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华侨抗战 > 内容正文

从“星洲机器行暨全星机工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印章看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来源:中国侨网/2022年NO.2 海外纵横 作者:段瑞龙   2022-07-27 14:37:33

  中国14年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力量不可忽视,这就是南洋华侨。他们不仅为祖国抗战捐钱捐物,回国出力,还在当地组建武装队伍,共同抗击日军,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毛泽东称赞其“对抗日有所尽力”。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屡次称赞侨胞“自抗战以来,输财出力,贡献特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岁月失语,惟物能言。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的一件珍贵藏品。这是一枚木质印章,印面上镌刻“星洲机器行暨全星机工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印章中镌刻的“委员会”,是抗战时期南洋华侨众多抗日救亡团体中的一个,也是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分支机构之一。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战中,这些机构不仅发动南洋华侨积极捐钱捐物,还组织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等直接回国参战。虽然历经80多年的岁月流转,这枚印章显得有些斑驳老旧,但印面上镌刻着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见,似如一位长者,向世人款款述说着南洋华侨倾尽全力、支援祖国抗战的光辉历史和突出贡献。

  组建抗日救国团体

  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相继发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南洋侨胞为了支援祖国抗战,纷纷组建抗日救国团体。最先行动起来的是新加坡华侨,1937年8月15日,新加坡118个侨团联合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接着,马来亚各区也相继成立了筹赈会机构。在此基础上,新马华侨于同年10月10日设立马来亚各区会通讯处,形成了公开合法的筹赈工作总机关。此后,南洋各地华侨纷纷响应,相继成立“妇慰会”“救灾会”“后援会”等。其中著名的有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巴达维亚华侨捐助祖国慈善事业委员会、暹罗(泰国)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及暹罗华侨慈善筹赈会、缅甸华侨救灾总会、越南南圻华侨救国总会等。东南沿海侨乡沦陷后,南洋惠侨、琼侨、潮侨还自发联合起来,成立了不少以救国救乡为宗旨的区域性抗日救乡会。

  鉴于日本侵华战争不断升级、抗战形势日趋严峻,为了最大限度地团结侨胞更加有效地支持国内军民的对日斗争,来自南洋各地40多个爱国团体的168名代表于1938年10月10日齐集新加坡开会,宣布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副主席庄西言、李清泉)。“南侨总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地区华侨救亡团体的联合组织。总会组织大纲规定,南侨总会以联络南洋各地华侨,研究筹赈方法,策动救亡工作,筹款助赈祖国难民,并倡导集资发展祖国实业为宗旨。大纲还规定,本会会员以团体为单位,凡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或与筹赈会同等性质之慈善机关,概为本会会员。

  南侨总会成立时,发表《南侨代表大会宣言》,揭露日本侵华暴行,号召全南洋华侨坚抱抗战最后胜利的信念,各尽所能,各竭所有,力求实践其每月近400万元的常月捐;勉励南洋华侨精诚团结,密切联系。要求全体侨胞积极向祖国投资,增强祖国的经济实力。同时,宣言希望南洋华侨同所在地政府搞好关系,争取他们同情中国抗战。南侨总会的成立,标志着南洋华侨冲破传统的帮派地域观念,实现了建立在抗日救国基础上的大团结,使南洋华侨的抗日爱国救亡运动走上了新的道路。总会成立大会后,南洋各地80多个筹赈会、1000多个分会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为祖国抗战筹赈捐款,派遣侨胞回国参战,组织华侨慰劳团,为支援祖国抗战事业、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

  捐资输财援助祖国

  在经济和物资方面援助祖国抗战,是南洋各界侨胞对祖国抗战所作的最突出的贡献,主要分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是捐款。据不完全统计,南洋各地华侨平均每月向国内汇款达2500万元。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仅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筹交给国民政府的捐款就有4亿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抗战经费的三分之一。

  其二是认购国债。有学者统计,1937至1939年间华侨购买国债达11亿元,占这段时期发行国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其三是侨汇。侨汇是华侨汇给国内亲人用以保障日常生活的赡养费。侨汇的数额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分水岭,之前平均每年约3亿元左右,之后侨汇数额剧增,1938年6亿元,1939年约12亿元,1940年15亿元,1941年约20亿元。整个抗战期间的侨汇收入,既弥补了中国的贸易逆差,还被作为发行纸币的基金,起到了稳定战时经济的作用。

  其四是物资援助。除了经济支持,南洋华侨还向国内捐献了包括药品、车辆、服装以及飞机、枪械等紧缺的战时物资。据史料记载,抗战初期,每日军火输入量都保持在300吨左右,极大地缓解了内地物资上的燃眉之急。

  其五是投资实业。抗战期间,部分爱国侨胞踊跃回国投资,开发西南、西北资源,生产矿物、药品、食糖等战时急需物资,成为中国战时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柱。

  回国服务身赴国难

  除了经济和物资上的支援,成千上万的南洋侨胞,先后组建了前线、敌后华侨服务团,救护、运输伤兵的华侨救护队,还有在滇缅线公路抢运战略物资的华侨机工,在各条战线为祖国抗战出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淞沪会战中,新加坡16名华侨青年组成新加坡华侨决死队回国参战,付出了15人死伤的惨重代价,另有部分华侨飞行员归国参加对日空战。

  全面抗战爆发不久,新加坡的中华救伤队、马来西亚槟城的华侨救伤队、吉隆坡的惠侨救伤队以及越南、印尼等地侨胞,携带药品及医疗器械,分批回国前往抗战前线救护伤兵。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战地运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援华物资只剩滇缅公路一条国际援助通道。当时国内卡车司机匮乏,应国民政府西南运输主任宋子良请求,南侨总会发布通告《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招募回国服务志愿人员。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数千名华侨青年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批回国,被派发到西南运输处各大队。槟榔屿筹赈会专门组织了汽车司机公会,负责组织和安排招募华侨机工,为机工补习文化,进行军事训练。一大批华侨,开着华侨捐助的卡车,运输着华侨捐献的物资,成为滇缅线上一道激动人心的风景线。至抗战胜利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华侨机工因翻车、伤病或日军轰炸等牺牲。

  反战宣传抵制日货

  大部分不能回国的南洋华侨,在住在国也通过多种形式声援祖国抗战。

  一是开展反战宣传。华侨利用住在国的各种关系,开展抗日宣传,揭露日军侵略罪行,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如新加坡有超过200个华侨团体以通电、集会游行、街头演讲等形式,在学校、娱乐场所等地进行反侵略宣传。该地的《南国日报》等媒体均辟出抗日专栏,刊登大量抗日文章。

  二是抵制日货。抗战爆发后,华侨在南洋各地均成立了抵制日货的专门组织,领导抵制日货运动,向广大侨胞宣传“替日寇销一文钱的货,即无异帮助日寇一文钱去制造军火,杀我同胞,攻我祖国”。新加坡侯西友领导的马来抗敌救国锄奸团,下设监察大队,除了监督与日本交易外,还对华侨货物进行检查,并监视海关货物。此举给日本经济形成沉重打击,南洋各国对日本的进出口货物,尤其是进口货物大幅减少。据统计,受此影响,日本在东南亚每日的损失达2000万元。此外,华侨还在南洋的日企内发动了一系列的罢工活动。

  在祖国生死存亡的关头,广大南洋侨胞迸发出巨大的爱国热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条战线上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穿越时空,历经沧桑,如今这方星洲机器行暨全星机工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会印静静地躺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仍在向来往的观众讲述着南洋华侨那段光辉历史!

  (作者单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