股敌人。(《勃利县志》人物卷略—王庆云)
1939年8月下旬,王庆云率领连队参加了五军政委季青指挥的对日军黑嘴子军事要塞的攻袭战,王庆云连协同五军三师九团和七军补充团成功破坏日军设施,解救出300余名天津籍劳工,缴获大批物质,解放劳工全部加入抗日军队,王庆云连接受50余名新兵。(刘文新《季青传》P-123)
1938年10月,四军留守处按照8月1日《周保中关于费、姜等人叛变及对目前工作的安排等问题给王效明、彭施鲁、李文彬、季青的信》中“四军留守部队残余人员暂时合并三师九团,甚好,但需好好培养扶植,情势转变顺利时,还需分建四军下江留守部队的基础。”的指示编入二路军第五军三师九团,王庆云任连长、连党支部副书记,直接接受团政委姜信泰、团长刘学悦领导,打了好多胜仗。 至此,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留守处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从1938年4月末至1939年1月,第四军留守处先后接待了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五军政委季青、五军三师师长张镇华、三师八团团长费广兆、职务姜信一等人,季青曾经戏言:第四军留守处应再挂个五军联络站牌子。(《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P-134,接待李兆麟文字来源:兆麟将军纪念委员会编:《纪念民主英雄李兆麟(张寿篯)将军》、《李兆麟传》P-123)
1940年4月,已经加入三师九团的王庆云连随同九团被改编成二路军直属队。
王庆云在直属队期间有幸在二路军周保中总指挥、副总指挥赵尚志和姜信泰率领下在勃利、宝清、富锦和密山一带袭击日伪军据点,破坏敌军军事设施、交通运输和炸毁敌军铁道、桥梁多处,多次沉重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东北抗日联军后期斗争史》P-64)。
1940年8月,王庆云调任第二路军二支队二大队任中队长、党小组长。(王庆云自述)
1940年冬王效明根据周保中带领王庆云等100多人到苏联。
1941年9月4日晚九时至十二时半,(周保中)先后接见王庆云、郝永贵、朱龙范诸干部同志。他们在六、七两月决定派出A野营,由X方机关(苏军远东谍报机关)直接支配临时工作。(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 P619)
10月14日,王庆云、郎占山、戴有利、魏树义、陈春树等五人,经杨林同志在野营加以特别训练后,准备派赴绥宁。(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 P624)
10月,王庆云率领、郎占山、戴有利、魏树义、陈春树在穆棱梨树镇侦查日军飞机场,白天他们隐蔽在大草甸子里,夜间摸进飞机场,测量飞机跑道的相关数据,用手摸飞机鉴别机场内停靠的30架敌机飞机质量和型号,鉴定出内有一部分木制飞机。(彭施鲁和抗联七军干部陈春树回忆,《血沃中华――抗日战争亲历记》白山出版社)。
第二天,王庆云等在草甸子休息时,被当地妇女无意间发现惊动日军守护机场的部队,在激战中戴有利牺牲,王庆云手部负伤。(王庆云同志在穆棱马桥河附近遇敌,左手复负伤。--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 P630)
1942年夏季,王庆云奉命再次率领小分队来到梨树镇机场,炸毁了40余架敌机,内含30架木制飞机。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联教导旅(苏军88旅)成立。王庆云就任四营四连副排长。
1945年4月,时任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步兵独立特别旅(东北抗联教导旅)四营四连副排长的王庆云奉调到苏远东红军司令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被委以苏军和东北抗联联合作战解放东北的向导。
8月9日,苏军进入东北,“抗联战士王乃武、陈忠领、王庆云、孙志远、李海清、李树臣、周玉山等被调到第二方面军先遣支队中担任向导。他们和苏军战士乘水陆两用军车,向富锦、佳木斯、饶河、宝清、勃利、萝北、黑河进军,直冲敌阵。”(《东北抗日联军后期斗争史》--P293)
王庆云是这次军事行动中负责宝清、勃利一线向导工作,王庆云和苏军士兵顶着瓢泼大雨,踏着泥泞的道路,解放了宝清和勃利地区。
9月中旬,随苏联红军先期回国的王庆云与曹曙焰、李忠彦取得上联系,三人组成党小组。10月中旬,金隆国与金镇浩等6名地下党员取得上联系——这时勃利县有10名党员。建军工作比较顺利,组建3个大队长,王庆云任县二大队队长 。
时隔不久,王庆云被佳木斯苏军卫戍区副司令彭施鲁派往汤原县建军,改编王希堂(后叛变为匪)武装。
同行的还有王显忠(后任合江军区汤原独立营副营长),王福臣(一连指导员),张耀庆(排长)和李**(排长)。
王庆云被任命为该营主力连,一连任连长兼营党组长。
王庆云连驻防在汤原县城内,其他三个连驻扎在城外。
11月下旬王希堂叛变,王庆云和王显忠等人撤出城外,向佳木斯请求救兵,不久平叛成功,重建我党领导的汤原地方武装。
王庆云依旧任一连连长。
1945年底,方强就任合江军区司令员,汤原我党武装奉命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二师五旅十五团,参加了杨家烧锅剿匪和靠山屯平叛等战斗。
1946年4月至8月,王庆云随部队配合戴鸿斌部五支队在依兰、勃利境内和谢文东、李华堂、张黑子等匪部交战,解放了驼腰子和太平镇等地,王庆云在战斗中提升为营长。
8、9月间,土匪趁汤原县城空虚,进攻汤原县城,十五团回防,击溃土匪武装。
不久,十五团升格主力团,奉命到三道岗和鹤立镇十二团合编成十三团,王庆云任副团长,团党委委员率领留守处留守依兰。(以上文字来源抗联老战士、沈阳卫戍区副司令员王显忠回忆资料)
1946年10月10日,杨清海诱骗王庆云、武昌文等人开会,杨清海等人在下了王庆云、武昌文等干部枪械后,率队叛变,王庆云和武昌文趁乱逃脱,即是向上级机关报警,争取了宝贵的平叛时间,减少了我军的损失。(王庆云自述、武昌文自述)
1946年王庆云被选送到东北军政大学北满分校学习,同班同学有王显忠、李景荫、刘铁石、郎德义等抗联干部。(人名来源王显忠回忆资料,王显忠回忆资料称46年11月参加学习班)
王庆云在学习期间,兼任军大警卫连连长工作,工作职务无意间降低,在该校校长不负责任的态度中由团级降到连级。
1948年8月调到松江军区通讯队任队长,党委委员兼党小组长。
1948年12月松江军区以训练第二批之二线兵团的四个独立团(牡丹江军区3个团与合江军区1个团)及解放战士一部,以原松江军区前方指挥部为师直,编成整训第一师,直属东北军区建制。1949年1月,原四十七军一六零师(原独立第八师)调平津卫戍司令部,改为二零七师。于是由整训一师改称一六零师,下辖四七八、四七九、四八零团,仍属四十七军建制,王庆云随队编入一六零师通讯支队,任党委委员兼党小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70个军》-P385)
1949年王庆云随军南下。
1949年9月,一六零师调归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建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70个军》-P385)
1949年9月,以步兵第一六零师师部大部和所属两个团及湘西游击队合编成常德军分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200军区》-P457)
1949年10月王庆云调到常德分区县大队任大队长。
1950年9月,王庆云调到湖南军区文化学校学习。学习了六个月,调到长沙县大队任大队长。
1952年,王庆云调到中南军区暂编十九团四营任营长。
1953年3月,因在战争年代身体多次负伤,经上级批准按二级乙等残废军人供养,国家行政十四级待遇。
1958年10月31日,在黑龙江省退休审定会议上,时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原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提议革命功臣王庆云身体因战争伤害,而且在革命战争时期功绩显著,经上级批准按二级乙等残废军人身份退休,享受国家相关待遇。
同年11月29日,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按照相关政策,发文到地方,责成地方按照国家关于军队干部相关规定对王庆云及其妻子李佩珍(部队医院护士,负责照顾王庆云身体)实行供养制度。
1968年初,王庆云身上的伤残导致他卧床不起。经上级组织决定;送王庆云去北京治疗。因文革期间医院都在“闹革命”,没有人去积极地医治这位老战士。王庆云于同年4月28日病故,终年55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