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文化战线 > 内容正文

追忆与杨虎城同舟回国参加抗日救亡的中国留欧学生
来源: 中国台湾网   2015-06-03 15:12:13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世界的西安事件爆发。资料中记载: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同东北军将领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逼迫其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八项救国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令离军“出国考察”。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虽评价不一,但引发的民心震荡影响深远。1937年,卢沟桥事变揭开中国全面抗日序幕,正在欧洲考察的杨虎城毅然决定归国参与抗战救亡之路,同舟的还有许多留洋海外的中国热血青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正出国考察的杨虎城(第二排左二)与留学爱国青年同舟归国参与抗战救亡运动。(图片来自《杨虎城将军画册》)

  当时,我的父亲正留学法国,卢沟桥事变后,他与同学们一群热血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积极参加“反帝大同盟”、“抗日联合会”、“华北救亡会”等当地华侨爱国组织,宣传国内救亡活动,为援助抗战前线将士不遗余力,甚至不惜放弃学业。

  当杨虎城到欧洲考察时,他们组织迎接、举办座谈、陪同考察,甚至同杨将军参加同一个团,乘同一条船回国,投身全民抗战。巴黎《救国时报》曾以“兼程归国共赴国难—抗日将军杨虎城氏返国抗战 全欧抗联归国代表团同轮东归”为题作了报道。

  归国途中,杨将军与夫人题字给冯希勃、郝郁文夫妇:“为民族解放而努力奋斗,抗战到底,誓求为最后胜利。因同舟回国参加救亡工作,聊志数语,留为此日纪念。”此也可视为寄语船上所有的中国留学生。

  1984年,为了寻找父辈在海外参加爱国活动的踪迹,夏铮铮找到我。夏铮铮的父亲夏隆台和我的父亲吴志如是非常要好的同学,他们都曾留学法国,都已过世多年。

  我们在先后拜访(包括通信)张友渔、钱俊瑞、吴克坚、高云晖、陆宗华、马笙伯、夏菲、杨拯民等前辈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张志强等老师,查阅了巴黎《救国时报》(影印本,人民出版社1980)、《“一二·九”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杨虎城传》(米暂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等当时所能找到的书刊文献,整理核对了当事人的口述笔记和既有史料。

  陆宗华,现名陆达,是中国冶金工业专家,时任全国人大代表,他是当年与杨虎城同舟回国参与救亡运动的爱国青年之一。陆伯伯深情回忆了和杨虎城一起回国的经过,从书柜中取出一本封皮很旧的相册,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是杨将军和我们这群学生在回国途中的合影”。泛黄的照片中,在轮船甲板上,一群青年簇拥在杨虎城周围。无论是将军还是学生,脸庞上都洋溢着对自由的追求,对和平的向往。

  遗憾的是,合影里,我没有找到自己的父亲。尽管如此,我仍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这张照片是对当年历史非常珍贵的纪念。后来,我以此为由头,与夏铮铮合作完成了《杨虎城将军与中国留欧学生》一文。经时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的杨拯民审阅,发表在1986年12月16日的人民政协报上,以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杨叔叔是杨虎城的长子,也是父亲在延安学习时的同学,他送了我一本《杨虎城将军画册》(审定者:王炳南,孔从洲,米暂沉,田一明,文史资料出版社),画册里也有我在陆伯伯家看到的这张合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